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崛起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结束

    威尔也不想让克里斯和萨尔斯难做,毕竟作为中间人,面子还是要给的。

    萨尔斯叔叔,你的话我记住了。

    “走吧。”

    我们进去继续刚才的谈判。

    威尔三人再次进入会客室,就看到卡尔部长和施丽芬,弗里茨商量事情。

    等看到威尔进来,三人停止了交谈,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等待。

    萨尔斯快走几步,打起了圆场,所有人又重新坐在谈判桌上,继续刚才中断的谈判,其他人看着威尔和卡尔继续交锋。

    这次俩人总算是平静下来,就算是有争执,也能心平气和的谈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拉锯,俩人一点点的退让,萨尔斯居中调节,总算是达成了合作。

    威尔答应了,星耀集团每年继续大批量的,提供给德意志政府矿石,附加条件就是以后必须大力支持南非共和国工业技术。

    卡尔同意了威尔的要求,把南非共和国政府列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德意志政府也会大力援助南非共和国的工业发展。

    看到合作全部达成,萨尔斯拿出他珍藏多年的波尔多红酒,和众人干杯,也为两国能达成协议庆祝。

    下午,在施丽芬的组织下,来了一场围猎,毕竟来了猎场不打猎那不是白来了吗。

    傍晚威尔满载而归的出了猎场,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也没等克里斯,就在范佩西和一些警卫的保护下,骑着马朝着柏林而去。

    一路上威尔一行人快马加鞭,没过多久就回到柏林,威尔看着人来人往的居民,其中还夹杂着刚下班的工人,电车还时不时的经过,威尔羡慕的眼珠子都掉下来。

    这下威尔也不着急了,沿着回家的路慢慢前行,观察起这几年柏林的发展。

    评估一下,南非共和国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德意志现在的发展。

    柏林作为德意志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威尔不奢望比勒陀利亚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赶超柏林。

    威尔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凭现在南非共和国的国力,根本就撑不起柏林这么大的城市。

    以威尔对柏林的了解,柏林也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有现在的规模,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末。

    它是由施普雷河畔北岸的柏林和博物馆岛,以及一些所在地的居民集居区组成。

    此两个集居区在13世纪就已经存在了,1237年10月28日一位名叫科林的政治家,首次提出合并这些区域,组成一个大城市,可惜由于利益分配不均,遭到了大批居民反对才没有成形。

    1307年在政府的协调下,总算是得到全体居民的同意,从此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由此诞生了柏林。这一天也就是柏林的诞生日。

    柏林的快速发展,离不开1871年的普法战争,这次战争中普鲁士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法国,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柏林作为德意志帝国的首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城市建筑方面,柏林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意志统一后,柏林的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口增长,大量的工人为了生计涌入柏林,使得柏林成为德意志人口最多的城市。

    柏林的工业也在之后激增,除了不断的吸收农民成为工人,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要求柏林的当地居民也从事工业。

    这导致了城市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大量农业人口搬到城市寻找工作,柏林也因为蓬勃发展的工业,成为一座工业城市,名气与鲁尔区并列。

    因此,柏林的人口在德意志帝国成立后,每年都在增加,直到1900年柏林的总人口达到两百多万,成为欧洲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仅次于巴黎和伦敦。

    观察了一路,威尔放下了不切实际的想法,现在南非共和国最多也就六百多万的登记在册的人口。

    现在威尔还没有好高骛远的资本,就算是现在给南非共和国一座柏林城,都不一定能养的起。

    毕竟一座大城的维护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还是因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发展为好。

    威尔看到离家不远,收拾好心情,朝家里走去,这次打到了不少猎物,要是不尽快处理,明天都有可能变质。

    刚进入别墅,威尔留下范佩西安排篝火晚会,好让警卫连的士兵放松一下这段时间的紧张神经。

    毕竟作为威尔的警卫,时刻都要警惕着周边的环境以防不测,老是这么紧绷着神经,对保护威尔的任务非常不利。

    今晚威尔有意让警卫连的士兵狂欢一晚,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威尔也要做到张弛有度。

    而威尔却是朝着卧室走去,现在他是急着见伊丽莎白,目前在威尔心中任何事情都没伊丽莎白重要,其他事情都抛之脑外。

    推开卧室的门,威尔看见躺在床上看书的伊丽莎白,威尔紧走几步坐到床上,手不由自主的抚摸起伊丽莎白的肚子。

    感觉到浓浓的爱意,伊丽莎白不由得眯起了眼睛,放下了手头的书,感受起宁静的二人世界。

    过了一会,伊丽莎白开始询问起今天的事情。

    威尔也没保密的觉悟,对着枕边人全盘托出。

    第二天威尔和伊丽莎白刚吃完早餐,范佩西就从门外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威尔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工作就没個停止的时候,他想放松一下都不行。

    接过范佩西递过来的文件,威尔仔细的看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份远东发回来的情报,记载了这段时间朝鲜发生的政治事件。

    就在这个月,朝廷对于穆麟德这个怀有二心,一心一意的帮助朝鲜独立,摆脱清国的控制的洋鬼子彻底的无可奈何。

    只好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举荐人李大个子,要求限期处理好,稳定朝鲜的局面。

    李大个子知道,要是不把这个烂摊子处理好,他这个总督算是当到头了,弄不好还有牢狱之灾。

    看着被穆麟德搞得乌烟瘴气的朝鲜,李大个子忍无可忍,最终还是把穆麟德召回清国,要不是穆麟德是洋人,早被李大个子押入天牢秋后问斩了。

    穆麟德返回直隶,李大个子由于对洋人的恐惧,也不敢处罚穆麟德,生怕惹来大麻烦,只好好吃好喝的供着。

    为了稳定朝鲜的局势,安排心腹手下袁世凯前往朝鲜处理善后工作,以“总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宜”的头衔坐镇朝鲜。

    经过袁世凯高超政治手腕的处理,加之军队的辅助,清朝对朝鲜的掌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朝鲜对巨文岛事件彻底没了发言权,只能在一旁干巴巴的看着,外交权被袁世凯彻底的剥夺了,剩下的就看俄国和清朝的交涉了。

    说实话看到这里,威尔彻底死心了,根本就没有他浑水摸鱼的机会,对于这次交涉根本不看好。

    俄国和清朝的交涉,其实没多大意义,因为清国没法说服英国,在英国人眼中清国算个屁,啥时候轮到清国指手画脚。

    英国人高傲的心态,是不允许日不落帝国低头的,最后威尔觉得,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英国是否下定决心撤军,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左右英国政府的想法。

    看完文件,威尔揉了揉额头,开始思考起接下来南非共和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