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边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陋习

    在武争从小对一些陋习的见怪不怪中,得出了一个不怎么成熟的结论:陋习多存在于农村,但并不是因为农村的比城市多,而是城市的陋习隐蔽性强,时间长了才会发现,农村的陋习则是直观的一目了然。

    武争最有切身体会的便是蛮横无理、多管闲事、欺软怕硬。这三者经常同时出现,办法就一个:怼。

    武争在老家的奶奶一直由大伯照顾,大伯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口头禅永远是“好好好”“对对对”。大伯没有什么朋友,只有一个天天无所事事的黄老三经常找他吹牛聊天,顺便蹭个饭,要是有酒那可更好了。武争的堂姐不喜欢黄老三,但大伯依旧跟黄老三保持来往。有一次黄老三喝醉酒,跑到小卖部拿起公共电话给武争的母亲打了过来,以醉醺醺的口吻要求其经常回来看看自己的婆婆,顺便数落母亲的不孝。

    武争知道这事后的反应跟母亲一样,懒得跟这个黄老三计较,电话里也就听着不说话。黄老三自己家过的一团糟不说,还想管别人家事。彼时,武争的母亲为了还债,平时过得非常节俭,来回老家的路费都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黄老三这边可就神气了,俨然当大哥的样子,除了武争大伯外,其他人都不搭理他,但这对他来说足够了。

    奶奶去世的时候,武争请假回来,头一天晚上农村要做法事,武争只能在大伯家留宿,姑姑也赶了过来,黄老三因为大伯的关系也在场。法事结束时,黄老三开始安排住的房间,跑到武争这说,“晚上你跟姑姑睡一间”,武争没有吭气,黄老三立刻又补了一句,“怎么,你嫌弃你姑姑?”

    “关你屁事!”武争把每个字吐的异常清晰。黄老三懵了,嘴里喃喃了几句就离开了大伯家,从此再也没见过他,也没从亲戚那里听到他的消息,仿佛消失了一样。

    武争后来很少回农村,一些新闻都是从堂姐处听到。有邻居想多占堂姐家的地,被堂姐狗血淋头地骂老实了;武争的表哥借了一个人几千元没还,那个人直接找堂姐借了同样多的钱,借到手后扬言什么时候收到欠款什么时候还她,堂姐只能无可奈何。

    待在城市里,武争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至少是体面的,很少出现大吵大闹的情况,但傲慢与虚伪总是无处不在。

    武争的母亲与一位阿姨相识,阿姨恰好也有一个女儿,于是两人合计让两个孩子相亲。有天武争加班,母亲打电话来问他有没有时间,武争以为是相亲,没有细问,因为加班就没去。后来母亲告诉他是让他去见下阿姨,阿姨想见见他。武争反问母亲,那你有没有提出先见见对方女儿呢,母亲没有说话。武争觉得这件事很不公平,母亲觉得他想多了。

    后来见到了那个女生,两人没有多加交谈,武争也没有主动提议饭后的交流,更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女生傲慢的言谈举止让武争内心非常不爽。老年人经过岁月的洗涤可以掩饰,可年轻人还是我行我素,内心的一切都能通过言行散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