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秦朝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八章 寻找生计

    “此女这几日只是帮杨氏收拾家务,偶尔与小童李信两人上山捡柴、挖野菜,倒是没什么异常。”

    “挖野菜?”

    “是的,将军。只是挖的那些野菜好像都很奇怪,她挖来也不吃,只是放在院中晾干。”

    李牧眉头紧蹙,不由得想起那株紫珠草。她挖的那些东西,莫非也是可做药用的药草?

    “后续继续监视此女,有什么异常随时来报。”李牧吩咐道,下属领命而去。

    雁门山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

    一个雁门关,半步中华史。

    这里是霍去病、卫青建功立业之地。

    这里也是是李广难封的伤心之地。

    这里上演了太多悲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可是时光倒转,流水复西。

    如今的雁门自赵武灵王设郡不过几十余栽,人口不过千户。常年的征战和恶劣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百姓的生活异常的穷苦。

    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民之所衣,不过麻布褐衣。

    在找到回去的方法之前,或许很长的时间她要生活在这这样的一个落后贫苦、甚至朝不保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秦莳玥认知到这一事实时有固然有彷徨无措,却不曾怨天尤人。

    此时的秦莳玥已经换上一身灰色的麻布罗裙,这身衣服是李信母亲遗留下的衣物。一头青丝仅用一根荆钗绾在脑后。荆钗布裙之下依然难掩霜雪一般晶莹剔透的肌肤。

    “李信,你从哪里捡来的阿姐?这么漂亮。我也想捡一个。”

    一个和李信大小差不多的小男孩,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眼里满是羡慕。

    他长那么大从来没有看到这么漂亮的阿姐。

    “是啊、是啊,好漂亮啊!”其他几个一般大的孩子使劲点头附和道。

    “哼,你们别做梦了。”李信哼一声,将几个玩伴从墙头是扯下来,口气中满是骄傲“我阿姐这样的女子,这世上就没有第二个。哪里是你想捡就捡到的。而且她还会医术,你们知道吗?她在晒的那些东西都是药材,可以治病救人的,是我们一起上山采的呢……”

    李家小院的矮墙上,几个萝卜头时隐时现,不时的传来他们的窃窃私语。

    秦莳玥隐隐约约听到李信得意的声音,不由抿唇轻笑。

    那日把李信平安送到家,她本欲离去之后再做打算。善良的杨氏闻得她孤身一人又无处容身,当即挽留她可以暂且留在李家。还说只要她不介意,就让她和李信如姐弟相称,有李信一口饭就有她的一口饭。

    秦莳玥本就无处可去,杨氏的收留于她而言无异于是绝渡逢舟,她又怎么会不愿意。

    就这样秦莳玥就留在了李家。

    只是祖孙俩这些年仅靠李信的祖父、父亲当年战死时获得的微薄的抚恤金加之杨氏时常给人缝缝补补来维持生计,早已经是捉襟见肘、家徒四壁了。秦莳玥虽蒙他们收留,又怎么再白吃白住,况且她也很想报答他们的恩情。

    可是她来到这异世,身无分文。

    于是秦莳玥就想到那天雁门山上看到的很多种有药用价值的药草,前两天就上山把采了一些,打算晒干卖了赚钱。

    秦莳玥翻动着将晒干的草药,将不好的一一挑拣出来,用箩筐把好的分门别类的装了起来。待全部收拾完,太阳已经渐渐西沉。树木、房屋映照在一片温暖的红霞中。

    李信恰巧从外面和伙伴玩闹回来,脸上、身上沾满了一身土。

    像个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一般,李信指着这些箩筐好奇问“这些真的可以卖钱么?”

    “应该是可以的。”秦莳玥沉吟道。

    翌日一早,秦莳玥和李信一人背了一小两筐晒好的药材去了郡上的集市,那里有雁门郡唯一家医馆。

    医馆内医师名王守,当地百姓皆尊称其一声先生。据闻王守曾被赵王征召为太医署医官,后得罪宫中显贵,又被贬为庶民。之后便在民间四处行医,一次路经雁门,见雁门无医者,百姓无医可看,便留在了雁门,如今在雁门行医也有几年了。

    他们去的比较早,集市上还不见人影,医馆应也是刚刚开门,里面并无病人。

    这个医馆里面的陈设与秦莳玥认知中大为不同,最主要的是里面没有如后世那种一格格装着各色药材一整面药柜。

    对着门设着一张大案,大案上面放了几册竹简。大案后面坐着一个头发半白的瘦小的老头,抚着长须,在认真研读手中的书简。

    这位应该就是那位王守医师。

    听到动静,王守从书里抬起来头来,脸颊清癯,精神抖擞。

    见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带着一个小童,放下书来。问“是谁不舒服,过来我看看。”

    秦莳玥有一瞬间的怔愣,对于面前的这位先生她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听到他问话,这方摇了摇头,驱散心中的熟悉感,像这里人的称呼一样叫了声先生。

    随即说明自己的来意,并将背来的药材递给他看。

    闻言,王守有些诧异又颇是兴味接过秦莳玥递来的药材,仔细看了看,又放在鼻子处嗅了嗅,却有些失望的摇摇头“姑娘,你这非是药材,只是寻常的野草罢了。”

    寻常的野草?秦莳玥讶然,这怎么会是寻常的野草呢?“先生,您再看看,这是黄芩,可泻肺火,治脾湿。在本草纲目中皆有......“秦莳玥说到这里不由得顿住了,《本草纲目》为明朝李时珍所作,而此时是春秋战国。这些药材的药用价值或许还没有被发现。当时她在山上采药的时候就觉得奇怪,这些药都长在林子边缘,极易采摘的地方,却不见有人采摘的痕迹。倒是一时没有想起是这层原因。

    “黄芩?泻肺火,治脾湿?”果然就见王医师一脸疑惑“老夫却是闻所未闻,不知道姑娘从哪里听说?《本草纲目》又是何物?”

    秦莳玥不知怎么回答。

    “先生、先生、救命啊!”

    只听门口传来男子呼喊声,下一刻就见门一个三十来岁的黑脸朴实的汉子,搀扶捂着肚子一脸苍白的妇人出现在门口。还没有进到屋里,男人就焦急的道“先生,我这妇人她今早不小心跌了一脚,如今肚子痛得厉害。您快给看看。”

    王守顾不得秦莳玥和李信,急忙迎向那两个对夫妇。秦莳玥见状连忙拉着李信退让一边。

    那妇人脸上都是冷汗,极痛苦的样子,隐约可见身下有血迹。

    王守为那妇人把了脉,神情凝重,“有滑胎之兆,需要尽快施针。”

    秦莳玥在一旁看的分明,王守针针皆有章法,数针下去,妇人的神情就有所缓和,似是疼痛减轻了。只是还没有等众人松口气,妇人又痛喊着捂住肚子,冷汗直流“孩子……”竟似乎比方才更甚。

    一旁的汉子煞是焦急不已“先生,这......“

    王守的脸上神情顿时愈发沉重,道“此胎恐怕不妙……”

    ……

    “让我来试试吧!”秦莳玥走上前,语气镇定。

    “这可是人命攸关”王守皱眉,斥责她不要胡闹。

    “先生”秦莳玥眉目沉静:“我曾学习过医术,见过这种情况,我有把握。”

    面前的女子眉目见散发的沉着自信,惊叫竟叫王守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见他愣神,秦莳玥亦不再多言,径直从他手里取过针。转头看向痛苦呻吟的孕妇,先是温柔的抚了抚她的肚子,又轻轻安抚她的脊背。

    黑脸汉子一脸无措的看了看王守“先生,这.......这......“

    王守从震惊中回神,仍觉不妥,一个女子或者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子能懂医术,正欲制止,却见秦莳玥已经拿起银针,扎向妇人的穴位。

    那姿势那手法如行云流水,娴熟无比,非极通医术之人不能为。

    王守立时再次怔住。

    妇人的脸上的痛苦随着秦莳玥的施针逐渐减轻,呻吟也越来越小。

    良久,秦莳玥摸了摸她的脉象,见已平稳,将针一一收了出来。对着那汉子说道“夫人应该没事了。只是这次已经见血,血气亏损,尽量让夫人要吃点补血气的东西。”

    黑脸汉子愣怔,讷讷的哦哦点头。

    秦莳玥将银针还给似乎还未从震惊中回神的王医师,随即带着李信便举步离开了医馆。

    出了医馆,才发现街上的人已经多了起来,熙熙攘攘,吆喝声、买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倒是非常热闹。

    “先生……先生……”

    在黑脸汉子的呼唤下,王守才恍然回神,看着手里的银针包,慌忙向外追去。

    人来人往,却早已不见刚刚那女子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