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边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作文

    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便是作文字数的增长之路,小时候才写几百字的作文,大学时就得写成千上万字的论文,甚至上班后还得不停写材料。

    武争从小缺乏文学细胞,没有轻松出彩的天分,写个文章总是绞尽脑汁。到了初中,老师要求作文不得少于一千字,好几次武争都是周末在家里憋一天也没凑够,出去走一圈回来还是头疼,看着一页都还没写完的作文本,再想想老师的严厉,真的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作文本的一页也就接近三百字,要写到第四页才算看见曙光,最难受的便是第二页,第二页写得好后面还有的写,写不出来就只能换个话题或角度重新写。考试时要求至少八百字,老师的加码竟然没人敢异议,因为当时的学风还是比较传统的,没有哪个学生敢质疑老师,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为了学生。

    高中时考试作文依旧是八百字,但平时作文武争最多就六百字,高中生普遍没有初中生那么听话,老师面对偷工减料的作文也没有说什么,只要考试写够就行。武争的语文老师是个新手,其他科老师都是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前辈,在这老师的配置上武争就感到学校不怎么重视语文,学生怎么学语文最后分数变化也不大。

    有的同学便直接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的作业,当然也有看小说杂志的,语文老师也不生气,一边讲课一边把学生课桌上与语文无关的书籍轻轻合上。相比语文,武争的物理老师就是简单粗暴多了,有个同学在课上看小说被他直接一把收走,过了两天老师把那个同学叫来,并不是要把小说还给他,而是让他把小说的另一本也带来,这小说分上下册。

    大学时,武争只有毕业设计是认真一字一字研究写的,平时的文章则是网上一搜二改三提交。上班后却是不定期的要写报告,领导也发现武争写不了出彩的文章,武争因为不优秀躲过一劫。就算写报告,武争也是费时费力,看着以往的模版,首先想着要把工作内容分门别类先放进去,然后每块内容还要有尽量对仗工整的分标题,最后是把全文理顺,这一套流程下来武争起码得花个三四天。

    武争每次看到单位仅有的两三个笔杆子盯着屏幕眉头紧皱时,心里暗暗庆幸坐在电脑前的不是自己。武争的记忆里,唯一一次因写东西被表扬还是上小学,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把武争的作文念出来,让大家好好学习。而武争最大的一次写作危机是有一位领导非要把武争培养成笔杆子,武争那段时间不放过任何机会证明自己确实写不出来,终于还是让领导悄无声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