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致胜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绝对的战争王者。

    想要对付骑兵的集群冲锋,只有两个办法,其一是拥有相对数量的骑兵,和其对冲;其二,以刀盾长枪为据,配合大批的弓弩手。

    但是第二种方法现在已经不怎么行了,自从蒙古成吉思汗利用大兵团的骑射之后,所有骑兵都开始玩这个,遇到刺猬阵的大股步兵,就开始围着快速奔跑,展开骑射,知道敌人心理防线崩溃,漏出破绽为止再进行冲锋,而且自从火器盛行之后,大明边军骑兵多会装备一个叫做三眼火铳的热武器。

    三眼火铳,从大明洪武年间就出现了,是一种威力很大的火器,既可以远距离射击敌人,也可以近战砸击,是一种两用兵器,这属于军中的常用武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铳身由三根管子合铸,形成品字形,三个管相互之间各不相通,都有自己的火门,分别点火发射,三管共用一銎,安装一个木柄。另一种铳管是一个整体,里面有三个铳堂,火药室相互连通,点火后三管连射,威力巨大。

    三眼铳的最佳射程为三十步,也就是五十米,破重铠,五十步之外能重创不披甲目标,百步之外就没有杀伤力了,可是五十步也差不多是弓箭的有效射程极限了。

    关键三眼火铳这个玩意还是一个镶在木棍木棍上的大铁橛子,放完枪之后还可以当做铁骨朵来近身肉搏,这个就厉害了。

    李元他们是没有这玩意,不然也不用突入敌阵,打上两轮火铳,这伙贼军早就崩溃了。

    现在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大战、没有对阵过骑兵这种高级兵种的义军来说,今天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在骑兵冲进队伍的一瞬间就崩溃了,哭喊嚎叫着撒腿就跑。

    等骑兵回转过来,幸存的敌人已经跑出去三四十步远了,准备催动战马再开始追击逃走了敌人。

    却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喊:“骑军追击拦住车队,不要管这些溃兵!”

    李元听到了,那是谢承先粗壮的嗓音,急忙手放在嘴里打了一个呼哨,所有骑兵立马回头看向李元,李元一招手催动战马带着骑兵向着车队逃跑的方向追去。

    车队的车夫也是拼了命了,眼看着战斗要打起来,留在这里那就是生死未卜,马鞭甩的啪啪作响,狠狠的抽在拉车的骡子屁股上,骡子吃痛甩开蹄子狂奔,等李元他们击溃贼军之后,车队最头前的已经跑出去数百步远了。

    用枪杆在战马后丘上磕几下,战马想箭一样冲了出去,战马的速度不是拉车的骡子可以比拟的,几个呼吸间追上了队尾的大车:“停车!不然死!”

    枪尖直指车夫的面门,没有谁能够无动于衷,又不是自家的东西不值得豁出命去,车夫赶紧带住缰绳,骡马嘶鸣几声之后停了下来,车夫也赶紧跳下马车跪在大车旁边。

    从他身边疾驰而过的骑士根本就没有理他,只是留下一句话:“看好车辆留在原地!”便又去追逐下一辆大车去了。

    很快所有大车都被迫停,李元分出十名骑兵押送着他们往回赶,自己则是带着剩下的骑兵有快速的返回战场。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这边战斗也已经结束了。

    被击溃的敌军,根本就没有了抵抗的意志,逃跑永远都是背对的刀锋,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陈习、谢承先带领着乡勇步卒跟着马队往下冲,看见敌人被击溃,那一个个的就跟疯了一样,疯狂的往下冲。

    这个时候是抢人头和抓俘虏的好机会啊,军规上明确的写着,斩首和俘敌那可都是有赏银的,这一个个行走的银子,可不能让别人得了去。

    紧跑两步,追上一个敌军,举刀就砍,砍翻在地之后,也不管是否已经死透了,直接将敌人的右耳割下来,塞进自己的口袋了,然后才是给对方一个痛快。

    战场之上,将领没有发布纳降的命令之前,敌人即便是跪地投降了,那也只有被杀的份,除非战前就已经公布过政策了。

    眼看大批敌军被消灭,陈习传令让人喊出了:“弃械投降者不杀!”

    一下那些还在拼命闪躲的义军士兵松了口气,赶紧扔掉手中兵器,跪在地上:“我投降我投降!”。

    “真他娘的麻烦!还得看着你!不如一刀来的痛快!”本来要一刀砍了他的乡勇,听着接收投降的命令之后,收住了手里的刀,一脸嫌弃的说道。

    战场之上自己的俘获,怎么证明是你的?

    斩首好算,以队为单位的话,自己队伍的攻击方向是哪一块,自己杀了几个敌人,都会有人作证,即便出现有人抢战果的事情发生,也有军官们去交涉,到最后一般都不会出太大差错。

    如果想今天这样打顺风仗跑散了,那就是割下敌人右耳,最后到军法官那里交耳朵登记斩获。

    最麻烦的就是俘虏,因为你俘虏了一个敌人,要想这个功劳最后落在自己身上,那就要看住他,同队伍的派出一两个人看着,大家还可以接着抓俘虏,无非就是最后平分而已。

    像刚才这个,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停止追击,留下来看着他,所以这名乡勇才会说麻烦,反正既然停下了也就休息一下,用自己身上带的绳子,将俘虏困结实,又翻开自己的口袋数着里边的斩获。

    “嘿嘿嘿!”这乡勇盯着张开的口袋发出一阵的笑声。

    “大个子,看什么呢笑的这么开心!”李元正好骑马经过这里。

    “队主好!没看啥!”大个子乡勇挠着头说道。

    “看来你的斩获不少啊!这还有个俘虏!”李元笑着。

    “托您的福!三个斩获一个俘虏!”

    “不错不错!凭这个可以升个什长了!好好干!”用枪杆在其肩膀处轻轻敲了一下。

    “嗯嗯,我一定好好干!”大个子用力点了点头。

    待李元离开后,大个子乡勇将袋子口收紧别在自己腰间,然后一拉捆着俘虏的绳子:“起来,走跟着我走!”

    俘虏不敢违抗,乖乖的起身跟着大个子,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大个子看到他们的小队已经开始集合了。

    扫视了一圈战场之后,李元策马来到陈习他们近前,首先迎来的便是陈习和谢承先的埋怨:“队主,您是一军主将,应当在后军之中运筹指挥才是,怎么能够轻易帅军冲阵犯险呢,以后再有这种冲阵的事情自然有我们呢,可不许再自作主张了!”

    “是是是,两位教育的是!以后我定当注意!这不是看贼人要集结,着急嘛!”李元随口应着,并没有当回事。

    陈、谢二人对视一眼,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的话没有听进去,以后得找人给他再说道说道了,好在这次没有出什么事情。

    整理战场,收拾敌军和己方阵亡人员的尸体,受伤的需要医治,干脆便在河边暂时休整一番,也等一等陈长文等辎重部队。

    体会到骑兵强大之后,李元也没有安排步兵再回去接应程长文,而是派袁成南带领二十名骑兵返回接应,一个多时辰之后,辎重部队才缓缓的出现。

    之前因为紧急行军,帐篷,医官、药材全都在辎重队伍里,受了伤的乡勇,只能用随身携带的药包草草的包扎一下了事,现在辎重来了,帐篷支起来,火头军开始取水做饭,医官紧着给受伤的做手术。

    李元拉着陈长文和陈习、谢承先等人去伤兵营看望手上的乡勇,兵书上说如何赢得士兵的拥戴,除了赏罚分明,还要爱护体恤士兵,像战国时期吴起能和最下层的士卒穿同样衣服、吃同样饭菜;睡觉时不铺垫软席,行军时不乘车骑马;亲自包扎携带军粮,替士卒分担劳苦。有个士卒长了脓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汁。

    李元在努力的学习,可是吸脓这种事情李元自问是做不到的,但是看望看望伤兵,说上几句贴心话还是没问题的,带着众人和躺在病床上的伤兵聊上几句天,关心一下家人情况,就已经让这些乡勇眼神中带着敬意了。

    和伤兵们吹牛打屁聊的正欢,就听到隔壁一个帐篷里惨叫连连,李元疑惑的问:“怎么回事?这叫的都不是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