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万界博施济众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武生梦(六)

    『庚申年,丙申月,丙子日。

    宜:订盟、祈福、祭祀、入学拜师、起基、开光、普渡、斋醮……

    忌:作灶、造桥……

    吉神宜趋:月空、时德、民日、三合、临日、时阴、福生、青龙、鸣吠对

    凶神宜忌:死气、触水龙

    诸神方位:喜神在东北、财神在正北、福神在正南。

    吉时:丙申、丁酉』

    公元一八零零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未时四刻,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北吴氏武馆内。

    此时演武场内一片喜庆之气,数百人围在演武场上,观看着这场颇具历史意义的拜师礼。

    “吉时已到!拜师礼即刻开始~”

    “趋!”

    听到主礼人的命令,吴弘快走几步上前,恭敬地站立。

    “行盥手礼!”

    边上的侍童拿着大铜壶倒水,吴弘就着流下的水柱,净洗着双手。

    “正衣冠!”

    《礼记》有言:“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整理仪容仪表以示尊敬。

    “拜先祖!”

    吴弘跪在先祖牌位前,双手持香,叩首。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行拜师礼!”

    听闻此令,吴弘调转身躯,面向高堂上的师父。

    “献!”

    吴弘将早已准备好的拜师帖双手奉上,随后将六礼束脩献与师父。

    “弘,仰慕宗师伟力,故此欲拜于恩师门下,愿执弟子之礼,受业修习吴氏拳法枪术。”

    “善!”吴钟接过拜师帖和拜师礼,随后将吴弘扶正。

    “行拜礼!”

    吴弘拱手于地,以头抢地。如此重复三次。

    “训诫!”

    “入门之后,需尊师重道,尊重长辈同仁、刻苦习练、重传统、重礼仪、重情义、重诚信,与人相交不可轻浮行事……”吴钟训诫的时候,面相严肃,吴弘听闻,不敢有半点不恭。

    “弘,谨遵师父教诲!”

    “礼成!~~”

    礼成之后,宴席摆了数十桌,吴钟把村内德高望重的人全都请了过来,再加学徒数十人,乌央央的坐了一大片。

    “王族长,吴某感谢你来参加劣徒的拜师礼,还担任了主礼之人。在此,吴某替劣徒敬先生一杯。”

    宴席上,吴弘坐在师父吴钟的旁边,这桌上全是村里辈分极高的人,有王姓族长,张姓族长还有这个村的村长。

    “能看到吴宗师收得如此良徒,王某万分有幸啊!吴宗师千万不要如此客气,能当一个见证人属实是您看得起我!我们这庄子的平安啊,还需要您这样的武道宗师来守护啊。”

    王颜刚见吴钟主动敬酒,显然是有点受宠若惊。

    吴弘一见这场面,拿起酒杯朝着地位最高的村长走去:“陈村长,晚辈感谢您能屈尊做代笔人,这杯酒,后生敬您!”说罢,吴弘朝陈洪安鞠了一躬,将杯中的黄酒一饮而尽。

    “好,哈哈哈,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陈洪安喜不自禁,扶着胡须满面红光,接下了这杯敬酒。

    “王族长,晚辈何德何能让您来主礼,实在是受宠若惊。这第二杯酒,后生敬您!”吴弘来到这位微胖的王族长面前,朝他深鞠了一躬,喝尽了第二杯酒。

    “哈哈哈哈,这主礼人,老夫当的是心甘情愿啊!吴宗师,你这徒弟我都羡慕了!”王颜刚受了吴弘的这一拜,不禁有些飘飘然。

    吴弘依次给在坐的各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敬了一碗酒,到他自己的师父面前时,他已经喝下了八杯黄酒了。

    黄酒度数不高,只有十几度,可这一圈下来吴弘也喝了有半斤多。因为年龄太小,身体还发育不完全,终究是有点醉了。

    吴弘来到自己师父面前,啪一下子,双膝跪地。

    “师父,弘感谢您能将我收入门下,教我武学,传我活命的本钱。我父母走得早,是我叔父一手带大的。如今,您成了我师父,自此就是我的父亲。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吴弘将酒杯放在地上,哐哐哐的朝吴钟磕了几个响头,当他抬起头时,额头已经红肿一片了。

    “苦命的娃呀,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儿子!我把你养大,教你安身立命的本钱。你成家时候孝敬我,给我养老送终。”

    吴钟将这个早熟的五岁娃娃抱在怀中,师徒二人抱头痛哭,桌上的其余老者看着这一幕欣慰不已。

    隔两天后,吴弘又在上清教所在的道观中,拜了张张文平为师。自此,吴弘已经是上清派第五十六代传人,也是吴氏拳法的第二代传人。

    “八极拳发力刚劲、爆烈骤变,跃进中以势险而夺人,进击中以节短而取胜。”吴钟坐在高堂之上,手里拿着戒尺,吴弘乖乖的坐在下方,不停地做着笔记。

    “夫人之生也,万事劳其形,百感困其志,无时无刻不处于天地万物困扰之中。先天所赋有限,苟非后天以补先天俾获得坚强之体魄,方能战胜世物之困扰御侮以图存。八极拳者正为此而作也。

    “此拳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顺会先天自然之能,对人之精神与肉体并练,内脏与外躯兼修,使全躯内部循环、神经、消化、排泄、呼吸诸系统及躯-筋骨,经过锻炼更加坚强于协调一致,不独为技术,亦是众生其延年益寿之良方也。

    “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之出手起脚无所不用其极也。行拳心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八意者,即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

    “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八面者,八方也。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应敌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建立而博人。

    “八意、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此拳名之所由来也。本拳又名开门子拳者,盖取应敌进招均不离硬开之意也。

    “力必出于自然又贵于沉实厚重,活泼虚灵,如是方能运使自然,得心应手。忌用强力僵力,所谓自然之力者,并非全不用力,乃一顺先天自然之能,循序渐进,以求各部之协调一致也。

    “要以气为主,气顺则灵,气逆则滞,故气顺为发自然力之第一要义。气有呼有吸,力有吞有吐,形有屈有伸。吸为吞为含蓄为屈,呼为吐。为松放为伸。

    “吞吐是否中式外于形,内存于气,用气要内七外三,下贯丹。田。胸腹松静则力足,肩胯松放则力强。吸过深则缓,呼过度则蓄迟。善呼吸方能有吞有吐,有含蓄有松放方能伸屈自如。

    “吞若吸铁不见形而劲已含蓄,吐似放箭势已止而力仍前贯。掌如瓦扰而力注掌根,出手要运使腋力,臂似直非直、似曲非曲。

    “步促、身要通、胯要催、肩要松、气要下,掌法歌曰:气自丹田出,全力注掌心,要按实始用力,吐气需开声,椎宜朝上起,紧逼短马镫,三字沾、按、吐、全凭十天星。

    “变要快,发要急,定要稳,劲要极。变式如闪电,发招似鹑突,定式如泰山,劲似箭离弦,运输和要外具八形,内存八意,八形歌曰:

    猛虎捕羊凶又狠,熊精硬靠距山林。紫燕穿帘迅敛翼,乌龙入洞回首频。猿猴夺食手急冷,灵犬角斗巧伏身。饥鹰捉兔力透骨,鹑突冲撞势凌云。

    “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要动中含静,静中含动,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要静时随时可变之,要动时又随时可定之,如山峰之起伏,外形公断坐之,却一脉相连其收发也。

    “如饥鹰之下击卑飞敛翼,如猛兽之将搏缩爪张牙其吐也,嗔目切齿雷霆万钓其停也,稳重踏实几屹若泰山,不触则柔,一触则刚,遇刚则柔,遇柔则刚,刚极刚柔,柔极则刚,有横有直,有上有下,直不离圆,横不离圈,出手如风驰电掣,耳不及掩,目不及瞬,瞬息万变,并无手迹可寻,若此方称形神一致,气态完整。

    “应敌以镇静胆壮,精熟为主,逢机而人,遇隙即钻,不招不架。出人自然,镇定方能看出可乘之机,可踏之隙。

    “应敌用法歌日:一要心力,二要熟,三要胆壮,四要逼,五要精足镇静待,六要精神对彼映,七要气力全身注,八要见势顺势行,九要急快如闪电,十要发动不须停。

    “要出手不见手,手到不能走,不招不架步落招成,又日打招如走路,看人如蒿草,练空如打实,打实如练空,一动二静必存应敌之心,发则金刚怒民守若菩萨低眉,守而如妇,奋而如虎。

    “博狮用全力,博兔亦用全力,声以惊之,势以逼之。身法要灵活,步伐要相随,斜肩切胯,一空胸紧腰,折腰叠肚,屈脚束身,拧腰松胯,缩颈长臂身法也,你进我亦进,你退我亦进,手到步随步法也。

    “进退歌曰:进步捷如风,失机退宜快,乘势侧锋人,身稍向前迈,掌实即须吐,一发声使惊怪,变化如故龙,迟速分胜败。

    “超避歌曰:超避须眼快,左右见机行,超澜避中取,实自虚中生,山重身难压,隙开且莫停,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

    “劲出于顺熟,不出于强力,出强力则滞。巧出于久练,全赖日积月累,久练精熟,即可得心应手,艺精于思,故艺不精熟思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