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汉文》)

    臣诸葛亮特此向陛下禀告:先帝开创伟业未及半途便已不幸辞世,如今天下分裂为三,益州百姓疲惫不堪,实乃危急存亡之秋。然而,朝内忠心耿耿的侍卫之臣始终坚守岗位,为报效国家而奋不顾身;朝外各地百姓亦铭记先帝的恩德,欲向陛下表达感激之情。因此,陛下宜广开言路,光耀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并激励志士之气。陛下切勿妄自菲薄,因一时的失言而阻塞了忠臣的进谏之路。宫中府中皆为一体,陟罚臧否应一视同仁,不可偏颇。对于作奸犯科者以及忠善之士,应交付有司依法论其刑赏,以昭示陛下英明神武的治国之道。陛下切勿偏袒私情,导致内外执法不一。

    臣认为宫中之事至关重要,事无大小均应咨询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良之士的意见,他们必能弥补漏洞,带来更多的益处。将军向宠性格品行端正,精通军事,曾受到先帝的赞誉,因此众人举荐他担任督帅。臣认为营中之事亦需谨慎处理,事无大小均应咨询向宠的意见,他必能使军队团结和谐,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曾多次与臣讨论此事,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深感痛惜与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都是忠诚正直、能以死报国的臣子。愿陛下亲近并信任他们,则汉室之隆盛可计日以待。我本是一介平民,默默耕耘于南阳,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未曾追求名扬四海。然而,先帝却未曾因我出身卑微而轻视我,他亲自三次光顾茅庐,向我请教国家大事。我深感感激,于是答应为他效劳。自那时以来,我已经在危难之间奔波了二十一年。先帝深知我谨慎,所以在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唯恐自己的贡献不足以报答先帝的信任。

    因此,我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们应该激励三军,北定中原,以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目标。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所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等方面,则是攸之、祎、允等人的责任。我希望陛下能够将讨贼兴复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我的努力无效,请惩治我的罪过,以示对先帝的尊重。

    如果陛下没有更好的建议,就请责备攸之、祎、允等人,以表明他们的失职。陛下也应该自己考虑,寻求好的建议和意见,深追先帝的遗诏。我深感自己的恩德感激之情无法言表。如今即将远离陛下,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乃臣之职责。此行北定中原,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先帝之托,忠陛下之身。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等方面,愿陛下勿因臣微不足道而轻视,亦勿因臣出身微寒而吝啬赐教。愿陛下将此等重任,交付与攸之、祎、允等忠义之士,共同辅佐陛下完成兴复汉室之业。

    愿陛下常思先帝遗诏,深追先帝之志,不忘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宏愿。愿陛下以民生为己任,广开言路,纳忠顺之言,去邪佞之臣,励精图治,使国家昌盛。

    如今臣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愿陛下珍重龙体,愿南阳百姓,永远铭记先帝之恩德。臣不胜感激涕零,不知所云。临表以诚,仰希陛下圣明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