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魏
繁体版

第九章 兄弟

    清晨依旧是按部就班,曹青衣帮着穿衣,也有婢女会端来铜盆洗漱。

    按照曹叡的要求,每天清晨起床后,房间的窗户都要打开通风才行。

    婢女何叶儿是清晨除了曹青衣以外,唯一能够近距离接触齐公的婢女,端来铜盆帮曹叡洗漱洗牙,期间会帮着打开窗户通风,整理炕上的被褥等等。

    齐公府原本有将近六十人,主人便只有曹叡一人。

    如今主人依旧还是曹叡一人,但府里的婢女、下人已经只剩下了二十七人。

    端茶倒水的,洒扫洗衣的,还有看家护院的,专管仪仗的,以及包括了齐公府管账、管事的。

    在曹叡大病初愈后,基本上是来了一次大清洗。

    虽然如今已经搬出了皇宫,而且也配置了郑称、高堂隆两位老师等家臣官吏,以及散骑常侍、治书御史这两个高配,但齐公府真正意义上还算不上已经开府。

    可能这也跟曹丕建魏不久,许多事情还来不及走上正轨有关。

    所以曹青衣在曹叡有意无意的支持下,已经完全掌握了齐公府的财政大权。

    而至于行政权,在只有郑称、高堂隆、卫臻、高柔四人的情况下,如今已经渐渐向卫臻倾斜。

    郑称、高堂隆两个老师,如今俨然更像是曹叡的两个高级顾问。

    而不常出现在齐公府,但却也算是齐公府官吏的治书御史高柔,更像是曹丕监管齐公府一举一动的眼睛。

    郑称、高堂隆、卫臻都不太愿意跟他打交道,因为他真的会把平日里跟曹叡之间的玩笑话等不合时宜的东西,一字不拉的全都告诉曹丕。

    所以受郑称、高堂隆的影响,此前的曹叡也不并怎么待见高柔。

    但从前的一切,随着曹叡苏醒后,便渐渐有了改观。

    当高堂隆、郑称要跟曹叡说一些不想让旁人知道的话时,只要曹叡望向旁边默默吃茶的高柔。

    高柔便会面无表情的端着茶杯离开,而等几人谈完话后,又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而且还能做到不闻不问。

    这也是为何曹青衣敢在曹叡面前夸口,只要殿下愿意,在齐公府说的哪怕一个字,都不会传到外面去。

    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曹青衣对高柔却是成见极大。

    按理说他们之间应该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才是,可曹青衣每次见到高柔时,都会不由自主的冷哼一声,而后开启鼻孔看人的傲娇模式。

    高柔则是面无表情,在他的眼里,好像根本就没有曹青衣这个大活人。

    “臣见过齐公。”高柔认真行礼。

    曹叡调侃:“哟?这是一觉醒来,突然想起自己还在齐公府做事儿了?”

    高柔是一张面瘫脸,可能也跟治书御史这个监察官员的职业有关。

    “臣还没吃饭。”高柔淡淡道。

    曹青衣扭身就走,高柔也不指望曹青衣会给他拿来饭食,只是静静的站在曹叡面前,看着何叶儿帮曹叡整理衣衫。

    “正好,我也有事儿要找你。你今日要不来,我也得去御史台找你去。”曹叡率先走出房间道。

    高柔跟在身后:“臣这次前来,便是为齐公解决这件事情的。”

    “你知道我找你什么事情?”曹叡惊讶的回头看了一眼。

    “郑傅、高傅昨日上书,陛下便问起臣来了……。”

    “父皇没训斥你好几日没来府里了?”

    曹叡摆摆手,示意没那么多礼节,坐下吃饭便是。

    饭食很简单,曹叡都不挑不拣,自然也就轮不到高柔挑挑拣拣了。

    “里正张登一事儿,臣自会帮齐公办妥。但接下来该如何做,还需齐公吩咐才是。”高柔慢条斯理吃着饭道。

    “你只让张登同意就行,至于接下来怎么做,那是卫臻的事情,无需操心。”曹叡专心低头扒饭。

    高柔默默的点了点头,算是明了。

    “卫臻还没回来,去少府拉钱去了。你缺钱不?要不借你点儿?”曹叡问道。

    “臣……不缺钱,缺事儿做。”高柔顿了下道。

    低头扒饭的曹叡笑了笑,抬起头:“那就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郑傅、高傅对你印象不错,我对你更是只有欣赏。但……得懂得各司其职才行。”

    “各司其职?”高柔有些不解。

    “慢慢你就会理解了。对了,这两日可能府里还会来一个人,如此我齐公府就算是有五个家臣了。还是你最懂事,一向在我面前称臣,看看卫臻、高傅、郑傅,一个个都是我我我的,一点齐公的成就感都没有。”

    “齐公是征辟了那位典农功曹?”高柔显然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

    曹叡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接过何叶儿递过来的锦帕,擦了擦嘴后,道:“不错,他叫邓艾,我看是一个可造之材。”

    高柔默然:“齐公打算今日……。”

    “去洛阳城外四处走走看看,找一块儿大点儿的地界。”曹叡毫不隐瞒。

    “臣……。”

    “你先去跟张登交涉吧,到时候估计卫臻也回来了,而后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给卫臻一些建议。毕竟,你二人都是父皇身边的臣子,好沟通。”曹叡挥了挥手,便率先离开。

    何叶儿会再次叮嘱碗筷等等,要用沸水来洗烫,而后在曹叡无事后,才向自己的地盘后院走去。

    曹青衣已经在府门口备好了车马,不过是她进宫用的。

    府门左首的拴马石旁,此时已经备了两匹乌黑发亮的高头大马,时不时的打着喷鼻,像是已经急不可待的要去城外撒欢儿。

    “殿下真要一个人出城吗?”曹青衣有些担心,手里的缰绳迟迟不愿意递给曹叡。

    今日的曹叡穿了一身较为简朴的衣裳,与往常的锦衣玉佩相比,倒是多了几分干练与洒脱。

    “放心吧,吃一堑长一智,我不会骑太快的,何况城外还有邓艾陪同,不用担心,但也不要告诉母亲。”曹叡夺过曹青衣手里的缰绳说道。

    曹青衣漂亮的脸蛋儿上依旧是写满了忧心,迟疑着:“要不奴婢陪殿下……。”

    “去宫里陪伴母亲吧,昨晚不是说好了吗?这事儿比什么都重要。”曹叡轻松的跃上马背,脚下软乎乎的皮绳打结而成的马蹬,很难控制。

    皮绳结环所做的马蹬,并没有跟马鞍连接在一起,因而很容易造成两腿发力不均,忽高忽低之间寻找平衡时,一不小心就会从马背上摔下去。

    好在曹叡已经彻底了掌握了骑术,骑马对他而言已经渐渐成为了乐趣,而不是煎熬。

    曹青衣把另外一匹马的缰绳在马鞍上系好,曹叡就迫不及待的双腿一夹马腹往前窜去。

    另外一匹马显然也是受过训练的,第一时间就去追曹叡。

    一阵烟尘让曹青衣不自觉的伸手在面前挥了挥,望着曹叡的背影消失不见后,转身便准备上马车前往皇宫。

    “齐公一个人出城吗?”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的高柔对曹青衣问道。

    “呵,没长眼睛?自己追上去问啊。”

    “……。”

    曹青衣的马车缓缓离开,站在齐公府门前的高柔,也像刚才的曹青衣一样,伸手挥了挥眼前已经消散的烟尘,而后看了看方向,便向着张登家的方向走去。

    ……

    洛阳城不算大,尤其是出了内城之后,洛阳彷佛就变了一个模样儿,街道两侧处处都是土坯房。

    像内城那般还随处可见的青砖青瓦的深宅大院,更是少之又少。

    偶尔能够看到一处稍好一些的房子,但也处处透着一股落魄凋零的味道。

    要么便是大门紧闭,两三个满脸横肉的下人,不耐烦的挥手驱赶着路过的百姓,满满的防范森严与生人勿进。

    这个时期的洛阳破败中残存着一丝繁华,凋敝间又充斥着生机与荒凉。

    商业在这个时候几乎不存在于外城,内城的酒肆、驿馆也是掌握在官府的手里。

    仅存的一些经商贸易往来,也大多是跟内城的世家大族、王公贵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

    每一次曹叡出城时,都不愿意目睹洛阳的外城,但每一次出城,他又必须一一看过才能出城。

    也正是每次外城落魄与荒凉的景象尽入眼底,让曹叡开始升起了厌战之心。

    每每掀开车帘望一眼外城的景象,曹叡都会在心底里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还要打仗?

    这个世界早已经因为战争而破败不堪,内城的繁华与整洁无法替代战争的荣耀,更无法彰显统治者的作为。

    但为什么还要战争?

    两匹黑色发亮的骏马几乎是飞掠过外城的街道,不愿意在此做过多的停留,但脑海里却依旧是那些破败、落寞的景象在飞驰。

    再次来到邙山脚下,曹叡也再次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一路上都在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暂时的,落魄的尽头便是繁华。

    马蹄声远远的就引起了耕作农户的注意力,不过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沉浸在他们新得耕犁的喜悦中。

    人类的悲欢离合显然并不相通,尤其是隔着两个世界的人,悲喜与哀愁往往也都不同。

    邓艾再次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到了地头,沾满尘土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感激跟喜悦。

    “齐公公……你看……他们都很高兴兴……。”邓艾扬起脸兴奋道。

    曹叡的脸却有些绿,你特么的一结巴,我就变宦官了?

    还高兴兴?多大了学幼儿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