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繁体版

16、吹糖人

    “洛哥还会吹糖人?”

    “哎吆,这可是老技法……”

    “洛哥,口活儿不错啊……”

    “茶姐有福了。”

    “你们一天天就知道开破车,开破车,除了开车还会干点嘛?倒是……上图啊魂淡!”

    ……

    直播间里喧嚣闹腾。

    秦洛看了一眼,也没在意,架锅烧火。

    随口讲解。

    “吹糖用的是麦芽糖,其实应该提前熬制的,不过今儿来不及了,只能用以前现成的糖浆。”

    “这玩意儿,熬起来还真挺费事的。”

    “我这里说下配方和工艺,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里试试,当成给孩子上手工课都行。”

    “首先,将小麦粒或者大麦粒洗干净,放入木桶或瓦缸浸泡,泡水时,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麦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盖上湿布,适当洒水,每天用温水淋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摄氏度,经过3到4天后,保持适宜的温度,就可以发出麦芽。等麦芽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掐断,切成碎段,加水,磨细,备用。”

    “这是第一步,就得三四天了。”

    “然后第二步,蒸煮,将糯米,在水中浸泡4到6个小时,米粒吸水膨胀后煮成粥,等粥冷到温热,加入之前磨细的麦芽,搅拌后,盖好锅盖密封,保温,等它产生糖化反应。基本3个小时左右就行了,然后过滤出糖渣。”

    “最后是熬糖……”

    “将麦芽汤汁放到锅中熬煮,差不多得煮两个小时,期间要不停搅拌,还要根据锅里的气泡和气味,不断加火,减火。”

    “火候不到,熬出来的糖就疲软,没有韧性,做糖人时难以成型。”

    “火候过了,糖就容易糊,色泽也不好。”

    “这里头有个诀窍,熬的时候,用筷子挑一挂糖尝尝,如果没听到响声,那就是熬的火候不够。如果在嘴里听到两三声啪的声音,就说明火候正好。”

    “不过,啪多了也不好,就说明过了。”

    对于这些,秦洛早就熟极而流。

    当然,最后一步“吹”,他没说。

    倒不是敝帚自珍。

    只是,这个讲是讲不明白的,非得师父手把手的教。

    自己在系统空间中,师父嘴把嘴教,足足学了一年,才入门。

    五年,才大成。

    这是前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每一步,每一个小技巧,都是千锤百炼过的。

    放在古时候……

    一个糖人挑子,就是一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它。

    当然,现在肯定不行了。

    工业化的时代,这效率太低,谁有那么久的耐性去学这个?

    学出来也不赚钱。

    人们更不缺糖分的摄入。

    这传统技艺,只能当成“工艺品”,以及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了。

    秦洛想着这些,倒是微微有些感怀,却没显露出来。

    有些话,放在心里就好了,说出来矫情,别人也不爱听。

    他讲解的时候……

    直播间还在闹腾喧嚣。

    总之就是各种开车,和“吹”有关的。

    茶姐在旁边看着,只隐隐感觉,此时秦洛身上有股子莫名的气质,宁静且专注。

    这让她看得一时微微有些入神。

    当时停留在直播间,也是被木雕时的专注吸引。

    挺帅的。

    她不由微微一笑,和平时的闹腾截然不同,只是,这个笑容,秦洛自然是没有看到的。

    秦洛开始熬糖了。

    先前自己熬好的糖浆,放在隔壁邻居家的冰柜里,真空包装,好大一块,褐黄色的晶体,早已经冻得硬邦邦。

    现在拿出来,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不过一直密封的很好,应该没有变质。

    放在锅里,加上水,重新调配比例,熬煮……

    糖冰渐渐融化。

    期间秦洛不停搅动。

    气泡咕嘟咕嘟的冒出。

    感觉差不多了,秦洛随口支使道:“去我皮卡车上把那个木头担子拿下来。”

    茶姐恍然回过神,迈着大长腿就朝旁边的皮卡跑去,片刻后,双手提着一个糖担子回来。

    这是秦洛先前就做好的糖担子。

    这担子,也是有讲究的。

    化糖槽一共有四格,底部呈弧形,因为麦芽糖必须长时间加温,否则容易凝固,所以槽底下面还有火。

    但,火又不能太大,否则容易烧焦,就没法用了。

    也不能太小,太小容易灭。

    还得长时间温着。

    燃料也不能太贵,否则都不够燃料钱。

    所以,这儿的燃料,用的是“锯末”。

    把锯末点燃后,上面还得盖个瓦片,控制温度,让它缓缓释放热度。

    即便如此,其中的火候,也要掌握很久。

    可以说,这个活儿看上去简单,但处处都是细节。

    秦洛舀了四勺糖汁,放到化糖槽里,然后迅速拿出一根竹签,把石膏粉挤成糖臼,捏成一个气袋,拉出一根气管朝着里面吹气。

    同时手指不停的拉,扯,揪,捏,像是变魔术一样,速度极快,动作让人眼花缭乱。

    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快速而精准。

    岂止需要口活儿?

    也需要手活儿!

    糖泡不断变化,很快就形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

    还没上色。

    旁边的担子里,有食用色素。

    不过茶姐显然已经等不及了,见到“孙悟空”已然成型,就要伸手去拿:“哇,好漂亮,好神奇!”

    “给我,我想吃!”

    “看上去就好好吃啊!”

    栩栩如生的糖人,在下午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色泽,的确是色香型俱全。

    秦洛瞪了她一眼:“去拿个碗过来接着!这里头糖汁还是烫的,小心烫嘴!”

    茶姐急急嗯嗯了一声,连忙颠颠的跑去拿碗。

    秦洛这才对着直播间笑着说道:“这个叫猴拉稀,虽然名字不好听,但还怪形象的。”

    “一戳它屁股,里头糖汁就流出来了,流碗里,吸溜吸溜舔,很过瘾。”

    “这糖放了有半个月了,应该是没坏,就是不知道细菌超没超标,先让茶姐试试水。”

    直播间一群观众:……

    “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

    “这一幕叫做,洛哥的复仇。”

    “茶姐快跑啊!他想让你变成喷射战士!”

    “手口并用,好活儿!”

    “哇……第一次亲眼见到有人直播做糖人,里头学问还是挺多的,关注了。主播再做两个啊。”

    吹糖人时,直播间的热度,都要比做石雕时高。

    或许……

    是因为这是吃食吧。

    而且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总归是有情怀在的。

    且更接地气。

    等茶姐拿着碗回来,秦洛随手把窜稀猴递给她,看了一眼评论,想了想,又说道:“成,那就再做一个。”

    “给大家展示一下顶级难度,福禄寿三星。”

    “这三个是连着的,但外表要分明,一个人物是一个人物,还都得栩栩如生。”

    “不夸张的说,这手艺,目前全国也没几个人会了。”

    秦洛说完,便继续开始吹。

    这次上了全套活儿。

    从塑形,到上色,秦洛动作更是比之前快了很多,几乎让人看不清楚,双手忙的像是陀螺一样,但却有一种特殊的美感,丝毫不显乱,井井有条。

    不到一分钟。

    三个栩栩如生的福禄寿三星糖人,便是彻底成型。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嘎嘣吹糖人。”

    “稚子无心笑晏晏,追着糖人跑满街。”

    “童言无忌要拜师,学艺只为一口甜,呐,那一口甜!”

    秦洛最后还哼了两句打油诗。

    整个过程,就俩字——地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