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繁体版

第二章 潦草登基,五道圣旨!

    没有三辞三让,没有群臣推举,也没有洪武皇帝朱元璋留下的遗旨。

    只有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气!

    但很神奇。

    朱允熥被群臣簇拥着,来到太和殿。

    非常容易便登基称帝!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皇帝,就此诞生了!

    具体的过程,不需要描述。

    毕竟。

    连合身的龙袍都没有一件!

    穿着孝服登基。

    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简直是丢了历朝历代皇帝的脸面。

    可以说。

    这次的登基大典,很有可能,是有史以来,史上最糙,但是速度最快,步骤最少的登基大典。

    但朱允熥不在乎!

    他只要一切尽快造成事实登基。

    否则!

    等到太子妃吕氏,六部尚书,江南文官,或者就在京城被囚禁的二叔秦王朱樉反应过来,这个皇帝还能不能当,是不是朱允熥,那就不好说了。

    当年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八旗里有六旗支持他,优势在他。

    不就是因为过于谦让,过于担心多尔衮兄弟。

    结果让幼帝福林,抢了皇位!

    这是个教训!

    因此。

    哪怕明知道自己这次登基,过于潦草,甚至有点不讲规矩。

    但朱允熥还是强硬的在蓝玉,常升,徐辉祖等人,以及淮西勋贵武将们的支持下,强行登基了。

    ……

    坐在龙椅上。

    见到文武百官,群臣跪在脚下,三呼万岁,朱允熥笑了。

    他赢了!

    人群中,太子妃吕氏和朱允炆冷着脸,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本应该是他们的呀!

    心痛!

    后悔!

    “早知道,哪怕被朱元璋这个老东西怀疑,我也应该把朱允熥这狗崽子,弄死!”

    吕氏不是没想过反抗!

    联合江南文臣。

    排挤淮西武将。

    扶她儿子朱允炆上位。

    但……身边十几个,五大三粗,皮肤粗糙,却无胡须的低级太监。

    恶狠狠的,盯着吕氏一家子。

    太子妃吕氏要是反抗,或者在新帝面前,犯下大不敬之罪!

    他们就发达了!

    因此。

    这群太监,牢牢地盯着太子妃吕氏一家子,片刻也不放松。

    ……

    ……

    刚刚登基,朱允熥并没有彻底放松。

    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

    朱允熥来不及拉拢文官大臣,反而,连着下了五道圣旨。

    在他看来。

    这五件事,解决一半,他皇帝的位置就算稳了。

    幸好!

    现在还是朱元璋这个“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统一南北,堪称千古一帝的雄主当家。

    因此,皇帝的圣旨高于一切。

    不需要像汉,唐,明朝后期的皇帝一样,下圣旨还需要丞相,尚书令,内阁的臣子同意,搞得他们才是真正的皇帝一样。

    ……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礼部。

    让礼部诸多官员,商议并且负责,大行皇帝朱元璋的国丧。

    ……

    第二件事,也是最关键的事情。

    还是礼部!

    需要礼部商议,加封朱允熥的皇太子父亲,朱标皇帝封号,以及太子元妃常氏的皇后封号。

    只有这样。

    朱允熥当大明皇帝,才算是名正言顺。

    不过。

    这件事情上,朱允熥和礼部官员,有很大的意见矛盾之处。

    就是现在的太子继妃吕氏。

    应不应该加封“太后”尊号。

    礼部官员觉得应该。

    他们估计想让吕氏,未来用孝道,牵制少帝朱允熥。

    也是。

    他们这群生在元朝,接受元朝教育,不认可大明,怨恨朱元璋的大明文官。

    这二三十年,可是被洪武皇帝朱元璋给压制狠了。

    竟然不允许他们贪污腐败!

    也不允许他们欺压百姓!

    在他们这群文官心里,朱元璋这老东西,简直太坏了!

    这次面对的是朱允熥,这个十五岁就登基的新皇帝。

    虽然因为登基过于匆忙。

    这群官僚,根本没有时间,私下里商议,却,出于本能的,下意识的,就想限制朱允熥这个皇帝未来的权力。

    想给他埋个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允熥不答应。

    但他也没有强制阻止礼部,只是告诉礼部,此事后续再议。

    同时,让忠心他的太监,把吕氏以及朱允炆,暂时囚禁在东宫。

    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允许她们随意外出。

    ……

    第三件事,新帝登基,按老规矩,要大赦天下。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

    但是。

    朱允熥暂时不想办。

    朱元璋这些年,不知道关押,囚禁,斩杀,流放了多少罪臣。

    现在还活着的,估计有几万人!

    这群有文化,有背景,有能力,有人脉,还超级有钱,拥有大量佃户的罪臣,以及他们的子孙,家眷,亲友……要是趁着这次新君登基的机会,与朝廷部分官员,里应外合,内外勾结,也被大赦天下,秽土转生,就此翻身当大明朝的官吏。

    朱允熥估计寝食难安。

    以后都睡不着觉了。

    就连吃饭都要提心吊胆。

    历史上。

    朱允熥同父异母的好哥哥,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就疯狂的推翻了朱元璋目前实行的大部分政策,并且释放了大量被朱元璋关押,或者判刑的罪臣,将他们官复原职。

    这种行为非常的让人迷惑。

    不禁令人怀疑,朱允炆跟朱元璋,是不是有杀父之仇?

    言归正传!

    朱允炆这么搞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众正盈朝!

    大肆削藩。

    最后燕王朱棣靖难。

    打了四年!

    打到最后,建文帝朱允炆,也没等来几个勤王救驾的忠臣。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朱允熥更不可能放过他们了。

    他爷爷朱元璋。

    可是把他们这群罪臣,害惨了。

    罪臣们。

    必定是怨恨他们朱家,怨恨大明王朝。

    这种人,本领越强,朱允熥越是要打压他们,迫害他们,干掉他们。

    由此可见。

    这批罪臣。

    绝对不能轻易的大赦天下,把他们放出来了。

    因此。

    对于文臣们大赦天下的提议。

    朱允熥决定,继续拖着。

    既不说赦,也不说不赦。

    反正,他才是皇帝!

    有些事情,只要朱允熥不答应,拖着拖着,就能拖没了。

    ……

    第四件事,重赏并且提拔从龙之臣,培养属于自己的帝党。

    这次从龙之臣就三个。

    其中蓝玉,常升,都是朱允熥的实在亲戚。

    对于他们的奖励。

    回头找个机会,一起吃个饭,到时候再商量。

    至于魏国公徐辉祖。

    朱允熥直接下令。

    封徐辉祖的三妹徐妙锦为皇后,二妹徐妙清为贤妃。

    理由有三。

    首先,拉拢徐辉祖,拉拢徐达一系的勋贵和手下。

    其次。则是借助徐家姐妹的能力,掌控后宫。

    防止被太子妃吕氏,和朱元璋留下的郭惠妃等妃子偷家!

    最后,少年皇帝若要亲政,先成年,若要成年,先成婚。

    这次册封皇后。

    防的就是蓝玉和常升,防止他们用天子年少的理由,外戚干政。

    ……

    第五件事,安抚朱元璋分封的九大塞王,十几位藩王,并且下旨,让他们和家眷,一起来京城,祭奠朱元璋。

    这是赤果果的阳谋。

    如果藩王们来。

    那就别想回去了,先在京城待三年,给朱元璋守孝。

    如果不来!

    这是不孝!

    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必须要狠狠地打击!

    ……

    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后,天色已晚!

    今夜。

    难眠。

    整个京城内外,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熬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