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一章 手续

    中丘公社和中丘粮站都在中丘村西大约一里多地,中丘水库北岸的公社所在地,这里是朱友康最熟悉的地方。

    每次一走近这里,历历往事就会涌入他的心头。

    他又一次想起了在河北岸一个人躺在坝基草坪上,咀嚼玉米杂面饼子——吃中午饭的情景,那是他在中丘中学上学最愉快、最自由、最放松的时刻。

    他又一次想起了,他那年正月初十,跟何海云在中丘大坝会面的情景,那是他有生以来,最得意、最温暖、最刻骨铭心的幸福时刻。

    而这一次来到大坝,和任何以往的情景全都不同了。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他的身份变了,他成了与何海云一样的商品粮身份。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自信地向何海云求爱了,他可以自信地站在何海云父母的身边了。也许从此以后,何海云的父母再也不会嫌弃他的乡下老土冒儿了。

    对,今天正好要经过中丘村去县城,那就专门从何海云的门亲过一趟,说不定还能遇上心上人呢?

    朱友康一边这样想,一边推着自行车出了粮站的大门。

    他慢慢抬头,看了看天空,一片片灰黑色云层压得很低,云层下边是几只燕子在低空中飞来飞去。看来天气不太保险,说不定半路会下起雨来,到底去不去县城呢?他又多了一种想法。

    他犹豫了两三分钟,心想,万一这一天只是阴天呢,这不耽搁一天时间吗?本来自己办理手续就比较晚了,万一再遇上找不到办事人员的情况,那不更误事吗?

    他思来想去,觉得办理手续的事还是宜早不宜迟。于是驾上自行车向中丘村方向驶去。

    刚一进村就是一个大下坡,坡底还有一个急拐弯儿。

    朱友康只想着早点赶到县城,车速很快,就在快要拐过弯儿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只老母猪横穿大路,朱友康既来不及刹闸,又来不及躲闪,一边大声叫着,戳在了老母猪身上,倒在路边的一堆柴火上。

    而这堆柴火正是中丘村一家农户,堆在路边用来生火做饭用的各种木板、木块和树枝。而不是一些秫秸和茅草。

    在这一刹那,他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几乎傻了,趴在那里硬是好几秒钟没有起来。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脸上脖子里到处都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再用手去触摸,他看到手上都是鲜血。

    他知道这下是被这堆柴火扎伤了。等他回过头来,想起看那一头母猪的时候,那头母猪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他先试着从柴火堆里拔出自行车来,支在一边,他看了看,自行车倒是没有问题。

    随后,在四周又找一些废纸,把脸上的鲜血擦拭了一下。等脸上擦完之后,手上仍然还在流血,他这才发现,他的左手背上有两处划伤,无名指和小拇指上也有轻度划伤。

    幸亏这堆柴火没有扎伤眼睛、嗓子、嘴巴等重要部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原本打算从何海云家门前路过,经过这么一折腾,自己竟成了满脸花,脸上手上到处又是鲜血,这么个狼狈相还怎么能从何海云那里路过呢?

    他再次推起自行车,看了看四周正好没有人看见,用左手拍了拍了衣服,继续骑上自行车另行绕道来到中丘河的桥边。他要在河水里洗一洗手脸。

    他蹲下来看到河水里的自己,忽然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就在眼前不远的地方,也就是在这座桥的西南方向,发生的那一惊心动魄的一幕。

    他的心一下子就像要爆炸了一样,他歇斯底里地大声吼叫起来。

    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值得他这样惊吓呢?

    这个地方正是三年前他起死回生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解三多、何树坤、巩丽君以及他的同乡同学成林、小梁等人,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地方,也是他的父亲提着保险灯半夜里带着社员找到他的地方。

    他在洗脸的时候,看到身边有一个不大的洗衣粉塑料袋,便顺手拿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还存放着几只小小的河虾。他心里想,这肯定是谁家的小孩捡的,落在这里了。

    可是这里远近没有看到人影,他也喜欢河里的鱼虾,也就顺便裹起这个塑料袋装进衣服口袋,骑上自行车继续赶路。

    等到了县城,已经是上午快要下班的时间了。

    他在蓬州中学上学的时候,和同学们在县城逛过,知道公安局和粮食局的地方。

    他先来到处在县城北街中段路北的粮食局。进一门,一个看大门的老头拦住了他的去路。说什么都不让他进去。

    他的理由就是他是一个坏人,肯定是经常打架的坏人。粮食局领导早就发话了,凡是这样的人一律拒之门外,不得入内。

    眼看就要下班了,这不是白跑一趟吗?朱友康急血攻心,十分气愤,硬闯了两次都没有进去。

    看来硬的法子是不行了,他就来软的,可怜兮兮地诉说自己是考上了师范学校,来办理粮食关系的。尽管你怎么祈求,这老汉还是不让进门。

    万般无奈的他,只好坐在粮食局门外的一头大狮子边上想办法。

    正在走投无路的他,眼前一亮,他忽然发现本村里的药材公司赵经理刚从这里路过。他赶紧爬起来、跑过去叫住他。赵经理因为曾经在他家里,喝过他考上蓬州中学金榜题名时的喜酒,缓和了一下还是想起了他这个孩子。

    “你是……你是……书堂家的孩子吧?”赵经理犹犹豫豫的问。

    “是,我是来这里办理粮食关系,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人家根本不让我进去!”朱友康着急地解释说。

    “你的脸上是怎回事?”赵经理也觉得朱友康有些反常,就问道。

    朱友康把路上的遭遇简单的说了一遍,因为快要下班了,他急于办理手续。

    赵经理这时脸上的诧异才消除,于是就带他进了粮食局的大门,并帮助他一块办理了各种粮食手续。

    朱友康和赵经理刚刚走出大门,里面的职工就骑着自行车下班了。

    朱友康双手合起来给赵经理作揖,千谢万谢赵经理帮了他的大忙。

    说完他就要去下一站公安局,赵经理问他:“你中午有地方吃饭吗?”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一大早出门的时候,只想着先到中丘公社粮站办理粮食关系,想着到中午就赶回家里了,谁曾想那里不能办理,自己就径直来县城里了,别说吃饭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带。

    他尴尬地回答:“不吃饭了,等一会儿就去公安局,还要办理户口关系呢!”

    赵经理知道他一个年轻人在县城里人生地不熟的,不让他多说,硬把他拉到粮食局东边的药材公司食堂。

    给他买了四个馒头,一份白菜炒豆腐,还有一碗鸡蛋汤。

    朱友康一边吃饭,一边想着,要是到了公安局还是不让我进门,我该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