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十五章、问答(求收藏求推荐)

    队伍在天黑之前赶回到了宝鸡城。

    货物自有在宝鸡开有分号的陈家商号接手,贼人首级和俘虏自然是归了毛亦飞,即便是亲兄弟,人家带着那么多兵来救援出场费总是要给的,不然毛亦飞不好跟手下的兵卒交代。

    李九江等人跟着毛亦飞回到了守备将军府,该治伤的治伤,该休息的休息,好好缓一缓,这次走镖商队的货物虽然没有丢失,但是也有损坏,还伤亡了这么多的人员,等回到同官之后再和陈家商议,如何赔偿如何抚恤。

    这次买卖损失太大了,先不说陈家伙计的伤亡,李九江为了这次镖带出来了五个镖师,四十五名趟子手,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七个人,李九江、镖师:老黑庄长贵、赵大元、白长恩、趟子手:郝义弘、苏孩儿、牛德洪。

    老黑从军中就在一起的好友常庆山也在战斗中牺牲,让从宝鸡搬救兵回来的老黑伤心不已,抱着常庆山的尸体久久不愿放手,现在常庆山的骨灰还在老黑的背上背着。而常庆山留下的却是一个寡妇和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鉴于弟兄们的伤势和陈家商队要在宝鸡出售货物,李九江和陈掌柜商议之后决定一个月之后等弟兄们的伤好上一些了再出发,还要招募一些人手,不然凭借剩下的这几个人如何保证护送商队回归同官。

    说起李九江和毛亦飞的关系,两人从小就认识一个村子的,后边家乡闹瘟疫,两家人只剩下了这两个小的,两人相依为命一起在外要饭为生,后边同时拜了武师周铮门下学习武艺,长大出师之后两人又携手在江湖上行走了一段时间,最后毛亦飞从军坐到了守备,而李九江则是办起了九江镖局。

    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了,但是两人的兄弟感情丝毫没有减弱,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李九江的九江镖局在陕西地界上才发展的这么顺利。

    ……

    同官县这边,李元早上起床之后,照常练习拳脚,然后去给母亲请安。

    走进饭厅便看到自己老娘顶着一对熊猫眼,面容憔悴的坐在餐桌前。

    “娘,您怎么了身子不舒服吗?”李元关切的问道。

    “没事,就是昨晚一躺下就心惊肉跳的,总也睡不着。你说你爹不会出什么事情吧!”李母忧心忡忡的说道。

    “娘您就是思念过深,没事的,我爹武艺高强还有那么多镖师跟着呢,不会有事的放心吧!”李元安慰道。

    “希望是我担心过度了吧,一会吃过饭之后我要去大香山寺烧烧香去,你要不要去?”

    “我就不去了,今天还有事情,让翠儿她们跟您去吧,我让李春带着几个人送你们过去!”李元安排道。

    “行吧,有事你就忙你的不用管我了,赶紧吃饭吧不然一会凉了!”。

    母子二人吃完早饭以后就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今天下午因为要和南城的各家商议矿场的事情,自己怕有什么纰漏吃完饭以后便往学堂方向走去,他想要咨询咨询老师的意见。

    此刻虞进、刘士陵已经到了学堂,正在聚在一起低着头看着什么东西,李元走过去,把头凑过去:“你们两个在看啥呢?”

    “我靠,你吓我一跳!”两人猛地一哆嗦,虞进还把手里的东西赶紧收入怀中,看清楚是李元之后才开口骂道。

    “看什么呢这么专心。”

    “市面上最新出的话本!”

    “咋样好看吗?”

    “好看!讲的美女落难的故事”

    “你是想当那个英雄吧!”李元笑道。

    “自古英雄救美就是佳话!”

    “我看你是思春了!”

    “滚!一点不懂情爱的武夫!”虞进笑骂道。

    “行了行了你俩接着看吧,我还有事今天就不上课了”李元挥了挥手。

    “那你过来干啥?”

    “我找先生有些事情请教!你们玩吧我去了!”说完辞别两人离开便学堂,向着先生临时休息的房间走去。

    走到门口之后,轻轻的敲门:“先生学生求见!”

    “进来吧!”里边陈秀才的声音传来。

    整理一下衣襟,轻轻推开房门规规矩矩的走了进去。

    “学生见过先生”李元拱手道。

    陈先生开口:“起身吧,寻我有什么事吗?”

    “回先生,学生有事情想要请教先生”。

    “讲来听听!”

    “是,昨日学生参加县令大人组织的宴会,县令讲明贼人王二近期可能会兵犯同官,县令大人想用两千引盐引和四座矿场换城中大户的捐献,用来从外请兵剿灭进犯县域的贼寇,后来周家和陈家都找到学生想要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好处,学生却想通过这次机会组建一支乡勇保卫地方,学生现在拿不准这事各家会不会支持,如何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李元简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老夫先问你几个问题,你招募乡勇何用?”陈先生问道。

    “一来可以保卫乡邻为家乡出份力,其二增大镖局实力。”李元答道。

    “你准备招募多少乡勇?”陈先生接着问道。

    “学生自然是想多多益善,不过不知朝廷定例请教老师。”

    “哈哈哈,你倒是实诚,可是依照朝廷规矩,天下州县选立民壮,依里舍为额,州县八百里者,每里选两名,州县五百里这,每里选两名,三百里四名,百里以上者四名,最多千人,最少四五百之数。二十五人设小旗,五十人总旗,百人百长,千人设千长,咱们同官如果招募的话亦在此数之间。”

    “那饷银多少?”李元问。

    “自正德年间开始,团练乡勇饷银七两二钱合每月六钱,到现在都有所增长但也不过十五两之数,须知现在正兵月银亦不过二两。另外每年配粮是骑军八石、步军四石,这些还只是小头,真正花费的是装备和战马,一身装备最少四五两,战马最少要三十两。”

    “每年十五两,算来如果招募五百人每年需银七千五百两,粮两千石,这还不算装备和马匹,加上装备又是一个两三千两,如果再加上一百匹马又是三千两”李元越算越觉得乍舌,军队真是个吞金巨兽,人多了着实是养不起,这得要花多少钱啊。

    “那你现在决定你要招募多少乡勇了吗?”陈先生问完之后静静的看着李元。

    “五百!”李元狠着心说。

    “嗯,下一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来换取这些大户的支持?”

    “毕竟乡勇组建起来之后是用来保卫乡里的,而这些大户城内商铺城外田地都有不少,他们的坞堡粮仓必然是贼人进攻的重点,以此换取他们支持如何?”李元说道。

    “可以,却不是提出此项提议的最佳时机。”先生说道。

    “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李元问。

    “待到贼人真的来犯,他们遭受损失有求与你之时才是最佳时机,现在本县驻扎守备官兵三百,而且既然官府已经征收钱粮请救兵了,再让他们拿出钱粮来大概率是不愿意的!”陈先生停顿一下后接着问道:“最后一个问题了,乡勇队最后归谁掌控。”

    “由学生组建自然是由学生掌控啊!”李元疑惑的说道。

    先生摇了摇头:“未必,先不要说各家有没有掺和乡勇队的心思,单说县令大人他便不会允许辖区内多出一支不受自己掌控的力量。”

    “那该如何运作还请先生解惑!”李元想想也是,凭啥县令就让自己掌握这么多人,虽然答应了组建乡勇,但是没说一定是自己啊。

    “现在全县还没有谁能够独立掌握一支队伍,县令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支撑,有钱粮支撑的没有官府许可,现在既然县令同意了你首先要做的是保证自己的合法性,从县令手里拿到乡勇队的编制和官职,其次才是考虑筹建一支自己能完全掌握的力量。”

    喝了一口茶后先生接着说道:“但我相信县令大人必定会在其中搞平衡,九江镖局实力最强,所以乡勇的主事人必定不是你,而其他人坐上主位为了对抗你也必定会倒向县令一边。所以你知道如何做了吗?”

    “学生明白了,多谢先生解惑!”

    李元接着问:“先生,那今晚宴会上要商议的事情,我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