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繁体版

第17章 朕能相信你们吗

    皇帝流重生历史小说里,有一个永远都不会缺席的剧情。

    就是穿越者皇帝,派太监,偷偷摸摸叫一个重量级大臣,悄悄入宫。

    然后皇帝用清澈中透着愚蠢的眼神,悄悄问对方:朕能相信你吗?

    这问题似乎问的没有问题。

    可是。

    你都把人叫到皇宫了,对方敢说,会说,能说一个“不”字吗。

    而且。

    对方说了,你就相信?

    那傻子也太好骗了吧。

    ……

    面对朱元璋留给他的中老年版本的大臣勋贵,小皇帝朱允熥,就从来没想过靠这样的无效对话,来辨别忠奸。

    在他眼里,大明朝的官员,只有两种。

    听他话的和不听他话的。

    就像这次。

    朱允熥吩咐工部尚书秦达甘,让他找个工匠,都不用小皇帝派人催促,人家回头就安排上了。

    且不说他忠不忠。

    至少人家会办事。

    不过。

    光会办事还不行,你得把事情,办好了。

    如果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小皇帝也不答应。

    “你就是李森?可会制造织布机,纺织机之类的东西?”

    “…启禀陛下……只要是木匠活,就没有草民不会的,草民会……”

    李森吞吞吐吐的说道。

    生怕一个回答错误。

    就被满门抄斩。

    不过,在木匠活上面,李森还真是非常的自信,别的地方的木匠不好说,京城里的,每一个能打的。

    听了对方的回答,朱允熥很是满意。

    就看对方这自信的回答。

    手艺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至于对方发抖打颤的双腿,朱允熥也能理解。

    前世的时候,如果他能见县令一面,估计也会激动的抖手。

    按理说。

    接下来,应该轮到朱允熥人前显圣,把未来的机械技术,或者流水线作业等生产技巧,都一个个的讲出来。

    震撼皇后徐妙锦一整年,彻底收服秦达甘这位大明朝的工部尚书,然后,再让优秀的工匠李森李师傅,对他的工匠智慧,敬佩的五体投地,把他当作大明鲁班皇帝。

    问题是,朱允熥对于明朝的纺织工具,可谓是七窍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

    别说指点迷津了,他连现在的纺织机器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好在,他也没必要知道。

    他不是一个科学家。

    而是一个皇帝,一个超级纺织工厂老板,他只需要明白,谁能制造纺织机就行了。

    如果有需要,再催促工匠们集体合作,一起去改良工具。

    因此。

    接下来的时间,朱允熥跟皇后徐妙锦,就“江南制造厂”未来的安排,跟李森讨论了许久。

    毕竟,如何安装机器,修理机器,建设纺织厂的位置,需要的一些条件,以及纺织厂的原材料等等问题。

    这都不是他们两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人,真正了解的。

    李森虽然不是真正干这一行的,但对方经验丰富,以前给别人做过纺织机,多多少少,也能知道一些事情。

    李森虽然说话紧张,但知道的也不少,说的头头是道。

    朱允熥都有心思让对方未来有时间多多观察煮水的铁壶,未来创造大明蒸汽机了。

    在小皇帝有限的历史知识里,蒸汽机的出现,跟纺织行业应该有点关系。

    “很好,李森,我今天非常高兴。”

    朱允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你去匠作司,找二三十个工匠,一起配合你,我给你五天时间,你能不能先把一台织布机或者纺纱机,打造出来?”

    “陛下,只要人数够多,草民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制作一台。

    如果陛下想要更多,那可以一个工匠,只负责一个零件,到时候直接组装就行了。

    只要材料足够,一个月能制造几百台,几千台,都是可以的。”

    这不就是流水线作业吗。

    吆西!

    小皇帝朱允熥给予了李森足够的肯定:“好,好,好,朕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随即又保证道:“有功则赏,我不是小气的人,等江南织造厂建成,我封你做官。”

    “啊,这……”

    做官?

    李森激动的老脸都红了,这是机会啊,必须得把握住了。

    “砰,砰,砰!”

    连忙跪下。

    又给朱允熥磕了三个头,用的力气太大,额头都磕出血了。

    希望你以后别当贪官。

    朱允熥能理解他。

    但如果对方当官后,敢贪污他的钱,那就别怪他不讲武德,心狠手辣了。

    ……

    安抚了李森,朱允熥又对工部尚书秦达甘道:“我记得工部有个主事,叫做郑兴。

    这几天,你让郑兴,专门负责这件事。

    都听李森的。

    朕想要尽快出成果,如果有人捣乱,你直接去找秦尚书。”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小皇帝对李森说的,李森和秦达甘,连忙答应。

    ……

    离开乾清宫,工部尚书秦达甘,看着李森,知道对方已经入了小皇帝的眼,便示好的道:

    “李森,以后遇到麻烦,就直接跟我说。”

    “秦大人,小人懂。”

    李森可是明白,皇帝可能权力很大,可距离他太远。但只要秦达甘还是工部尚书,就能管着他的升迁。该对谁亲近,一目了然。

    ……

    秦达甘开始思考今天遇到的事情。

    小皇帝竟然要建立“江南织造厂”,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

    南方各地的大商人,包括一部分勋贵,恐怕就要坐不住了。

    纺织行业的利润,绝对惊人!

    也就是朱元璋管的严。

    否则。

    他堂堂工部尚书,早就让自己的家人或者老仆们,做这一行了。

    想到这里,秦达甘准备找个时间,约其他几位尚书们,去秦淮河的花船上,小酌一杯。

    ……

    李森回到家后,看到大儿子李大木和二儿子李小木兄弟两个,还在冷战。

    一个闷着头大力砍柴。

    一个拿着刨子削木头。

    还有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坐在一块大木头上,看着他们的爹。

    李森进了院子,见到儿子和孙子,笑道:“你两个快过来,爹告诉你们一件好事。”

    等到李森把他被皇帝召见,看重,未来要当官的事情讲出来。

    “怎么可能,爹,你不会是骗我吧?”

    两个儿子又不傻,根本不信。

    还怀疑,是不是老爹因为他们兄弟两个,谁继承衣钵的事情,愁的发疯了。

    隔壁老王早早就回来了,手里端着一杯便宜的茶沫子。

    此时,趴在李森家的墙根,竖着耳朵,偷听对面的消息。

    当得知老伙计李森,被新皇帝看重,还要当官时,老王大吃一惊。

    略一思考,连忙放下茶杯。

    从墙壁藏钱的地方,摸出二十个铜板。

    想了想。

    又多拿了五个。

    准备出门,买上二两肉,去老朋友家里,好好唠唠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