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动了

    李元骂人的心都有了。

    不会说话你就别说,虽然我是毛家的女婿,你们也是来保护我的,但是怎么听都像是个吃软饭的,可现在事实也确实如此,没有毛胜男就不可能有这五十二个装备精良的精兵。可即便事实如此董玉辉你就不能换个说法说出来啊!

    脸上李元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悦,反而笑呵呵地上前一步:“弟兄们,我叫李元,以后咱们就都是在一个锅里盛饭的弟兄了,只要有我李元一口肉就绝对不会让大家喝汤,之前咱们的饷银是多少?”

    “回姑爷,我等皆是亲卫,每月饷银二两,小旗三两”董玉辉在旁回道。

    “嗯,跟了我也不能让大家亏着,从这个月起,普通兵士每月三两饷银,小旗五两,如果有战事杀敌另有奖赏。”

    自古钱财动人心,出来当兵就是为了吃粮挣饷,没人嫌弃自己工资高,李元公布之后,队伍里响起了一阵欢呼,就连董玉辉和程季衡两人脸上都有些动容。

    “另外,我还带来了两车酒肉,今天晚上咱们聚餐,吃个痛快喝个痛快!”

    听到有银子又有酒肉吃,这些兵丁自然高兴的不行。李元也没有废话,很快就让众人解散开始收拾晚上的酒饭,他则和董玉辉、程季衡两人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家里的事情,今天才腾出空来过来,怎么样住的还习惯吗?”李元问。

    “习惯!都是些军中粗汉,能吃饱头上有片瓦就可以了,以前行军的时候经常野外露宿,也都是倒头就睡。”两人笑着回应。

    “那就好,我还怕这里简陋你们住不惯呢!”

    “这里挺好的!地方大,有训练的场子,还可以看着那些马儿,弟兄们好多天都没有碰过马了,有时间看着真是心里痒痒!”

    “你们都是骑军?”李元惊喜的问。

    “当然,守备大人麾下两百亲卫皆是骑军,您看他们手里的长枪是不是比普通枪要长上不少,那是专门制作的骑枪,合适马上突刺,步战的话就显得有些累赘了。”

    “那你们怎么?”问出一般李元止住了,想想也对战马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怎么可能一起给你。

    “守备大人军中马匹也不多,所以我们来的时候就把战马留在了军中。”董玉辉还会给出了解释。

    李元心里嘀咕“怎么可能是你们主动留的呢!必然是被命令不得携带战马。”

    想这个没用,李元又问道:“马场中的这些马能用吗?”

    两人摇摇头:“大部分都不行,普通骑乘或者做驮马没问题,但是战马的要求比较高,好些的战马高要在四尺四寸以上,要求爆发力强,耐力好,战场上要勇猛遇到情况不惊不诈,最主要的还是要好饲养。这几天观察有几匹可以训练成不错的战马,其他的就不行了。”

    “这些马你们先凑合着用,日常的训练不能落下,我安排人尽快搜罗好的马匹送过来,争取最短的时间内配齐。”

    “多谢姑爷!”

    “不用客气,这段时间我也会住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训练,希望两位哥哥多多指教。”

    “标下一定尽心尽力知无不言!”

    李元就这么在马场住了下来,每日里跟着这些士兵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对于交际及其简单多多军中,只要实力得到认可,再加上给他们提供好的待遇,李元很快就和这些大兵们混到了一起,虽然不能做到完全收服,但是现在李元的命令所有人都是愿意遵从的,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几场战斗,让士兵们看到李元的能力,能带他们打胜仗的能力。

    ……

    相比李家四平八稳的,不是在训练就是在家里窝着,其他人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陈炉镇被袭这才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云梦乡被袭、石柱镇被袭,在这几个地方有产业的家族可谓是损失惨重。

    王二也不是傻子,普通的老百姓有什么可劫掠的,全身骨头榨碎又能榨出几两油啊,他盯上的就是这些地主、富商,率先突袭陈炉镇就是因为那里是耀州瓷的产地,人口众多而且商贾云集,不仅可以得到钱粮还能裹挟窑工,这些窑工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而且能吃得饱饭,身体自然强健,是再好不过的兵源,关键这个地方还没有几个官兵把手。

    王二集中了所有的力量,趁着早晨开市的时间,遣人扮做商队进入陈炉镇,里应外合一举便拿下了大门,镇中官员、衙役、守兵、帮闲等,第一时间就被混进镇中的贼人斩杀,之后大批人马杀入镇中,那些见识机警反应快的趁乱逃脱,更多的人则是被围成了俘虏。

    其后便是,无法无天丧心病狂的洗劫,光在陈炉镇一地官仓和各家商铺,就掠走的两万多两白银,粮食超三千石,壮男五百多人,致使三四千人的陈炉镇现在都找不到壮年的男丁,好在王二还算约束了队伍,没有大肆杀戮和奸淫妇女,不然现在陈炉镇恐怕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

    接下来的镇子的百姓都没有像陈炉镇这么富有,大部分都是过着勉强度日的生活,王二攻下镇子之后,从粮仓之中取得的粮食,一半运走,一半就地分给了老百姓,这让那些穷苦的人对王二队伍的态度一下子就改观了过来,甚至有人告诉王二哪里有地主的坞堡,哪里有粮仓,都盼着攻下粮仓之后自己能分到一杯羹。

    王二打的顺畅,可是惨了这些地主大户,因为有本地人的指引,王二轻松的找到了一些地主藏粮的地方,在大军面前,地主家的那几个家丁护院根本就不够看,还没有开战就吓得手软脚软了,轻轻松松的便攻破了。

    见识到同官的富庶之后,王二还真的有点不想走了,只是这小半个月的时间就抢得了半年左右的口粮,队伍人数还从五六千人扩充到了七千多人,新来的可都是正经的青壮啊!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来一下就走呢,干脆以云梦乡为据点,四外派兵搜寻附近的地主粮仓。

    开始时候军师种光道还劝他见好就收,而且云梦乡距离金锁关只有二三十里山路,上边驻扎在金锁关巡检司,太过危险。可王二不以为意,巡检司那百十个兵丁有甚惧怕,派兵防备一二便是,关键的是云梦乡距离大本营也近,情况不对随时可以撤走。

    有这一番说辞,种光道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强调谨防背后偷袭,见好就收不能等到朝廷大军围剿。

    得知自家损失的地主、大族们,纷纷跑到县衙告状,要求县令派兵剿灭贼寇,尤其是那些缴纳了钱粮的县城大族,更是堵着县衙的门口催促县令出兵。

    也不能说县令俞学中不办事情,大户们认捐的钱粮虽然是有一些被他截留,但是大部分还是想着用来请援兵的,将捕获的探子和请兵文书一并递往耀州,耀州亦无过多兵丁,只能再递交西安府,这一来一去多长时间,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上官的回文和一个兵丁的影子。

    驻守同官县城的三百官兵是不能动的,万一这些兵丁出城剿匪,被贼人偷袭丢了县城那可就不是罢官这么简单的事了,丢城失地抄家灭族都不为过。

    为今之计,只能让刚刚成立的乡勇营去剿匪了,文书送到三家统领乡勇的镖局手中,另外两家倒是立即赶来见县令商议出兵之事,可是李九江来了却说暂时他是无能为力,家中刚刚折损了五十余个好手,现在乡勇营的人严重不足,需要再进行招募,不如让另外两家先出兵,等他这里把人招齐训练几天后再出兵。

    俞学中也没办法了,李家大出殡是全县都知道的,当天李九江和陈家商队返回同官县的时候,那可是轰动了整个县城的,李家镖局那可是家家都有白幡的,据说陈家也是十几口子,现在李九江以这种借口拒绝出兵也是合情合理。

    剿贼又迫在眉睫,没有李家只能何家和刘家的乡勇先行出兵,俞学中敛和了一下县里的帮闲,又出面从各家要来一些家丁、护院,给乡勇营凑够了六百人。

    几天的准备之后,这六百人的乡勇浩浩荡荡的从县城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