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繁体版

第37章 你还想来打劫

    梳了两根长辫子的兰杏子,在5名组员里年纪最小,也是整个小组最不安分的。

    “走了点神,刚才那锅让我给烧糊了。”

    李子敬没有立刻批评,“烧糊了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怎么走神的?”

    知道组长最讨厌乱找借口,兰杏子直接说道:“也不知道怎么走神的。发现烧糊了,我一着急什么都忘了。”

    快言快语的许三妹专注着干活,也不耽误她的刀子嘴,“还能怎么的?想她对象了呗。”

    李子敬询问道:“还是为了房子的事情么?”

    兰杏子低着头手不停的抓着辫子,“要是有房子,我早都结婚了。等房子都等了两年了。”

    “我给你出的主意,你没去操作啊。”

    兰杏子小声说:“我有点不敢。”

    许三妹恨铁不成钢的说:“有什么不敢的。”

    “你对象老是让这个同事先,让那个工友先,何年何月才能轮到他有房子。”

    “李组长的主意再好不过了,直接去找你对象的厂领导,要求他们给解决结婚住房的问题。”

    旁边的高二红也劝道:“再让,你就变老姑娘了。”

    兰杏子长叹一口气,“唉!”

    李子敬出言道:“你想当觉悟比较高的同志的家属,那你就要做好比普通人多付出的准备。”

    “假如不想如此,那你就该自己行动起来,美好生活是靠自己争取的。”

    批评教育要她工作中多留神,在这种事情上没用,得把事情解决了。

    兰杏子接话道:“我就是在想该怎么开口说。”

    李子敬决定道:“好人做到底,我明天帮你写一封信给你对象的单位。”

    “你家也是比较困难的,是属于需要照顾的家庭,找领导提要求是没问题的。”

    要是精简之前,他不会白白浪费笔墨。

    各个企事业单位1957年起招收了大量年轻职工,整个工厂大多数职工是一级工和徒工。

    有的工厂几乎80%的职工是25岁以下的,住单身集体宿舍的达到70%以上。

    这样的情况,工厂想拿也拿不出职工的结婚用房。

    现在精简人员多了,集体宿舍有些空余出来了,单身集体宿舍改为夫妻房也不是不可以。

    他帮忙写封信争取一下这些空出来的宿舍,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兰杏子连忙感激道:“谢谢李组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

    李子敬摆摆手,“好好做事吧。”

    “损失一锅的材料成本不到2块钱,但是这一锅成品我们拿去和其他单位换物资,价值接近20元。”

    兰杏子立即表态道:“我会加班补回来的。”

    李子敬不客气的说道:“给集体造成了损失,你加班补回来是应当的。”

    前面是认真的把麻烦处理好,现在是要开始批评教育了。

    这样子被批评的人心里比较服气,工作能做到实处。

    第二天上午。

    交道口街道办大门口。

    李子敬招呼道:“刘干事你要出去呀。”

    “区团委有个会,我代表街道去一趟。”

    刘干事询问道:“你怎么来这了,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李子敬是来搞钱的,“这不是国庆来了么?”

    “我们小组商量了下,一起加班加点搞生产,给群众增加供给。”

    “现在进货的流动资金有点不足,想着找街道办帮忙解决下。”

    刘干事把他拉到旁边,“你还想来打劫街道办啊!”

    “上次因为你借钱交房租,街道为此已经下拨了300元给你们五星食品做流动资金。”

    这是李子敬愿意交房租的主要原因。

    哭穷也要有个依据,他的小组是街道办刚批准成立的,居然借钱交租。

    街道办的人做事出了差池,自然是更能要到钱。

    而要这钱也是有依据的,上交的20%管理费,名目是‘合作事业金’,其实就是转移支付的手段。

    不用还的纯拨款!

    李子敬也就看上了这笔资金,他当时很轻松的就从街道办敲出了300元。

    “刘干事,这钱是有来有回的,我们小组生产更多,产生利润更多,上交的管理费也就更多。”

    刘干事没好气道:“可能是有去无回。”

    “有消息说,上面要把街道管理的工厂划给区里的工业局和手工业局。”

    “你这次可以不用白忙了,找书记找主任都要不到钱了。”

    事情有些突然,李子敬追问道:“什么时候来的消息啊!好好的划给区里做什么?”

    归口的直属领导不熟悉,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好办。

    刘干事没有对他保密,“街道要和公社彻底分开,经济的事情划出去。”

    “交道口以后就没有公社了,只有街道办,做一些民政上的事情。”

    看来是木已成舟,李子敬马上想到了后续的很多麻烦,“这也太突然了,有说什么时候划拨么?”

    刘干事回应道:“通知还没有发下来,具体时间暂时还不知道,估计也就两三个月的事。”

    告别了刘干事后,李子敬直接回了五星食品的小院。

    他替了邓长玉的班,让她去通知下午上班的人也来开会。

    “李组长,出什么事了呀?”吴四娣进门就问,明显是有些着急。

    李子敬边忙边说:“我有个新的计划,需要大伙一起开会做决定。”

    吴四娣宽心道:“您决定了就行,我们都听您的。”

    李子敬笑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才不会出错。”

    “就怕我们这些臭皮匠拖了您这位诸葛亮的后腿。”

    半个月接触下来,小组成员们都知道李组长做事很有一手。

    亲眼看着合作小组起死回生,还要增加人手了。

    威望这个东西很虚,又很实在,基本是通过做成一件件事情而建立起来。

    等人到齐了,也没什么讲究,李子敬就在灶头旁开会。

    “我刚去了街道办,本来是想再薅些钱回来做流动资金。”

    “可惜还没进门就听到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我们可能会被划给区里的手工业局。”

    “更改归属单位肯定会带来好些裁撤兼并。”

    “我们兼并别的小组,还是别的小组兼并我们,这里的差别是很大的。”

    邓长玉开口道:“您有计划了吧?我们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