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往事慢慢讲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周大明这样的人

    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的滑过去。高一下半年的学习谈不上紧张,只是在每次阶段性考试后会开班会,公布分数,排名,班主任再灌点儿鸡汤。接下来大家基本上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紧张忙碌几天。

    少数人会一直保持向上的势头,大部分人又恢复常态,下课该八卦八卦,该打球打球。迟到早退的有,上课开小差读闲书睡觉打瞌睡的也有,但都是少数。唯一把这几项都占全的就是周大明。

    他已经混到了全班倒数第一,年级排名也是从后数。除了学习不积极,其各方面都挺积极,而且跟班主任和各位任课老师的关系都特别好。

    可能是他接话儿的本领,拉近了和老师们的距离。周大明现在的接话水平已经不是初中的小儿科了。他会在老师提问全班冷场时打个圆场:“老师我们不会!”

    然后本来要生气发作的老师们会缓和下来:“好吧,不会就说不会,老师才知道你们不会,这样都闷头不吱声算什么?老师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好吧,我来讲一下。”

    等老师讲完了再问大家懂了没,有同学回答:懂了。老师会问周大明,“周大明,听懂了吗?”

    周大明会很乖地回答,“老师您接着往下讲,别耽误大家时间,等课后我单独去找您!”

    就这样,他单独找过每一位老师,包括班主任。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师们待他都挺好,课上不再单独提问,考砸了也不会点名批评,课上给同学们打个圆场,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当班长转学走了之后,周大明居然代替班长喊起立。本来班主任赵老师指定李颜当班长,但李颜声音太小,人又腼腆,表示没有能力胜任。

    于是全班投票选举,票数最多的居然还是李颜。可能是李颜的成绩已经做稳了年级第一,大家也就不约而同认定了她就班里的头儿。

    正当李颜为难时,周大明主动请缨,说:“我可以不要班长的头衔,但会承担起班长的责任。至少起立我来喊,如果李颜有任何需要,我都会鼎力相助,班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儿。”说得极是慷慨激昂。

    大家忍不住笑,班主任也未置可否。说就先这样吧!班会散了,李颜追着班主任出去,说:“就让周大明当班长吧,我不想当班长,也不想挂个班长的名号。”

    班主任笑,“李颜你什么都好,就是凡事太认真。你学习优秀,大家信任你,慢慢锻炼锻炼,没事的,慢慢来!”

    周大明也从后门跳出来,“李颜你必须当这个班长,只有你当班长我才能当个好助手,别人要是当班长,那就不好说了!是吧赵老师?”

    班主任赵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又点点头,走了。他清楚,这才是管理班级的最佳组合。

    之后,班里所有需要出头露面跟人打交道的事,都是周大明主动去做,那些文字性和幕后工作全由李颜搞定。

    可以这么说,凡是李颜不喜欢做的,周大明都替她做好了。凡是周大明不会的,李颜都替她搞定。其它几个班委也是,不想干的都交给周大明。周大明都替他们办好。

    其它几个班常常搞不清楚,一班的几个班委到底是谁,说他们分工不明确,但在具体的工作上,又比别的班完成的都好。不论是卫生评比,班风班纪评比,都是全年级第一。

    班主任也比别的班主任轻松,简直没有操心的事。除了学习,其它一切在周大明的带领安排和部署下,全部搞定。

    李颜也觉得奇怪,初中没发现周大明有这天赋啊。回到家跟李夕说起周大明,李夕感叹,“那是你们班的大环境好,彼此成全!你们这些班委当得逍遥自在啊!”

    “主要是周大明好,全心全意为大家!”李颜颇有些崇拜周大明。

    “对了,周大明跟我说周琳转学了?你上次是不是说过周琳开学也没来?我问周大明,他故作神秘,也不好好告诉我!”

    李夕吃着水果,“管那么多干嘛,跟你又没关系!赶紧洗漱睡觉。”

    丽娟从外面进来,“我把大门锁好了,李夕你就不用出去锁门了。你俩赶紧洗濑吧,时间不早了,明天还得早起!”

    李颜不情愿地去涮牙洗脸。

    李夕想到这次开学后,周大明就很少来找他们打球了,后来才听说了一班的奇葩管理方式。难怪李颜一直没说自己当班长,原来就是挂了个牌子,可能自己也不好意思说吧!

    想到以后李颜和周大明接触的机会多,又担心周大明会告诉李颜一些事情。但是,顺其自然吧!

    毕竟,他们几个初中三年同窗,共同经历的事情多,说或不说,知道或不知道,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夕也只是听周大明和魏宁宁提过,事情的始末并不是很清楚,很难加上自己的情绪和判断。他想着,以当时李颜的年龄和心智,不见得看到这么多,知道这么多。现在告诉就相当于告诉她结局,但她不见得明白其中的原因。

    “哥哥,你去洗漱,我收拾完,去睡觉了。”正想着,李颜走了出来。

    “好!”李夕站起来。他希望的是李颜什么都不知道,过去的就过去了,而不是让过去再占据现在的生活。

    可是第二天,周大明在教室外趴着栏杆,跟李颜汇报完班费收缴情况,就望着对面原来初中的教学楼,不自禁地说,“张学东的平房宿舍也改成楼房了,可惜啊,他没能住上。”

    “张老师去哪儿了?”李颜问。

    “你不知道吗?吴嘉嘉没跟你说?你俩以前不是挺好吗?”周大明有些不可思议。

    这次李颜没有直接说。只说,“可能还没来得及说吧,嘉嘉上中专走了,又不在一起。”

    周大明说,“张学东去务农了!”

    “什么?”李颜惊住了,“为什么?他不是初中唯一有大专文凭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吗?”

    “那又怎样?教育局调他去最偏远的小学,他没去,就辞职不干了。那个从市里来的英语老师杜菲还记得吧?”

    “记得啊!怎么了?”

    “说是又回到市里了,还通过关系给张老师找单位着,但张老师不去。”

    “哦......”李颜觉得信息量有点儿大。

    “张学东确实是个好老师,我挺服他,比有些高中老师的业务水平高,关键是人好,不以成绩不以背景论英雄,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周大明颇有些激动。

    也正是张学东的认可和鼓励,才让周大明没有在初中就放弃学业,凭着一股聪明劲和最后的努力,终于进入了高中。

    虽然高中的课程跟不上,但周大明却有了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

    他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但张学东跟他说过,学历只是个敲门砖,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学历不代表能力。你的天赋和能力也许在别的地方,好好找找,你有你的特长。

    可是就是这样的老师,却回家务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