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仙圣
繁体版

第零章 序

    煌煌日月,映照古今,春秋代序,山海演化。

    万物便在这永无休止的轮替当中生老病死,叹生之须臾、哀死之必然。不论草木兽禽、不论贫富贵贱,未有能超脱生死之外、笑看时光滔滔而去者。

    众生煎熬于生死之间,哀鸣挣扎、辗转流离,终不免化为一抔尘土。

    于是直到无数年月之前,有圣人发愤,起于蒙昧之间,量天地之变化、窥阴阳之消长,炼元气、聚神明、开大道、悟长生,修得无穷妙道,传于四方万里,拔救众生于苦海。

    能修圣人之道者,谓之修士。

    元气乃修行之根本,修士朝游北海暮苍梧,身负万千变化超脱之术,一桩桩一件件,都离不开对元气的驾御。

    驾御元气的法门称为“神通”,感悟元气的方法称为“功法”,功法神通都分为白极、赤极、青极、紫极、玄极五等。

    元气沛然乎充塞天地之间,无微不至、无处不在,若水之流,若风之动,变化莫测,主要有金、木、水、火、土、阴、阳、风、雷九类元气。

    九气生灭循环,演化万物。

    能感悟到元气的存在,便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圣人谓之“初觉”。

    初觉修士的元神紫府之内有灵根,感悟天地元气,全仗灵根之力。一种灵根只能感受到一种天地元气。

    修士初觉之时,以元神紫府之灵根去窥测元气之存在,只见元气如夏日流萤,星星点点,翱翔于身旁。

    此时修士虽能察觉到元气的存在,但不能随心所欲的驾御元气,譬如镜中观火,虽见其光,不得其用。

    而对元气的感悟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将身旁星星点点的元气连成一线,继而织线成网,聚气成形,能内养元神、外修筋骨,延年益寿,也能驾御天地元气施展各项神通,圣人谓之“开悟”。

    开悟既深,元神紫府愈加通透,便可步入聆妙境界。

    开悟修士能观察元气之形象,聆妙修士则更进一步,能聆听元气之动静。

    元气流淌于天地四方之间,不断生灭循环,动静之际,其声有若天籁。

    聆妙修士既能聆听到元气生灭循环之声,那他对元气的领悟已然到了十分高明的境界,所谓“排空驭气、托体飞升”,浩浩乎凭虚御风。虽不能瞬息千里,但周转数十里,自是不在话下。

    聆妙之上,还有参微境界。

    参微者,参透精微也。聆妙修士能聆听到元气生灭循环之际的天籁之音,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感悟元气,就会发现元气虽然已经细微之极,但元气之下,还有一般奇物,那就是太乙。

    太乙又叫太一,是构成天地元气最本质的存在。元气有九种类别,亿万万太一却都是一般构造,浑然无所差别。

    数不清的太一按照不同结构组合,便是不同类型的元气。太一组成元气,则是元气之生,元气散为太一,则是元气之灭。生灭循环,永世不休。

    所谓“参透精微”,就是能窥测到太一的存在,能将四周元气湮灭之际产生的太一化为自己所用,化为自身能驾御的天地元气,施展本领之时,牵动一方天地气象,举手之间风云变色。

    参微境界虽甚是高明,能窥测太一的存在,但终究只是利用元气自发湮灭之时所产生的太一,还不能称之为随心所欲。

    而参微境界之上,还有超凡境界。

    超凡者,超脱凡俗也。超凡修士呼吸之际,元气应心而灭,随意而生,拨弄造化如弹丸,能按照自己心意,将各种天地元气湮灭为太一,将太一演化为元气,不再受元气自发湮灭的限制,反客为主,自在逍遥,有呼风唤雨之奇才,移山填海之能耐。

    超凡之上,似乎还有修炼之路,却少为世人所知。唯有深山古洞之中、离奇绝境之内,有高明之极、凌驾于超凡境界之上的修士存在。

    正是:

    大道渺渺演初玄,玄中取火种根源。

    九气养成寰宇惊,五极造就风云变。

    身如金玉放辉光,意似明珠守混元。

    幽微一点灵心透,万劫千番只等闲。

    (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