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此门众妙生
繁体版

第十七章 时局不稳

    王铖对符道生出了一点兴趣,是以好好钻研了一段时间。

    他听师父的话时不时地就画一张‘正阳符’存起来,这存的可不是符,而是修行者的钱啊!

    能够自己印钱,这大约也算是圆了王铖上辈子的一个梦想了。

    而后‘火焰符’他画了些,并没有多存,毕竟他没觉得自己现在特别需要。

    ‘金光符’他只画了三张,应该说是只成功了三张就没有再尝试了。

    这门符箓的品级要更高,可以算是初级符箓中的上品,又或者已经可以算是中级符箓了。

    他每一次练习‘金光符’都要消耗巨大,这三张符还是他的修为进步到了练气第三层以后才陆续成功。

    故而他在有了三张以后就没有再画,接下来的时间全部放在了制作‘正阳符’上面。

    请原谅他陷入了低级趣味中,但这种能够自己‘画钱’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而就在此时,王喜有些忧心忡忡地来到了他的面前道:“子垣,最近的情况有些不太对啊。”

    王铖奇怪地问:“怎的,秋收有问题吗?”

    王喜摇头道:“不,秋收还好,收成甚至比我们预料的要好一点。”

    “但是长恒郡别处的收成却不行,那场大雨令长恒郡近半的良田都没了收成。”

    王铖有些沉重地问:“有流民了?”

    王喜道:“这方面暂时还好,不过有不少人要准备卖地给我们当佃农了。”

    王铖听了点点头不说话,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来到这个世界他才知道,独门独户的在这个时代要想生活下去太难了,像这样将土地卖给大户而自己去当佃户,反而能够受到‘集体优待’。

    若是投身到心善的人家,交的地租甚至会比朝廷收的税都还要低。

    王铖现在出身的王家就算是这样的大户了,此前也只是在地方上口碑还行,但现在有了组织大家一起帮忙挖水渠,又送粮给受灾百姓吃的举动……此时王家已经在长恒郡人望大涨,颇有长恒第一家的感觉了。

    王铖奇怪地问:“那是什么事情让三叔这么担心?”

    王喜说:“是你大伯,他派人来了信笺,说是在西边爆发的时疫已经随着一批流民快速东传,希望家里能够早做准备。”

    王铖惊讶,连忙请王喜进屋坐下道:“咱们南赵发生时疫了?”

    王喜说:“你这孩子一直窝在家里读书是不知道,其实近些年时疫就未断绝过,只不过咱们这里稍好一些罢了。”

    “一开始时疫是从张楚那边传过来的,我南赵京畿地区也多有受灾,如今这时疫开始往东边来……”

    “怕是又要乱上一场了。”

    王铖知道王喜与他商议这些是什么意思,这是希望他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于是他琢磨了一下道:“家师早年游历天下,说这天下总体来说天灾人祸不断。而我南赵朝廷虽然没有明显大错,但总是一副得过且过勉励维持的模样。”

    “或许这一轮时疫又或者别的什么天灾会成为天下大乱的引子……”

    王喜听了悚然一惊,他问:“这是你自己的猜测?”

    王铖微微迟疑,随后说:“这是师父的推测。”

    他可没乱说,按照玉鸢子的理论现在的确已经到了某个临界点。

    虽然玉鸢子没有说过‘天下即将大乱’这样的话,但这并不妨碍他徒弟替他完成总结嘛。

    王喜一下子六神无主了起来,他说:“这可如何是好,不行,我得要给兄长去一封信,让他早做决断。”

    王铖的那位大伯名叫王竺,算是王家老一辈里最出息的,已经做到了两千石的太守,如今刚结束任期回到京城,似乎是想要活动个刺史官职来。

    刺史官职虽然明面上俸禄要比太守低,可实际上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官职,能够顺利完成刺史任期就能返回朝中,从此在朝中谋求个九卿级别的大官,那身份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

    王铖摇摇头说:“这一来一回没有个把月恐怕传不回大伯的信息,我们自己也可以做些准备。”

    王喜此时心里发慌,他问:“子垣你说,我们该做什么准备?”

    王铖道:“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乱世之下能自保的只有人口、武力以及粮食,这三点做好准备,那么无论如何家族都可以保全。”

    王喜琢磨一下道:“粮食好办,这些年我们存了不少,还可以向周围各家采买一些继续囤积。”

    “人口也好办,如今依托于王家的佃户已经不下六千户,再配合王氏本家的一千户,我王家现在也有三万多四万不到的人口了。”

    王铖颔首接下去道:“那至少养出一支三千人的护卫吧,而庄子上的男丁最好也要在农闲的时候多做操练,毕竟这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王喜听了连连点头,其实王铖的话作用不大,这些点只要给王喜时间他也能自己想到。

    可王铖的可贵之处就是这份清醒,他能够帮助王喜理清思路抛开一些不切实际的犹豫,然后专注于做一些行之有效的事情。

    王喜立刻就点头道:“好,这事我这就去办……正好,那些喜欢舞刀弄枪的小子们也可以派上用处了。”

    说到那些‘舞刀弄枪的小子’,王喜脸上可以说是嫌弃极了,充满了一种‘废物利用’的感觉。

    王铖见状笑了起来,他说:“三叔,铖的那些贤兄贤弟可是乱世中王家的依仗,可别委屈了他们啊。”

    王喜见状也是欢喜地拍了拍王铖的肩膀说:“我还不知道现在真正的依仗是谁?”

    “像这次,也像上次,每每有大事能够先一步提醒我,让王家先一步做好准备,子垣你才是王家的依仗。”

    那亲近之意已经不加掩饰。

    王铖见状也是笑着点点头不说什么。

    其实他心里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毕竟他可不会忘了自己这一支不过是王家的旁系而已。

    事实上他叫王喜三叔,叫那当官的王竺大伯,可他的父亲却绝对不是什么排行第二的人物。

    那位二叔虽然早就亡故,而他的父亲依然没资格参与到这个排序中去。

    这是大族中的尊卑,王铖就算有能力争取更多其实也懒得改变什么,志不在此。

    而王家庄这般内紧外松地运转起来之后,率先引发乱局的也的确是时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庄子上的咳嗽声越来越多了。

    或者说其实时疫早就已经悄悄地潜入了这长恒郡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