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繁体版

第二百六十八章 义工

    在回家的路上,韩小夏只怕碰到了乡亲们,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幸运的是,这两口子是惯偷了,手头很快,偷完朱书堂的棉花时,月亮还没有落下,天还未亮。

    所以,乡亲们都还睡在梦乡,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碰上。

    两口子心里感到万幸。

    常住在一个村子里,乡亲们最恨的就是盗贼。他们夫妇最怕戴上这个最让人深恶痛绝的帽子。

    到了家里,韩小夏夫妇经朱书堂确认,把两个大包裹棉花放在了厨房门前。然后,站在那里仍然说着道歉的话。

    朱书堂也不多说话,此时话多必失。

    “你们俩辛苦了,忙了一个晚上,也该回家休息了,回去吧!”朱书堂话不多,声音也不高,也不硬气,他们两口子千恩万谢的再次叩首谢罪。

    “请你们两口子记住,咱都是农民,谁家过日子也容易,以后千万别再害人了,都这么大年纪了,也该替孩子们多考虑考虑了。

    日后再让我知道了,我可就管不住这张嘴了!”

    朱书堂看两口子谢罪之后,准备离去,及时给他们提出了警告和要求。

    “谁呀,老朱,外面谁在说话呢?”老伴丽芝一觉醒来,听到外面在说话,就向外面喊话。

    “你们赶快走吧!”朱书堂听到丽芝的说话声,怕两口子难堪,就放了他们。

    “没有谁,我刚摘花回来。”朱书堂告诉丽芝说。

    “咱们不是顾不上摘花吗,昨晚有月亮,我摘了一个晚上,刚背回来。”朱书堂解释说。

    这时丽芝已经起床推开门,看到整整两个大包裹的棉花放在院里,非常吃惊。

    “老朱你太厉害了,这都是你一个人摘的?”丽芝有点不相信。就继续问:“我刚才好像听到了院里有人跟你说话。怎么就你一个人?”

    “是,是,是,是有人帮我背回来的。”朱书堂觉得韩小夏两口子走远了,就把昨天晚上遇到的事给丽芝说了一遍。

    丽芝高兴地上前抱起了老朱的脖子,说道:“你真牛逼!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棉花摘回来了,你太棒了,赶快去睡觉吧,等我叫你吃饭!”

    丽芝说着话就把老朱推进屋里,自己给老朱做饭去了。

    老朱正吃着饭,远远就听着拖拉机开过来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然后,突然在附近停了下来。

    朱友康听到,停下来的地方好像就在新房子那里。于是,他悄悄出门往东边看了一眼。

    这一看,全明白了,是韩小夏两口子,一夜未睡,不嫌累,也不嫌困,开着拖拉机拉了一车沙子,正在老朱新房前卸车。

    老朱回到院子里,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吃老伴精心为他做的,杂面韭菜花面加了两个荷包鸡蛋,还做了三张大饼。

    老朱二次坐在那里,吃着饭。觉得丽芝今天做的荷包鸡蛋面吃起来特别香,大饼吃起来更是有滋有味儿。

    天大亮了,老朱找的垒大墙的大工和小工们,陆续都赶到了做活儿地点。

    韩小夏两口子车上的沙子也快卸完了,不明真相的人,就拿起铁锨帮忙,三下五除二就卸光了车上的沙子。

    几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在一起悄悄地嘀咕着什么。

    他们没有上前去帮忙卸车,而是站在那里,像看戏那样看着他们两口子,非常卖力地把沙子一铁锨一铁锨地卸下来。

    这些年纪大的人,从他们干活儿动作上,从他们复杂表情的脸上,从他们说话的语气上,都能多少看出一点点猫腻来。

    了解村里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韩家和梁家是冤家,而梁家又是朱家的女婿,韩家人给朱家这么卖力干活儿,还是头一遭。

    大墙开始上人了,地下的小工们早已经把石头、灰沙和碎石准备好了。工地上当当叮叮开启了干活儿模式。

    韩小夏是砖瓦匠,别人都在后墙上边垒石头,只有小夏和老朱的二姐夫两个大工负责在前面垒砖墙。

    老朱冲着二姐夫喊道:“别把囫囵砖给磕坏了,咱家总共就买了7000块砖,花了280块钱呢!”

    这话是说给二姐夫的,其实是在提醒韩小夏,你可要把活儿给干好了,干不好你可要小心着点。

    小夏的媳妇劳力好,就在后墙下边给墙上递石头。

    有人给逗她说:“好稀罕啊,前几天怎么没见你们两口子来帮忙啊?”

    这话说得真扎心,小夏媳妇慢吞吞地回答,家里事多,离不开。

    “我昨天路过你们地边,见地里的红萝卜樱子都打蔫儿了,该往家里收拾了。”一个年轻人不知道是随便说的,还是有意的一句问话,弄得这位妇女红了脸。

    她想了想,没话找话说地说:“你这年轻人是不知道吧,这红萝卜过了霜降再刨才好吃哩!”

    因为老朱这个宅基地西边就是通过各村的道路,过往的人非常多。不明真相的自家人也来捣乱,弄得他们夫妇非常尴尬。

    小夏的侄女韩小云去庄稼地从这里路过,见姑姑和姑父都在给老朱家帮忙,觉得太好奇了。就停下来说话。

    “姑姑,姑父,你们俩好稀罕啊,在这里帮上忙了哈?啥时候给俺拉红萝卜去啊?”这句一出,垒墙的大工小工们都炸了锅。

    “就是啊,小夏,啥时候也给我家帮帮忙吧,我今年种的红萝卜太多了,靠牛车拉太费劲儿了”

    “哎,哎,我先占住了,你们等我拉完了,你们再拉吧!”

    “光帮忙拉红萝卜可不行,这几天忙得我没顾上去地里看我的棉花,估计都炸开了,是不是能给我帮帮忙摘棉花呀?”

    ……

    这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扎在韩小夏和他媳妇的心上。这时他媳妇在心里开始埋怨起韩小夏来。

    她本来是一个穷家的闺女,为什么家里穷呢,就是家里人都安守本分的,又没有能力去挣别的钱,所以从小到大很受罪。

    自从嫁给韩小夏以后,韩小夏慢慢给她洗脑,才变成了今天这个偷庄稼贼。回想起韩小夏的说教,面对现在的尴尬,她从内心里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被小夏拉下水。

    韩小夏的理论就是,咱为什么穷,就是因为和别人一样吃饭干活儿。假如咱去偷,那是没有本钱的生意,只赢不输的买卖,何愁过不上好日子呢?

    他还有一个歪门理论,就是咱只有偷了他们的他们才穷,咱只有偷了他们的咱们才富。

    这就好像拿一把铁锨起土一样。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本身都是一块平地,从你地里挖一铁锨土,你的地里就是一个大坑,把这铁锨土倒在我地里,我地里就是一座山。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有些人就是弄不明白呢?

    韩小夏媳妇开始打心眼儿里准备彻底改造,日后不准备再听小夏的歪理邪说了。

    “叔叔,我爹叫你赶紧过去一趟。”大侄女友金来到朱书堂跟前,声音有些沙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