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吾皇大帝之资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上午。

    朱由校难得清闲,带着皇后、范贵妃、成妃、段纯妃等几个嫔妃一起,在御花园中散步。

    “皇上,快来呀……”

    段纯妃站在池塘边,一边嬉笑着喂鱼,一边冲着朱由校挥舞着葱白的小手。

    “来了!”

    朱由校笑了笑,移步走向塘边。

    “皇上……”张皇后却下意识拉了拉他的衣袖。

    朱由校转过身,拍了拍她的手道:“没事的,皇后不必担心。”

    他心里知道,皇后并非吃醋,而是担心他上次落水之后,对水有一种阴影。

    游玩了一会儿,便见王体乾匆匆走了过来。

    “奴婢参见主子爷,参见皇后娘娘、贵妃娘娘、成妃娘娘、纯妃娘娘……”

    朱由校应了一声:“嗯,王公公有何事?”

    “回主子爷,许显纯……昨夜死在牢中。”

    “哦?”朱由校眉头一挑。

    但表情,似乎也没有那么惊讶。

    “目前已经查明真相,是当晚值守的一个锦衣卫百户在其水中下毒。”

    “抓到了吗?”

    “正在全城搜捕。”

    朱由校叹了一声:“看来,他们的势力还真是不小,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王体乾没有接话,他自然明白主子爷说的他们,指的正是魏忠贤一党。

    “对了,那边查抄的怎么样了?”

    “回主子爷,目前还在清点。初步估算,价值怎么也得有一二百万两银子。”

    闻言,朱由校不由揶揄了一句::“他们还真是体贴朕,知道替朕攒银子。”

    王体乾趁机拍了一句马屁:“那是,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话是这么说,可有的人……却总喜欢吃里扒外,只要有利可图,哪管什么家国天下,自家祖宗都能卖。”

    朱由校乃是想起了前世历史上的一件事,故有感而发。

    历史上,大明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有人暗中背刺,源源不断地为女真人递刀子。

    那便是天下赫赫有名的“范、王、靳、王、梁、田、翟、黄”等八大晋商。

    清军入关后不久,便由摄政王多尔衮主持,宴请了这八大晋商,赐予服饰,并册封为皇商。

    自此,八大晋商更是风光无两,一跃成为满清“八大皇商”。

    多尔衮为何要册封这八个商人?

    那是因为,这八大皇商为清军入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甚至可以说,没有八大皇商,清军入关的机会几乎等同于零。

    就算大明亡了,江山也不会落到建奴手中。

    当时,朝廷对于边关贸易管控的很严,像粮食、铁器、火药、盐、布匹等等之类,皆列入禁止交易之列。

    毕竟,这些品类皆为战略物资。

    恰恰,女真人最缺的也是这些。

    大明之所以称女真人为建奴,是因早年间女真分为三大部族,其中一支乃是建州女真,乃大明藩属。

    后来,建州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频频进犯大明边关。

    再后来,黄台吉在盛京(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但直至这个时候,因为文化底蕴、资源匮乏等等因素,满清的生产力十分低下。

    缺粮、缺钱、缺人、缺盐、缺武器、缺布匹……

    这样的状态,又怎么可能攻陷大明?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机,八大晋商登场了。

    他们的目的只有两个字:银子!

    为了银子,八大晋商不顾朝廷禁令,私下里贩运铁锭、武器、粮食等等物资,绕道漠南与满清交易。

    甚至,还秘密向满清提供沿途布防、军情等。

    如今朱由校穿越而来,成为大明天子,他自然不会容许历史重演。

    “主子爷说得是……”

    王体乾附和了一句。

    他以为朱由校说的是信王意图谋逆一事,却哪里会猜到言中所指。

    “对了……”

    朱由校上前一步,小声吩咐了几句。

    听完后,王体乾应了一声,随之告退而去。

    京城里展开了一场大搜捕,锦衣卫、禁军、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皆参加了搜捕行动。

    东厂,却似乎被遗忘了一般。

    那些与许显纯有着密切往来的官员,一个个惶恐不安,生怕锦衣卫找上门来。

    次日下午,终于在一处荒僻的树林边找到了畏罪而逃的那个锦衣卫百户。

    不过已经是一具尸体。

    经验尸,乃是被人近距离捅了几刀而死。

    得手后,凶手将之扛到林边掩埋,却不料埋的浅了一点,竟被几条野狗闻着血腥味给刨了出来。

    由此也可以推断,这个百户应该不是幕后真凶的心腹,或许是被重金收买,在许显纯的水中下了毒。

    趁着许显纯未毒发时,溜之大吉。

    却不料,终究落得个与许显纯一样的下场,被人灭了口。

    于是,陆文昭又开始带人查找线索,追缉真凶。

    其实幕后凶手是谁,他心里一清二楚。

    只不过没有证据罢了。

    如今看似全力缉凶,实际上,只是按宫里的意思装装样子。

    一来,起个震慑作用,二来,配合皇上接下来的计划。

    就在许显纯一案闹得沸沸扬扬时,朝中又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朱由校接连下旨罢免了一批官员,包括内阁首辅在内。

    同时,新晋了五位内阁大学士。

    其中,礼部尚书周如磐晋中极殿大学士,执掌内阁,加封太子太保。

    一系列的任免终于让一众朝臣看清了趋势。

    之前,他们本以为皇上转了性子,打压阉党的目的是为了扶植东林党。

    哪知并不是这样。

    这次入阁的大学士,没有一个是东林党。

    有浙党、有楚党,也有不属于任何阵营的老臣。

    要说是巧合肯定没人信。

    故而有人猜测: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同时,也是为了平衡朝堂。

    还没等一众人缓过神,新任内阁首辅周如磐,便上疏一道替熊廷弼求情。

    周如磐乃三朝元老,万历二十二年中举,二十六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他担任过乡试主考官,为朱由校父子二人讲过学,替朱家修过家谱,可谓资深老臣,学识渊博。

    这道奏疏洋洋洒洒千余字,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大意就是,熊廷弼虽有过,但并非主责,其撤退实乃迫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保护数十万难民。

    不妨给其一个机会,将功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