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斑驳:霓虹之城
繁体版

序章 霓虹之城的那些人与事

    (写在前面:本章主要作背景介绍,在阅读时,可能遇到一些难懂的概念或者拗口的名词~亲爱的读者,如需快速进入主线故事,请跳转至第一章~

    另,本书多数情节为温馨日常向)

    NW2026月14日晚9时27分(新世界纪年)

    “月光”皎洁,微风徐徐

    蓝空和小茶正兴致勃勃地坐在沙发上看着VR三台,虽然他们的眼睛被遮光镜罩得密不透风,但通过仔细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

    这两小只正看在兴头上呢。一旁暖色调的壁灯下,孙博士与V在餐桌旁小声讨论暗物质能源汽车的性能与价格。

    幻姐将厨房里的卡塞特斯牌多功能洗碗机打开,若有所思地将餐具一件件放了进去,凝视着洗碗机里翻滚的泡沫--

    尽管距离旧世界已经过去不知道多少时间了,追寻者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发生变化,餐具用法和食物习惯等等都延续着旧世界的习惯。

    其实,不只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命名,大部分旧世界的事物,习俗以及科学命名都在N城的得到了传承(比如年月日,24小时这些)。若是有一些需要刻意区分的命名的话,就由我--“叙述者”来用引号传达吧。

    话已至此,诶,那其他人呢?别着急,切换视角,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与蓝空年龄相仿的小可爱在做什么吧~

    与蓝空截然不同的是,流湛正在3704B(顶楼)做他的天文学实践报告。不要以为经过了数百载的遨游,人类的大脑就真的战无不胜了。

    先哲的话,想必大家不爱听吧,会有点无聊,对吧?诶,但是连追寻者这样经过宇宙改造的人类都在刻苦学习,屏幕前的你,就姑且听一下吧~

    旧世界很久很久以前那位先哲,叫什么子来着,说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是荀子。”画外音:孙博士略带鄙视地撇了我一眼)。

    额,行。所以啊,并不是说人脑发达了,就可以不用学习了(“你再说下去,我就退出这本小说了,我是来看故事的,不是来听说教的啊喂!”画外音:某只不明观众)。

    好好好,结束,结束这个话题,切回正题。为了巩固与提升N城追寻者的“人生素质”,第一代追寻者设立了如下机构:

    学会,工会,协调委员会,和平委员会

    简单吧,就这四个

    前面说到,追寻者来到开普勒21b,建立了无政府主义人类社会,但为了维持总体稳定,前50年由第一批追寻者自发建立了各种机构以维持运转。

    经过百年来的筛选、淘汰与精简,人们公认地选出了四项最能实现这一宗旨的机构。他们彼此相互制衡、约束,各司其职,但有一点相同:所有机构的管理者都是受过相应教育的普通人。

    流湛嘛,他经过12年的N城的教育之后,成功地进入了维特罗娜大学天文学大类攻读天体运动专业。现在,他正在露台上“开心地”凝望着“月亮”,写明天截止的天文报告。

    听到这里,你一定会联想到自己大学时光专业课的痛苦经历,不由得心生怜悯起来:什么?天文学?这家伙,和我那会儿一样,不知道听了哪位“高人指点”,选了这么个天坑专业,又累又难,估计毕业即失业吧。

    诶,其实不然。且听我慢慢道来。

    NW7年,学会初步成立。在旧世界的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追寻者看来,旧世界之所以贫富差距悬殊,人们生活痛苦,最后转而投向人工智能,希望脱离作为人的苦海,其基本原因在于缺陷化的教育制度。

    于是,他们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旧世界的所有教育形式。

    (“好嘛,得亏我早就毕业了。”画外音)。

    学会认为,必须成立六个平等的大类专业,保证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追寻者能够学有所用,不至于“毕业即失业”。

    哪六个呢?他们思来想去,熬了一宿又一宿,最后决定:

    天文学大类、理学大类、工学大类、文学与社会科学大类、艺术学与精神思想学大类、体育健康与军事学大类

    (“好家伙,讨论这么久,居然还有重叠学科?天文学不该纳入理学吗,艺术学和文学不该归在一起?我那么大个商科哪?……”画外音)

    好吧,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先听听那些老一辈怎么解释的。首先,追寻者作为遨游太空的宇宙之客,对天文情有独钟。

    天文学在他们眼里是神圣的,而不单单是一门理学,更是一门了解宇宙与自身无穷无尽的联系,追寻光与奥秘的“科技化的哲学”,或者说,对追寻者而言,他是一门既有理学性质,又有文学性质,还有情感寄托的学科大类,那不妨就单独设置一个天文学大类?

    “当”的一声,学会表决通过,从此,天文学类作为一个学科大类在N城创立的维特罗娜大学(VitronaUniversity)进行招生。

    以此类推,后面的学科大类都以这样的形式表决通过了。有了学科大类,那可不就有细分学科嘛,像金融学,就被归纳到理学去了。(“……”画外音:某位读者刚想说什么,但终又什么也没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旧世界里的学业观念,像什么专科本科啦,公办民办啦,国际办学啦,研究生啦在N城通通没有。

    当你拿着他们的录取通知书去问他们,“诶,小伙子,你读的是专科还是本科哪?”时,他估计会一脸蒙圈地看着你,然后回答你

    “什么是转(专)科?什么是笨(本)科?我读的是xx大类xx专业。”

    这下,该是你一脸蒙圈了。

    至于工作,由于N城实行的是无政府主义,所有社会资源都是按需分配的。

    在保证自身贡献的前提下,从大学或者学院毕业后,你需要多少钱,大学或者学院会给你一张叫“贡献-需求保证单”的文件。

    在写清楚你保证每个月完成的应有工作后,你可以写下你每个月需要的钱,由大学或者学院呈递到学会的专业分部,审核签字后统一递交到工会,由工会亲自为你个人下发工作。

    一般来说,你的“工资”会比你的贡献量多10%-25%,具体的事宜嘛,工会在管,我就知道这些了~

    流湛报的天文学,可是相当的抢手。

    N城的小孩子在完成12年的教育之后,学会会给他们发一张大类专业意愿单(这单子可得认真填哦,不过,根据你自己的意愿来,你可以不填,然后去“上班”)。

    天文学大类每年都相当热门,想报的人非常多。因此,学会每年都在提高学测的难度(虽然报考的人还是趋之若鹜)。

    和旧世界的所谓“高考”“升学考试”“SAT”等等不同,填了这个意愿单之后,次年九月,就会有相应的大学来按照你的专业需求给你发送“电信”(你可以理解为给你打电话)。

    你可以拒绝一所,两所,三所大学或学院,你也可以全部拒绝(不过应该很少有人这么做,当然,如果全部拒绝的话,你只能明年再填过,或者不上大学了)。

    接受一所之后,那所大学或学院就会给你发录取通知书,你就可以入学了(听到这里,你羡慕得恨不得删自己耳光),但入学之后第一年结束后(次年7月),学会的相关专业分部会考察评估你的学习情况(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学测?),如果很不理想,你就会(你吓得咽了口口水)得到一个D-(诶?就这?你心想),然后下放到预科班(额,好吧)。

    如果你“不小心”下放到预科班,你就不得不从一些更为基础的专业课知识学起了。

    一年之后,学会的相关专业分部会在次年6月进行预科考核,通过的话,你就可以与下个月第一学年学测通过的大学生一起进入第二年的学习,同时等级改为D。

    然而,你要是还不通过(又得了个D-),你就会被学会注销学籍,然后下一年重新申请了(所以我说,追寻者的“摆烂”是加引号的)。

    (“我要是他,我就不读大学了。”画外音:某个豪气壮志的小可爱)好嘛,真摆也不是不行。

    流湛同学,很幸运,第一年学测过关了,所以目前是大学二年级学生。

    N城今天晚上天气还不错,开普勒21b不愧为人类发现的最契合地球的行星。

    N城的上空,大约27万千米,开普勒21b的唯一卫星--“月亮”散发着皎皎的光芒。流湛细心地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着它,一边看,一边记录着一些看不懂的名词。

    斜风带着夜色的味道,夹杂着微光,微微吹动了少年的衣衫。相信此时,每一位追寻者看到这如梦似幻的夜色,回望起他们征途的第一天,不由得心生一丝确幸。

    宇宙之大,人类如此渺小,却依旧灿若星辰。此次“星途长征”,想必在宇宙之中,银河之下,留下了属于人类的银色轨迹吧。

    “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尘。”

    这是流湛第一天上天体运动课时,教授对他们说的。“我们虽然身为追寻者,在追寻宇宙的奥秘的同时,同样要将我们自己与宇宙合一。”

    他依旧记得,教授那一刻顿了顿,继续说到,“因为我们,就是星尘。”

    楼下,蓝空与茶晚溪的VR三台播的“今日体感游戏评测”已近尾声,再过一会儿,他们就要无精打采地回到他们的房间去继续攻读他们的《旧世界语言研究》了。孙博士和V的讨论终会有定论,幻姐的琐碎家务会最终做完。

    几个小时后,萨博叔,言还有K会在N城商务大厦关灯前一刻结束他们的夜班,待他们归来之后,N城也该结束光影斑驳的一天,随蓝空他们一同入睡了。

    ……

    NW2026月14日晚11时00分(新世界纪年)

    N城的工会规定,所有员工的工作时长最高不得超过7小时,白班开始于早晨9点,结束于下午4点之前;夜班开始于下午5点,结束于凌晨0点。

    当然,规定归规定,实际实行肯定要小于这个时长。比如,作为商务大厦销售经理的萨博叔,一般从下午五点上到晚上十一点就签退了--只有一个例外情况,那就是当作为萨博叔的下属,言和K还没完成任务时。

    言和K都是萨博叔一手提拔起来的员工,另一个共同点是,她们都早年失去了亲人。

    每当暮色降临,言和K坐在大厦27楼卡塞特斯集团的B幢办公楼窗口时,那一幕场景总能浮现在她们的脑海中。有时,她们彼此目光交集,不用开口,便得知了对方的所思所想。

    每每在这时,萨博叔便会停下手中的活,静静注视着她们,眼里夹杂着怜悯,但更多的是期许。

    望着窗外斑驳的灯光,言的思绪回到15年前的那个傍晚。

    NW18712月14日

    “言女士,这是您本月的帮助金,共计1000元,已经汇入您的账户。”柜台机器发出的人工调教的抑扬顿挫声,在她听来格外刺耳。

    “谢谢。”

    “协调委员会会帮助每一位遇到困难的追寻者。”一个低沉的男声传来。

    “……”

    ……

    一阵沉默之后,言离开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大楼。

    在N城,如果你完全没有工作,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获得收入--只需保证合法即可。

    “法”对追寻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数百载的星际航行中,前代追寻者(追寻者先驱)在历经自然改造之后,为了后续发展与生存,主动地(或者说强制地)使自己的思想发生重大改观。

    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期间付出了不少鲜血的代价),其犯罪意识极度淡化,文明意识空前发展,最后留下的与传统意义上性本恶的人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因此,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言也没有取得过任何一分“她所认为不合法”的钱。有时,她会以这样的形式得到一笔钱:描绘N城的景色,然后把所描绘的画面写下来,送到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亭子里。

    这小亭子称作“城市文化建设局”,简称“文建局”,听起来很高级,但实际上就是福利机构。

    他们专门给像言这样的找不到工作又无家可归的追寻者一个“将精神转化为物质收入”的机会,用专有名词表述的话,可以称作“思想费”,也算作是N城公认的最有尊严的民生保障了。它起于NW27年,延续至今。“思想费”大约是5元一次,以N城的物价,保障一顿饭是没有问题的。

    数年来,言靠着自己的文采,辗转于各地的“文建局”之间,勉强有了一些积蓄。然而,N城的协调委员会也同时规定,任何没有收入的追寻者,不论身份,不论意愿如何,必须亲自签字去到协调委员会,收一份来自协调委员会的1000元每月的义务帮助金。按照协调委员会的说法,这关系到无政府主义建设的稳定性……

    言不知道什么建设稳定性,也不知道她多出来的这比钱要干什么,但她知道--

    那天,她从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出来的时候,遇到了K。

    K的亲生父母在“自由芯片”中双双罹难。K的父母临死前拜托了一位可信赖的朋友,让他备份了他们的基因,并再三叮嘱他,让他找到追寻者先驱们,请他们在完成新世界改造之后,把K以人工繁育的方式,给予她一次生命,代替他们看看那个文明的,没有战争的新世界……

    K出生的第一眼,看到的是是一个布满营养液试管的生命实验室。

    实验室外,是光影斑驳的新世界。

    十年来,K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混沌之中。无政府主义的N城,使她无论如何得以自保,但她也同样困在这份名为“困惑”的生活之中。她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生命有什么意义,甚至不知道,她的代号“K”,有什么意义。

    同样的困惑,来自言。

    那天相逢的时候,言和K聊了很多很多。

    也是在那天相逢的时候,两个孤寂迷茫的灵魂第一次认认真真仰望了N城。

    还是在那天相逢的时候,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辞去了他的工作,他的辞呈如是道:

    协调委员会能够实实在在从精神上帮到的人,还是太少。我决定创办一家企业,在那里,真实的人能够真实地享受到按需分配的工作,而不仅仅是靠帮助金被动地活着。

    Sign:萨博

    从那一刻起,或许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言,K与萨博的命运,确是紧紧织在了一起。

    真实之内,仍是光影斑驳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