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楚归晋知罃】(成公三年《左传》)

    在晋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体被归还给了楚国,以此作为对知罃的补偿。于是,荀首成为了中军的辅佐,这也让楚国答应了这一要求。

    在送别知罃的时候,楚王心有感慨地问:“你会怨恨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都在为战争忙碌,我能力不足,无法承担重任,最后成为了俘虏。但是您没有用我的血来衅鼓,而是让我能够回到晋国接受刑罚,这已经是您的恩惠了。我确实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呢?”

    楚王又问:“那么你会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都为了自己的国家着想,而尽力去保护自己的百姓。我们都能够克制自己的愤怒,互相宽恕。释放彼此的囚犯,以达成友好。两国之间有这样的友好关系,我无法参与其中,又有谁敢对您感激呢?”

    楚王再问:“你回去后,会如何回报我呢?”知罃回答说:“我没有资格接受您的怨恨,您也没有必要接受我的感激。我们之间没有怨恨也没有感激,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回报。”

    楚王说:“尽管如此,你还是要告诉我。”知罃回答说:“以您的福佑,我能有机会回到晋国,将我的骨头埋在晋国的土地上。如果我的君主认为我该被处死,那么我会坚定地接受这一命运。如果我能从您的恩惠中得到赦免,我将把这看作是您赐予我的礼物,我会在我的君主面前请求将我在宗庙中处死,以此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如果我不能得到命令,我将继承宗族的职务,承担起责任,率领偏师去修缮晋国的边境。即使遇到您的军队,我也不会回避。我会竭尽全力去战斗,没有二心,以此来尽到我的臣子的本分。这就是我对您的回报。”

    听到这些话,楚王感慨地说:“晋国是值得尊重的。”于是他为知罃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然后让他回到了晋国。

    知罃回到晋国后,虽受尽磨难,但依然坚定信念,致力于国家的复兴。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晋国的政治、军事改革出谋划策,赢得了晋君的信任与尊重。在知罃的带领下,晋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与此同时,楚王也未忘记知罃的忠诚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时常关注着晋国的动向,并给予了知罃及其家族极大的宽容与庇护。这使得知罃在晋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地位,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和宽容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知罃对楚王的忠诚和感激之情,以及楚王对知罃的信任与尊重,都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时代,但依然需要这种友谊和宽容的精神。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挑战时,应始终保持信念和勇气,像知罃一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视他人的好意与帮助,用感恩的心态去回报社会,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