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拾岁月之千秋
繁体版

规 则

    人类是高级群体动物而规则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法律就是生活规则,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

    法律没有擦边球,因为你一旦触及到法律外的事情将会按照规则受到惩罚,虽然法律限制了一些行为,但初衷是保护群众,没有边框的玻璃才是最脆弱最危险的。

    记得有一次几个大老板在一起讨论投资什么的时候,一个老板说投资医院呀,你去看病去买药什么可以讲价吗?你去医院做手术会像买东西一样做比较看性价比吗?答案是不会。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每名医生都有高尚的人格,而是一个健全的法律。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秦二世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都争议不休,有人说统一了六国文字文化贡献大,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不顾百姓死活,试想着任何人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利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当医生可以决定病人的生死大事,那岂不是很大的“权利”。

    提到医生当然不能只说医术还有重要的医德,对于一人来说医院是一个不好的地方,没事去医院干嘛去了准没好事。

    讲医德这个问题,中国只有两个职业是带“德”的,一个教师,一个医生,为什么?不复杂,你看其他职业,就用职业道德就笼统的给算了,只有这两个职业是单独计算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要负责人们的精神健康,医生要负责人们的肉体健康。

    其实还不止,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育人难。医生要肉体治疗,还要有精神抚慰。肉体治疗相对好评估,这个精神抚慰如何做呢?“德”字就在这育人和精神抚慰之中诞生了。什么是医德?我觉得用任何理论解释都是苍白的。

    讲两个故事,接近100年前,协和招生招的生很少,其中一个考场在上海,福建的一个小女孩就是要当医生,去了上海考试,最后一科是考英文,协和对英文要求极高,她答了几笔,考场里面的一个女生晕倒了,抬出去,没想到这个考生放弃了自己的考试,出去救助这个女生,等她救助完女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她没有任何怨言,明年再考吧,走了。

    但是监考的老师看到了这个过程,把过程写给了协和,协和调看了她前几科的成绩,最后决定招她,因为她拥有当一个好医生没法教的最重要的一个“德行”。.

    上边这个例子是我听说的,这个故事跟医学的技能和治疗本身无关,但是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更大的治疗呢?

    这就要回到医德上了,说医生,我们每个人“生老病死”四个字,全要跟医生打交道,所以我曾经问过一句话,医生是界于普通人和佛之间的一个职业,西方也可以叫界于普通人和上帝之间的一个职业,这句话要分两个层面解读。

    一方面,每一个医生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自己的委屈,有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己的挣扎和抱怨,他们是普通人。

    我不并不是否定污蔑所有医生我也见过有医生连续多个小时在手术台累到晕倒,我也见过无数个医生护士前赴后继不计生死甚至有人牺牲在了一线,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尚敬业才不允许有个别人去破坏这份美丽。

    据说每个人的一生机会是有限的,而机会来临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能力把握机会,没有机会的日子里就提升自己景静静等待。

    我平时和很多人聊天的时候经常提醒别人,做人三不劝:不劝别人学习,不劝别人感情,不劝别人善良。

    我认为不劝别人学习是因为学习是一个孤独成长的过程,可能有些人每天吃喝玩乐也是在学习,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也不并不是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要去劝说别人学习,偶尔看见老师或者那个视频炫耀自己看了多少书学了多少东西,如果你把学习当成一种炫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静下心来学习那将毫无意义。我理解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一本好书并不是潦草阅读一遍又一遍,而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观看完后对一件事或者对书中的人物格局,甚至是为人处世都有了新的看法和受益。读书学习有什么用?

    前朝的历史都是后朝写的,后边的人永远在否定前朝。读书的意义不在于现学现用,更不是教你去怎么做而是给你提供一种参考思维,或许曾经和你有人有一样的理想抱负甚至是有着什么样的生意思维,他当时经历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一首耐听火遍大街小巷的音乐要么有动人得旋律要么有深意的歌词。

    一位音乐老师和我说为什么民谣歌手能火,因为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个寄托,而那些民谣唱歌的最高境界,唱歌时脑子里想的不是歌词,脑海而是故事一幅幅画面,去震撼听众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我和你有一样的经历感受让我们一起抒发……

    很多时候感情也一样清官难关家务事,每一段感情都会有着不同的经历,永远不要劝说别人的感情,就像那一句话“装睡的人你叫不醒”,在你眼里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很有可能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别人的感情如果走到头就算挽留也没有用,如果有挽回的机会不需要劝总会相逢。很多时候感情这件事怎么选都会有遗憾,就像以前父母的婚姻没有自由一样,或许没有选择也不应是坏事,如果你不劝起码是别人自己选的,就算在怎么不如人意但起码是自己选的。

    你看着凶神恶煞的大叔每天在菜市大呼小叫,却不知道他是在支持爷爷奶奶们的生意天天捧场;你看着没有双腿的乞丐没有人设施,却不知晚上乞丐露出她的双腿离开此地……

    太多太多背后无人知晓的故事,太多太多事情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有些人的变化可能是恰巧经历一些他无法承受的事情。我见过很多天赋异禀的所以很少有人能让我觉得这个人肯定以后有发展,这也涉及到了一个所谓的眼光问题,其实有时候结婚也是一种投资,有时候可能眼光没问题只不过有些人变了。

    我见过那种天才,一点不夸张拿奖状奖杯拿的家里都摆不下,参加各种数学奥数名声大噪,时隔四年我再见面时,我跟他提起了当年我请教他一直困惑没解开的那道数学题,我又有了一种新的算法,他却摇摇头表示当时那种算法也不会了。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再也没有了当时的傲气与活力,而是垂头丧气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他的眼里似乎只有金钱和美女才能让他提起精神。

    总而言之,你没经历别人经历的就没资格劝别人善良。当你有一天发现自己努力的终点只不过是别人的天赋起点,你会既敬佩又嫉妒,即使你们的终点一样也不能并肩前行。

    现在选人用人的趋势,更加倾向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果天赋再好不走正路也是浪费,更多时间要把天才放在他应该在的舞台,因为人生短暂很少几乎没有人能在不同的领域成为所谓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