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报任少卿书】(司马迁)

    尊敬的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谨以此信表达我对您的诚挚敬意。您来信教导我待人要谨慎,并鼓励我推贤进士,对此我深感荣幸,并深知您的期望。

    然而,请允许我作一解释。我虽才疏学浅,却曾耳闻那些长者的遗风。我深知自身身体有残疾,处于低位,容易招致非议,因此我常常陷入孤独与抑郁之中,无人能为我排解。正如谚语所说:“为谁付出?为谁报答?”正如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终身不再弹琴一样,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我深感痛惜的是,您的著作已经遭受不幸。而我由于琐事缠身,与您的相见机会不多,无法充分表达我的志向。幸好您的来信给予我倾诉的机会,让我可以略陈固陋。虽然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复,还望您能理解。

    愿逝者得以安息,私恨得以消除。再次向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如果您有任何回复的意愿,请回复此信。

    自古以来,立身处世者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修身、爱施、取予、耻辱和立名。这些品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还可以使人们成为君子之林的佼佼者。然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这些品质。

    但是,有些人却不具备这些品质,甚至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那些宦竖,他们掌握着权力,却常常做出伤害他人、破坏正义的事情,令人生厌。这些人不仅没有真正的才能,还缺乏道德底线,令人鄙视。

    如今朝庭虽乏人,但我们不能让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推荐天下豪俊啊!作为个人而言,我虽然已经进入仕途,但是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无法成为天下豪俊的代表。我深知自己既不能为国家做出杰出的贡献,也不能招贤进能,更不能为宗族交游光宠。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追求虚荣和浮华,更不能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回想自己曾经的经历,我也曾经厕下大夫之列,陪奉外廷末议,但是却没有尽心尽力地思考问题,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如今已经成为了扫除之隶,在这个卑微的职业中度过余生。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信仰,不能轻易地屈服于权势和压力。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些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道德和正义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醒,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些被世人唾弃的人。

    且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表面所能够看透的。我自幼负有不羁之才,却长而无乡曲之誉。幸得主上因先人之故,勉强让我奉上薄技,得以出入周卫之中。我本以为力微任重,戴盆望天,难以有所作为,故而断绝了宾客的往来,抛却了室灰之业,日夜尽其不肖之材力,全心全意职营职,以图取悦主上。然而事实却与我的想法大相径庭!我与李陵同为门下之人,平时并未能相善。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未曾有过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而我观察他为人处世,自守奇士,事亲孝顺,对朋友信义,面对财物廉洁,取与有义,懂得分别谦让,恭敬俭朴对人,常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难。他的心中素有所蓄积,我认为有国士之风范。作为人臣,若能出于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已算是奇伟了。而今举事不当,那些保全妻子的臣子们却随之诋毁他的短处,我实在是私心感到痛惜。而且李陵率领不满五千的步兵,深入戎马之地,足迹踏遍王庭,置身于虎口之中,勇往直前挑战强胡,抵抗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多日,所杀超过当,胡虏的救死扶伤都来不及。胡裘之君长都感到震怖,于是征调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同攻击围攻他们。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而李陵一声呼唤慰劳军队,士卒无不奋起响应,他亲身流涕,饮血自励,重新排兵布阵,冒着白刃林立的危险,勇往直前与敌人搏斗。李陵在没败之前,曾派使者来报捷报,汉公卿王侯都举杯庆贺。数日后败书闻知主上之上后后,主上因此心神不宁、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虽然我地位卑微,但我也能感受到李陵的忠诚和勇敢。他与士大夫们分享甘甜,分担困苦,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即使在古之有名将中,恐怕也难找到能与他相提并论之人。虽身陷困境,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希望能找到一条报效汉朝的路。他的坚韧和勇气,足以让天下人皆知。

    我曾想向皇上表达我对李陵的敬佩,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适逢皇上召我询问意见,我便以此指要,推重李陵的功劳,希望能宽广皇上的心胸,免除他心中的偏见。然而,我的忠心未能得到皇上的理解,反而被误解为我在诋毁贰师将军,为李陵辩护,于是被判定有罪,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我家庭贫困,无法自赎其罪;朋友和亲戚也无法相救;皇上左右亲近之人更是不肯为我求情。我并非木石之人,但只能与执法狱吏为伍,身处深牢之中,真是无助至极!这真是我亲眼所见,亲身所体验的啊!李陵投降后,破坏了家族的名声,我又加倍地遭受世人的嘲笑。可悲啊!可悲啊!这些事情怎能对俗人说呢?

    我的祖先并无剖符丹书的汗马功劳,文、史、星、历等方面的学识只能与卜祝之流相上下,本就是皇上所戏弄的对象,倡优所畜养的阶层,为世俗所轻视。假如我被依法处死,就像九牛失去一根毛,与蝼蚁又有何区别?而世俗又不把我与能死节的人相提并论。

    对节操的崇尚,永远不能停息。正如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但当它被困在牢笼之中,即使只是摇尾乞食,也是积威之下的无奈。同样的,真正的士人,即使面临画地为牢的困境,也不会轻易妥协。他们会坚持信念,定计于鲜,不向威势低头。

    而那些被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悬榜垂的人,在牢狱之中,他们见到狱吏会叩头触地,面对囚徒则心惊胆战。何至于此呢?这并非强颜欢笑,而是积威约之势使然。

    提及那些曾在历史长河中显赫一时的王侯将相,如西伯、李斯、淮阴王、彭越、张敖等人,他们在至高无上的权势中,也曾遭受过囚禁和刑罚。尽管他们身居高位,威震一方,但当罪至罔时,却无法引决自载,只能沉沦在尘世之中。

    勇怯之分,源自于形势;强弱之别,显现在形态。这些都一目了然,又何足为怪呢?然而,人们往往不能尽早做出决断,以至于在鞭箠之间才欲引节,这不是太晚了吗?古人之所以对大夫施刑慎重,原因就在于此。

    人的本性都是贪生恶死,挂念父母和妻子儿女。但那些激于义理的人,他们的行为却与此相反,这并非他们有所顾虑,而是因为形势所迫。

    一个人如果很不幸,很早就失去了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那么他就会感到非常孤立无援。就像我现在这样,没有亲人可以依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但是,勇敢的人并不一定都是那些能够死节的人,那些因为爱而勇敢的人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所以,我虽然比较胆小,但是我还是努力地活着,尽量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我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富贵的人都已经名声被埋没了,只有那些非常有才华的人才能够被后人铭记。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像那些有才华的人一样,不断地努力着,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虽然我目前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努力着,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等待着我。我会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经历,让后人了解我的故事和经历。这些文字虽然不是什么华丽的言辞,但是它们都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和经历。我相信它们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我冒昧地以无能之辞自谦,搜罗天下遗闻轶事,加以整理考证,上至轩辕,下至当世,作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共一百三十篇。我欲以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惜草创未就,即遭此祸。但我并不悔恨,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一生的追求。然而,此等智慧难以被俗人理解。我常负辱负重,被世人诋毁嘲讽。我因言获罪,被乡党所耻笑,辱及先人,无颜复归故里。我思及此耻,汗流浃背,心中痛苦难当。我身居闺阁之臣,岂能自引深藏岩穴?故我决定随波逐流,以通其狂惑。然而,少卿教诲我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心意相违背吗?现在我虽想自我雕琢,用美好的言辞加以修饰,但无济于事,反而被世人取笑。总之,我坚信死而后已,是非方可定论。书不尽意,谨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