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繁体版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先行

    为了蓬州教育早起步,韩玉冰局长决定,尽快启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准备工作。

    他要提前建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档案,免得中途临时改动,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普九档案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作,中间往往需要建了拆,拆了建,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因此,教育局决定先行试点,免得所有学校都走弯路。

    这样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防止一起上阵,全盘翻工,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个试点定在哪里呢?

    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中学的普九档案,定点在石脑中学,小学定点在石脑校区。

    选择这里有五个理由。

    第一,朱友康做过蓬州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曾经主持过全县教育系统的目标教学改革工作,眼界宽,站位高,套路熟。

    第二,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处在深山区和平原丘陵之间,便于各学校参观学习。

    第三,这里情况复杂特殊,石脑乡范围内,除了一所石脑中学和校区之外,还有一家国有企业中小学校,最具代表性。

    第四,这里的百姓受教育水平,占据全县中等,最具说服力。

    第五,石脑校区校长好高骛远,喜欢表功,爱出风头,他一直在争取这个试点。

    所以,结合对朱友康的考虑,教育局也就安排到一块了。

    这样综合安排有利于各校区各学校集中学习借鉴。

    新年过后开学的第一次会议,教育局就做了具体安排。面对普九的艰巨任务,这次会议还在人事上做了个别调整。

    会议要求,试点学校要在半年内,完成普九建档工作,以便于更多学校去借鉴学习。

    考虑到朱友康之前的要求,石脑村那位副校长,被调整到石脑校区担任调研员,接替他的是从蓬州中学调来一位年富力强的高英刚副校长。

    朱友康接到教育局这样的任务,深感荣幸,这肯定是领导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会议结束之后,他和原来的副校长握手话别,说了几句客气话。

    看到这个高英刚副校长走出来了,就跟他握手欢迎。

    这时他才发现,这位副校长是一位残疾人——小儿麻痹后遗症,走路腿脚不够灵便。

    说完话,他就排队等待与韩玉冰局长见面。

    他要当面致谢韩局长,对韩局长的工作支持,表达敬意和感谢。然后再听一听局长有什么要吩咐的话,要注意的事项。

    “朱校长,你知道这副担子压给你分量有多重吗?你可要干好啊!”

    这是韩局长的声音,朱友康能够听得出,那是多么语重心长的话语,那语言里寄托着局长对他的厚望和信任。

    “谢谢局长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职尽责,不辜负局长期望!”

    朱友康赶紧接过话来表态。

    “你这里情况最复杂,现在很多人对普九档案是个什么样子,都持观望态度。你做成什么,他们就会比猫画虎做成什么,蓬州教育普九档案过不过关,全在你这里了。

    这个工作就像盖新房一样,要你盖得结实好看,而且还没有设计图纸,那就全在你了!”

    朱友康听韩局长这么一说,那责任可就太大了。

    石脑中学普九档案建设,就是全县的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好坏在此一举了。

    这是何等的重任啊!

    “谢谢局长厚爱,在日后的工作中,请韩局长对普九档案工作,多多指教!”

    带着艰巨的工作任务,朱友康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

    朱友康开学第一次会议上,介绍了高副校长,并且为高副校长进行了工作分工。

    高副校长分管教学和普九档案试点工作。

    然后,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年前设计的第一项工作。

    由高副校长宣布集体办公具体安排,限一天内完成。

    这样下来,不仅腾出了高副校长的办公室,中医老师的办公室和操作室,还为教育局派来的普九建档三人工作组,安排了一间办公室。

    下午放学前,朱友康和他的搭档高副校长,对各位老师宿舍搬迁情况进行了详细督查。

    由于本村副校长的离开,排除了最大的干扰和影响。一个个都顺利完成了预定的集体办公任务。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任务,标志着朱友康在石脑中学,工作进入状态,一呼百应时代的到来。

    这样的局面也正是韩局长和陈竹局长所期盼的所看到的。

    朱友康在开学第一次会议上还宣布了三项决定:

    第一,每一位教师要听从教育局临时安排,听从学校指挥,全力配合教育局做好普九档案建设。

    第二,宣布学校工作纪律,约法三章。

    首先,教师不准单独在宿舍留宿学生,指导学生在集体办公室进行。

    其次,加强政治学习,每一位教师都要养成学习政治的习惯,每学期做一本政治学习笔记,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修养。

    三是,强化目标教学改革,坚持把目标教学应用到课堂上,应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杜绝随意陪餐。

    也是非常值得强调的,这就是,自这次会议宣布之日起,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接待,只要没有接到校长通知,不管是谁,一律不准随意参加陪餐活动。

    他特别强调,如果下次有人去陪餐,除了不留情面,责令离开,还要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通报批评,这是一条铁的纪律,任何人不得违反。

    开学的第二天,教育局的普九建档三人小组来了,由高副校长陪同安排。

    很快中医志愿者也来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冯方慧。

    她是经过中医志愿者组织,特别是杨老中医和赵中医慎重选派过来的。那天晚上喝酒时,赵中医就曾经提到过冯方慧。

    冯方慧在众多中医志愿者队伍中,是唯一符合教学的中医人才。

    第一,她是科班出身,有山西中医学校的学历证明。

    第二,她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行业,对中医行业理论比较熟悉,对中医临床经验比较丰富。

    第三,她又是一位女性,做起临床应用和操作比较方便。

    第四,冯方慧一表人才,漂亮温柔,和蔼可亲,又大胆心细,可以更好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第五,冯方慧来了生活也很方便,她被安排在扁鹊庙群住宿,每天可以走读,免去了石脑中学生活上的安排。

    这些年来,尽管当年朱友康父亲的老朋友老冯头,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冯方慧嫁给他,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不但没有实现,而且,朱友康从来没有这么亲近过冯方慧。

    这一次亲近才发现,冯方慧有一种无言以表的诱惑和美丽。

    她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很多女人身上所没有的特殊芳香,这种芳香像迷魂药那样诱惑人心。

    而且,这个女人说话可亲可敬,她的话似乎就是对方无条件妥协工具,令人难以置信。

    朱友康刚刚接触一天,就发现无论是江梦云、何海云,还是何海云与小吕,在这一点上,谁都无法和她媲美。

    朱友康一下子产生了一种无名的羡慕。

    他私下里开始为这位特别的女人物色对象。

    他觉得这样的女人,绝对不能沦落回农民家庭,他要给她介绍一个最起码的商品粮对象。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当年在蓬州二中工作时,那位光棍汉冀老师。

    但是,他不清楚这位冀老师最近是不是已经有了对象,当然,也不清楚冯方慧的择偶标准。

    这样以来,他又想到了在蓬州二中生活过的小吕,不知道小吕是不是能够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