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繁体版

第三百五十七章 锦囊

    朱友康联想到了韩局长一贯的务实高效工作作风,联想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蓬州教育形势,联想到了庞副局长汪主任这样的腐败干部,联想到了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

    心里不免有些五味具杂。

    听到包括校长和机关近100位教育同仁的掌声,知道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蕴含着对新一教委主任的殷切希望和无限信任。

    蕴含着对蓬州县教育腾飞的殷殷期盼和美好设想。

    蕴含着对蓬州全县近30万父老乡亲的沉重托付和默默祝愿。

    蕴含着对蓬州县孜孜犬子的人才需求和栋梁寄托!

    校长们拭目以待!

    教育机关的同仁们拭目以待!

    蓬州县师生们拭目以待!

    县委政府领导们拭目以待!

    近30万蓬州县父老乡亲们拭目以待!

    会议议程很简单,紧接着朱主任安排部署了全县教育发展大讨论活动,为期一个月。

    主要内容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我是乡镇机关里面出来的干部,白脖子出身,初中文化,不懂教育……”。

    第二,“接触到教育不多,希望能得到各位在座校长及教育机关各位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第三,“在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发展大讨论中,教育局需要征集各方诸侯,治理教育的方针大计和锦囊秘籍,希望诸位献计献策,共谋蓬州教育大发展!”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第一嘛,显然是态度拉近。

    表现出态度诚恳,不护短。

    从性格上讲叫做“坦坦荡荡做人,诚诚恳恳交心!”。

    大家可以想一想,有谁不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呀。

    整天勾心斗角,你拉我扯,搞小圈子,搞山头主义,甚至阳奉阴违,台上握手,台下拌腿,这是谁都会烦心的。

    所以,这第一点说的蛮实在的。

    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朱主任和教育系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教机关和各位校长等教育精英的心。

    人们不由自主地鼓掌欢迎,奔走相告,向全县的父老乡亲们传递这个美好信息和教育福音。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第二嘛,显然是工作拉近。

    表现出没有官腔,没有官架子,放下身段,谦虚务实,求贤若渴。

    重教育、爱人才、干事业,是典型的优秀干部形象。

    是典型的堂堂正正的,蓬州县教委主任形象。

    是典型的地地道道,愿意为蓬州县教育出一把力添一把火,亲力亲为的教育英雄形象。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第三嘛,显然是策略拉近。

    表现出敢于担当,破釜沉舟,为教育大干一场,为伙计们大干一场,为父老乡亲们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

    怎样才能体现和群众拉近呢?

    他想到的就是让下属伙计们出谋划策——“征集各方诸侯治理教育的方针大计”。

    这样做才显得有诚意,伙计们才信得过。

    这就是朱局长的“策略拉近”。

    这些年来,他在乡镇摸爬滚打,迎来送往,上通下达,斗智斗勇,借风使舵,5+2,白+黑,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啥没干过,一个小小教育局显然不在他话下。

    他更明白,知识分子爱虚荣,好面子。

    知识界有“三多”:呆子多、傻子多、痴人多,而相反的是,知识界有“三少”:奸人少、滑头少、刺头少。

    他感觉只要把渔网撒下去,鱼一定会自然上勾。

    他的处事经验,他的老道程度,远比教育界人士高明得多,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就像一个普通中学生和刘翔赛跑一样,根本就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运动员。

    俗话说的好“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这征集令里面到底隐藏设什么秘密呢?

    朱友康,一米六五的个头,浓密的偏分头显得精神焕发。

    他银灰色近视眼镜下面,是一双虎眉,略微瘦消的长脸下面,是一张稍微厚墩的嘴唇,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忠厚老实,长着一副纯正的憨相。

    他的相貌已经给出了他的性格答案。

    这位新上任的朱局长第一次开会几乎征服了他朱友康。

    于是,他对于朱主任的讲话,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自从他参加工作以来,经历过了几任局长,但是,没有任何一任局长会主动放下身价,去校长中间,去教育机关人员中间征求教育发展大计。

    他想有这样一位好主任,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展开工作了。

    就可以和这位新任主任共同交流,进一步探讨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了。

    尤其是可以借这次主任发出征集令的机会,多和新任主任沟通。

    把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思想主张,甚至以前都不敢荐举给上任老局长的教育发展方案,以及自己在学校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找机会一股脑,全盘告诉给这位值得自己信任的新上任朱主任。

    他的这些想法和在座的相当多数校长相向而行,许多校长都还迷雾之中挣扎,不敢轻易行动。

    而朱友康则不同,他出了教育机关大门,兴奋而又精神焕发地回到单位,他没有直接回家,他要奔走相告,心中无限愉悦。

    尽管外面的寒风淋漓,夜色已晚,但大家谁也没感觉到这些。

    代替这些的是心中的喜悦和期盼。

    而这种喜悦和期盼,汇聚在心中滚烫滚烫的,从而形成一股巨大暖流,即刻暖遍了全身。

    校长们,教育局的同事们,也都为来了一位谦虚务实、可亲可敬的新任教委主任而奔走相告,并给予高度评价和积极配合。

    就在局长宣布征集令的第三天,朱友康校长经过精心准备,带着自己早已实践并取得成功的“方针大计”,代表石脑中学向朱主任做了详细汇报。

    其内容大致是:

    为了防止广大教师,在顺利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检查验收,在取得的各项荣誉面前,方向不明,头脑不清。

    为预防教师们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确保蓬州县教育可持续发展,结合当代教育的严峻形势,各学校要及时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学四比五提高”活动。

    这项活动旨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转变观念,更新方法,适应当代新的教育发展要求,更有利于推动全县师德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学”,即学政策法规、学理论业务、学管理技巧。

    “四比”即比师德、比师能、比考勤、比成绩。在这四个方面又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

    “五提高”即在师德修养、政治信念、爱岗敬业、育人意识和表率作用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因此这次活动,以“三学”为基础,以“四比”为内容,以“五提高”为目的。

    朱友康思路清晰,句句在理,理直气壮地向朱主任推荐,这项措施的积极推进,一定会振兴全县教育,建设教育强县。

    朱主任仔细听,认真记,并不时插话,不时捋捋耳朵,显出非常认真的样子。

    讲完这项措施,朱友康看了看朱主任。

    又说:“还有这个……”。

    话音未落,电话响了,朱主任习惯地看了看来电。

    然后才伸手拿起电话:“玉梅啊,嗯嗯,别急,好好好,我安排,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