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异乡
繁体版

第二章 溯源

    她盯着日记本放空了好一会儿也没想起来,机器盒子在一旁,按照导入的课程时间,自动播放起了她昨天暂停的历史课内容。

    “星源计划前的世界,能源危机严重,环境恶化迅速。由于部分国家对于污染性资源的持续滥用,及其导致的环境恶化等次生灾害,已经有许多国家消失在辐射、沙尘和洪水中,全球人口锐减至一亿。地球上的人种国别在此时也已经进入一种接近大融合的状态,不同的人以一种松散的、近乎部落聚集的方式,在仅有的安全土地上繁衍生息,仅粗略地保留着一些语言习俗,大致上不分你我。

    此前,大多数的工作由机器替代——恶劣的环境与气候分割了人类,地域被重新划分为污染区和未受污染区,而污染地区的空气与水源,并不允许人类频繁的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所幸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发生过了,机器代替了人类去污染区执行任务、完成生产和探索等各项工作,有时甚至会带回一些奇异生物和奇异物质的信息。”说到这里,小小的机器盒子似乎有些骄傲,它的电子音都变得明亮了起来。

    “而人们,人本身——他们更多地在将军的带领下,被安排在未受污染的区域,形成不同的聚落——也就是后未来世界的新型城市。这一部分经历过极端环境、自然灾害仍旧存活下来的人们,无论是提前建立好堡垒躲避灾难的富人,还是一些得天独厚、生活在安全区内的幸运儿......他们除了完成一些基础的生产任务以维持活力、换取物资,大部分都选择进入各城市特设的【研究所】以寻求世界继续发展的解药。

    所有的人都需要奉献价值,没人可以幸免,也没人想着逃避。

    毕竟,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星球,是他们唯一的家。

    这一时期,如何解决“家”的问题,几乎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人类社会因此呈现出一种空前的简洁,活着的人们与尚保留下来的基础设施,以研究所为核心,以【将军】为城市管理者,粗略地编织出后未来世界的生活范式。

    在这个复生阶段,研究所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研究所负责教育和引导新生儿、也接收自愿进行基础学科学习的各年龄段的学子。

    研究所不仅聚集了一个城市大部分的资源与能源,其科学研究与产出结合的方式也代表着,这里存在着使蓝星最具生存希望的一群人。

    星源计划诞生后,最迫在眉睫的发展问题得到了解决。此时的研究所,职能不如之前那么集中、作用也不像之前那么显著,但仍旧负责未来世界的人才培养与各类前沿探索。

    由于蓝星环境生态的复苏,新生儿的比例也逐渐提高。每一个新出生的孩童都会被保护起来,接收各区域中央城市统一的科学养育和知识培养,以便他们健康的成长、为后续的科技突破和星球发展出力......”

    ...跳过,这段听过。苏井略显烦躁的按了下机器盒子的快进键,它开始介绍起本地的风土人情。

    “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国度,未污染区域被划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大区,但整体集中在地图的西南方向——地图的东南、东部及北方一带由于发展因素与其他不可抗力,污染情况严重,一般只有少数的机械兵在那里活动,负责采集资源、转化污染材料。

    星源计划后,污染区的污染指数似乎正在降低,也会有少数人类去那里“碰运气”、“寻宝”。

    未污染区域中的每个大区都有着星罗棋布的城镇,而它们之间总会有一个中央城市,负责对整片区域进行集中管理。

    各区域中央城市的将军每年举办一次【四方会】,方便交换不同地区的情报和资源。城镇拥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各自负责生产不同的产品,而资源则由机器代为发掘和运输、被统一收拢在每个区域中央城市的【仓库】中,需要时由各城镇的将军申请获取,机械云统一运输。”

    他们不仅把星源计划编进了教材,还编得这么详细……苏井暗忖。

    她无心再听历史课,关掉机器盒子,专注在日记本上。

    ......

    “这次是梦到了...那应该是采集塔吧?”她写道。

    洛水这一带并不在指定建造采集塔的城市名单上。除了通过机器盒子获取信息之外,她从来没有走出过洛水,也没有亲眼见过采集塔本身。

    她只知道,星源计划诞生后,研究所的课程就停了一阵子,似乎所有精尖人士都被临时调去执行这个计划。中央城市对外公布的信息很少,也就是采集塔落成后的这几年、世界真的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这个项目才陆陆续续地被各地添油加醋的谈论起来。

    而对于上面的人来说,他们直接将这一事件记入了蓝星的历史,并且打算更改历法为星源计划后xx年,也真的改了。

    对于在洛水正常上学、学习知识以推演星球未来的小苏来说,她其实至今也没太明白这些东西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建个塔就能够发挥那样的效果,以及各中央城市的将军们一开始怎么会同意那样一个“玄幻”的计划。

    她在家里听苏老头叨叨了十几年玄幻故事,早就对这些东西脱敏了,没想到这个世界以她认为最离谱的方式发展着,甚至隐隐约约有一路朝着不可知的方向狂奔的趋势......

    这不就像黑匣子一样吗?她还记得初次在机器盒子上看到关于采集塔的新闻时,她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吐槽。其运作机制不能完全暴露在人视线之下的东西,谁知道那是治病的良方,还是......

    她继续沙沙地写着。

    “塔在塌陷,还有世界末日一样的景象。梦里的塔.....梦里的塔是哪座塔来着?采集塔一共有365座。”

    在睡梦中清晰的感官已经变得模糊,她努力回忆着梦境的更多细节,但是只有依稀的影像。坠落、火流星、神秘的天外来音,黑洞一样的塔身......最近这些怪梦越来越频繁了,内容也愈发惊悚,要不是她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疯狂的时代,也许她会怀疑自己是否活在一本末日小说里。

    苏井撑着脸苦思冥想,回忆这一阵子频发的怪梦。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哪一天,是这些梦境的源头?

    苏井向前翻阅着些许老旧的日记本,本子由薄纤维材料制成,几年下来,除了边缘有些泛黄褪色,基本上没有纸张本身的形变和破损。日记本内置了一个关键词链接系统,只要长按其中一个词语,就能够自动检索出此前记录过相同词语的页码。她长按“梦境”,看到纸页上缓缓浮现出几个页码。

    她翻到这个关键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那是这些怪梦的最开始。

    21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