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繁体版

第75章 有没有长得漂亮的

    娄晓娥叮嘱邻居李子敬和卞淑娟等人不要说出去。

    他们这些人和许大茂没什么交情,这样的小事,自然是会帮着保密。

    小富婆在这,李子敬是一点也不担心赔偿出去的钱会没着落。

    傻柱不知道这些,“也对,你现在有钱了,你用不着担心。”

    “我听阎解成说的,你在左家庄给人家生产队建了个沼气池。”

    李子敬承认道:“是有这么回事。”

    “砂石这些不用钱;砖也就700多块,3分钱一块的砖,总共20多元。”

    “水泥一吨也就40多元,再加上建筑队的几天工钱,实际没花多少钱。”

    抵自己好几个月的工资了,傻柱直摇头,“你这是有钱没地方花。”

    李子敬反驳道:“谁说的?我是在试验沼气池的技术。”

    “我这个食品小组后续还要再扩大生产规模的,那些下脚料、废料一扔了之?要是制成沼气,不就废物利用增加产值了?”

    不合适细说,李子敬转移话题道:“对了,你今天这么早回来是打算去相亲?”

    “还说相亲呢!也不知道街道办怎么了,这几天给我安排了一大堆的相亲。”傻柱嘴上抱怨,鱼尾纹都笑出来了。

    李子敬作势欲走,“看来你很反感街道办安排的相亲。”

    “估计你难为情说不出口,我做个好人,现在去街道办帮你反映一下,就说你不想相亲了。”

    傻柱连忙拦住他,“别!我这不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嘛,一时半会儿有点没适应。”

    李子敬鄙夷道:“够美的你的了,还装模作样的。”

    “这回要是真成了,你得给街道办的刘干事送张奖状什么的。”

    傻柱夸口道:“别说奖状了,就是锦旗我也送。”

    “有没有长得漂亮的?”

    “那还用说,这次的数量多啊。”

    “让我也瞅瞅。”

    “照片没留在我手上,只给我看了两眼就收了回去。”

    傻柱这里春风得意。

    刘海中二儿子刘光天是感受到了什么叫流年不利。

    因为是在公共浴池偷拿衣服,虽然借口与傻柱有矛盾,归还了大部分衣服,还赔礼道歉了,但是影响实在太恶劣。

    有好事之嘴帮忙加工情节,京城到处都在传,有一个大型团伙专门偷盗澡堂子,连裤衩子都不给剩,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来形容并不为过。

    加上被认定污蔑许大茂,刘光天最后被城东分局判定拘留7天。

    前途一片暗淡的刘光天回到95号四合院。

    他的事情还没完,单位、街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在等着他。

    街道的一般是由大院执行,治保积极分子有一项责任就是监督、教育‘管制人员’,成立帮扶教育小组,对这些‘管制人员’进行帮教。

    有刘海中的面子,过关应该不难,但也是件很折腾的事。

    刘海中嫌弃丢人没去接,二大妈一妇道人家即使想接也没那能耐。

    “光天,你回来了,在里面没遭罪吧?”

    刘光天叹气道:“唉!我是吃尽了苦头。”

    二大妈说着安慰话,“我醒了面做了馒头,还买了半只鸡,中午给你吃顿好的。”

    10月15日开始,市场上的鸡鸭销售点敞开供应,经济形势好转的迹象很明显。

    吃了七天牢饭,听得刘光天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妈,还是您心疼我。”

    二大妈找补了句,“你下个月记得多交点伙食费。”

    刘光天只觉得白感动了,“得了,还是我那个亲妈。”

    “妈,许大茂后面怎么处理的?”

    二大妈简略说道:“许大茂钱被没收了,现在乡下买收音机的那些人都进城找他要钱,许大茂这两天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呸!算是便宜他了。”刘光天恨声说道。

    二大妈询问道:“真是许大茂叫你去的?”

    “不是他还能有谁?您儿子我想不出那么损的主意。”

    “许大茂真是害人不浅,你也真是的,干嘛要听他的鬼话?”

    “我也是为了给我爸出口恶气,傻柱老跟我爸唱反调,我能看得下去么我!”

    “这话你留着晚上给你爸说,说给我听没用。”

    二大妈的话糙理不糙,这个家刘海中一个人说了算。

    刘光天回来了的消息也在院子里飞速的流传。

    三大妈提着菜蔬从门口回来,问正在前院洗衣服的应小凤,“刘光天回来了?”

    应小凤回话道:“刚进后院没一会儿。”陈文茂的老婆,厂子前两天被解散了,闲着在家。

    三大妈叮嘱道:“你一大爷、三大爷他们开了个小会,要我们在家的人看着点傻柱、刘光天、许大茂,别让他们再闹起来了。”

    “因为这次的风波,咱们大院今年是评不上先进大院了,但也不能再闹腾了,那样会被批评为落后典型。”

    应小凤不确定的说道:“他们应该不会再闹了吧?这次谁都没讨到好。”

    刘光天、许大茂的损失不用多说,傻柱只穿一条裤衩跑回来,也成为了众人嘴里的一个笑话。

    三大妈嘱咐道:“谁知道他们几个怎么想的,咱们小心无大错。”

    应小凤答应道:“我闲着没事,我会一起帮忙盯着的。”

    重要的事情说完,三大妈择着菜闲聊道:“你的厂子还有效益也给解散了,这年头真是没个准数。”

    应小凤无奈道:“没办法,上面要求总厂必须要扭亏为盈,总厂不给合作订单了,我那个小厂子也就没效益了,只能收摊子。”

    这是受到《关于坚决扭转工商企业亏损、增加盈利的通知》影响的一个小缩影。

    三大妈帮着抱怨道:“早知道会这样,你还不如像卞淑娟一样去李子敬的合作小组。”

    “卞淑娟现在是管卫生的副组长,也是一名干部了。”

    应小凤说心里话是有些嫉妒的,“她那个副组长就是个好听的名头,手底下没人的光杆司令。”

    三大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继续夸道:“听卞淑娟说,她们小组现在已经有80多个人,过些日子能凑到120个人。”

    “厂子效益好,增加的人多了,以后肯定会给她安排些使唤的人。”

    应小凤压低声音说道:“其实效益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