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朱瞻基把他叔叔做成烤鸡了。朱元璋:??!!!(三合一)
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韩成忍不住对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老朱,不少事情自己还没有说,他就能将之推测出来了。
“陛下说的没错,确实还是闹出了乱子。
谁都没有想到,仁宗皇帝会如此短命。
许许多多的人,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朱高炽患病严重的,就已经是先一步的,让人加紧前往南京去召皇太子回京。
只不过前去的人还没有到南京,他就已经先一步去世了。
朱瞻基得知了消息之后,加紧往北平赶,要回去稳定大局。
而汉王朱高煦,在得知了这事情之后,则是大喜过望。
对于他而言,这个惊喜来的实在是过于突然。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朱高炽竟然如此短命。
才不过是短短的时间,就已经驾崩。
原本以为,他已经是错过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哪里想到,这才不过是过去了短短的时间,又有一個天大的机会,来到了他的面前。
这一次,他绝对不能再错过!
所以,朱高煦马上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在路上截杀,从南京返回的皇太子朱瞻基,然后自立为帝。
不过,因为动手动的过于仓促,再加上朱瞻基那里,早就料到了他二叔会不老实,极大可能会在路上对他进行截杀,有所防备。
所以这一次的截杀,并没有成功,被朱瞻基成功躲了过去。
朱瞻基返回到了北平城,一边治理仁宗丧事,一边登基称帝。
并将第二年,定为宣德元年。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立刻召集人手,加强京城防御,防止会有人在趁此机会,攻打京城,进行谋反。
朱瞻基在永乐九年,就被立为了皇太孙,后面又经常被永乐帝带在身边教导。
可以说他继承人的身份,非常坚挺。
朝中臣子没有几个觉得,他不应该成为皇帝。
再加上他是真的有手腕。
所以很快就稳定住了局势。
因为仁宗皇帝突然身死,而造成的紧张局势,很快就被平息了。
一个对于朱高煦而言,非常好的机会,又一次的溜走……
接下来,就是一系类的封赏,提拔。
那些藩王,宗室也都一样是各有赏赐。
这是必要的,安抚人心的手段。
其中,对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赏赐,要厚于其他王府。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亲疏有别,这是朱瞻基的两个亲叔叔。
这件事情之后,朱高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开始向宣德皇帝,敷陈利国安民四事。
宣德皇帝得到之后,随后就命有关官员,将其建议予以实施,又复信答谢。
从此之后,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请求,宣德皇帝都按照他的意见一一照办。
这令朱高煦,误认为大侄子宣德皇帝,软弱无能,更加骄横狂妄……”
朱元璋忍不住摇摇头,既为朱高煦狂妄无知,不知收敛而气愤。
又为朱瞻基能成功避开朱高煦的拦截,成功称帝,避免了一场内乱而长松了一口气。
可听到了韩成说起了朱高煦上书言事,而朱瞻基却又都同意照办之后,又忍不住的叹口气。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朱瞻基这小子在憋着坏呢!
他这是也在将他二叔,当成傻子来戏耍!
就是一步步的,用这些事情,来令朱高煦变得更为骄狂,令其忍不住的出兵谋反。
这等事情一旦发生,那他就有机会,光明正大的将朱高煦给解决!
从朱高煦此前做出来的诸多事情来看,只怕朱高煦这家伙,还真的会忍不住……
“宣德元年八月,经过了一番的试探,还有一番的思索之后,朱高煦觉得机会已到,开始起兵造反。
他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一起动手,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等军中所需之物。
并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
任命手下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
一时间,声势倒是颇为浩大。
除此之外,为了让事情变得更为稳固,朱高煦还准备联合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毕竟张辅也是军中大将,当初永乐帝还在的时候,和他一起打过仗,为军中勋贵。
在他看来,这事情极大可能会成功……”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觉得这朱高煦实在是太愚蠢了!
造反都造反的不专业。
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分不清楚,这还造个屁的反!
那张辅获封国公,听韩成之前所说,早在永乐元年攻打安南的时候,就带兵挂帅了。
这等人物,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疯了才会跟着他造反!
“张辅得到这一消之后,转手将朱高煦告发了。”
果然,接下来韩成的话,证实了朱元璋的猜测。
“朱高煦造反的时候,御史李浚在家守孝,得知朱高煦谋反的消息之后,立刻改名换姓,由小路一路疾驰,赶往京师告知此事。
宣德皇帝得知此事,为之大惊,但仍不忍用兵。
不想用战斗解决问题。
他派宦官侯泰,送去书信给朱高煦,令朱高煦投降。
朱高煦部署重兵压阵,摆足了排场,面南而坐会见侯泰。
并对侯泰道:永乐年间,我爹听信谗言,削去我的护卫,把我封到乐安。
老大那家伙也不厚道,做了皇帝之后,也仅用金帛引诱糊弄我。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郁郁久居此等贫瘠之地?
你回去告诉大侄子皇帝,让他将奸臣夏原吉等人送来!
至于我的其余要求,接下来再慢慢的谈。
我也不想和他刀兵相见,希望大侄子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
如同建文蠢货那样。
侯泰听了朱高煦的言论,非常恐惧。
却也不敢多说,只好返回京师。
等到宣德皇帝问起,他二叔朱高煦都说了什么条件的时候,侯泰不敢据实回答,在一些言辞上,作了比较婉转的诉说。
但就算是这样,宣德皇帝也依然为之大怒。
同月,汉王朱高煦派百户陈刚上疏,又给公侯大臣等写信,多有指斥之词。
宣德皇帝叹道:“这汉王,果真是谋反了!!”
于是,就派阳武侯薛禄率军讨伐朱高煦。
但是大学士杨荣,却劝宣宗必须御驾亲征。
张辅得知这事情之后,就上奏道:‘请给臣二万兵马,必然擒拿朱高煦,献给陛下!’
宣德皇帝此时,经过了杨荣的提醒之后,却改变了主意。
他对张辅道:‘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你确实可以平定叛乱。
只不过我刚刚继位,肯定还有其余诸多心怀二意的小人在窥探。
若不亲征,便不能震慑宵小,令其余心中有些想法的人老实!’
于是,宣德帝亲自率军出征,平叛。
朱瞻基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
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
之后,宣德皇帝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
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
有人说,朱高煦曾经请居南京,这次他极大可能会率兵攻取南京。
宣德皇帝则另有一番见解,他说:‘济南城池坚固,当初朱高煦跟随皇爷爷发动靖难时,就在那里碰过硬钉子。
吃了很大的亏。
朱高煦肯定不会冒险攻打。
况且,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上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
最大的可能,只有固守乐安。
而结果正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造反之后,果然在乐安呆着没有动弹。
汉王朱高煦起初听闻是薛禄率军,非常高兴。
在他看来,此人很容易对付,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结果没高兴多久,就得到了宣德皇帝要带兵亲征的消息,意外的同时,也有些害怕了。
他知道,这样以来就是动真格的了。
也知道朱瞻基打小就被他爹带着作战。
是真正经历过大阵仗的人……
出征之后,宣德皇帝又致信给朱高煦说:‘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杀,成于伍被。
现在我大军压境,你只要交出怂恿你谋反之人,就可免除你的过失。
恩惠礼遇,还与原先一样。
如若不然,一开战伱必然被擒!
或者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
一旦到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过,朱高煦并没有投降,相反在征讨大军前锋到达乐安后,朱高煦还主动下战书,约定第二天清晨开战。
宣德皇帝得到战书之后,就命麾下大军疾行。
然后驻军在乐安城北,包围四门。
并让麾下。发射神机铳箭,震慑叛军。
随后,又不顾众将请求,再次把劝降书信射入城内。
但朱高煦依然不理会。
可到了这时,城内很多叛军都被率兵亲征的宣德皇帝震慑心神,觉得朱高煦不会是宣德皇帝对手。
所以很多人都想抓住朱高煦,献给宣德皇帝。
朱高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惊,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这种情况下,他根本就不是朱瞻基对手。
于是就先一步暗中,派人到行营面见宣宗,打算明日出降。
宣德皇帝得到消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当夜,朱高煦连夜把兵器,与通谋书信全都给烧毁。
第二天,朱瞻基移驻城南。
朱高煦见此,就打算出城,却被王斌等人劝阻。
他只得假意回到汉王府,然后暗中从小路出城投降……”
朱元璋摇摇头,觉得这朱高煦实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面。
这人勇武归勇武,却也只是一个只知道横冲直撞的将才,绝对当不了独当一面的兵马大元帅。
有人在背后做主,让朱高煦的当一个将领,去冲锋陷阵还行。
可真的指望他自己拿主意,这家伙当真是蠢得要死!
看看他做出来的,都是什么愚蠢的举动?
简直就是瞎胡闹。
朱元璋觉得,若是将他放在朱高煦的位置上,那他有很多的手段可以用。
不说能够彻底翻盘,至少朱瞻基想要将他这样轻易的拿下来,是不可能的。
如此想着,又微微摇摇头。
觉得不能将自己代入进去。
其实从全局上来看的话,朱高煦这样愚蠢,才是最好的结果。
不然,一个弄不好就会令大明经受更大的动荡,对大明没有什么好处。
“朱高煦投降之后,群臣纷纷上奏,请朱瞻基将朱高煦明正典刑!
宣宗皇帝不允许,又把弹劾奏章,拿个给朱高煦看。
朱高煦见到这些奏章之后,叩首道:‘’臣罪该万死,惟听陛下处置。’
接下来就是善后的事。
朱高煦余党全部被擒后,朱瞻基赦免城中守军之罪。
并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命薛禄与尚书张本留守,然后班师回朝。
兵马来到单桥时,尚书陈山迎接宣德帝。
陈山建议朱瞻基,趁势捉拿朱高燧。
理由是朱高燧和朱高煦二人向来是一伙的。
这一次朱高煦造反,朱高燧绝对脱不了干系。
此时若不顺势捉拿朱高燧,他日赵王也有极大可能谋反。
到了那个时候,还需要再次劳烦宣德皇帝动手。
不若此时,直接来一个毕其功于一役。
很多人都持相同的意见,朱瞻基犹豫未决。
这个时候,杨士奇站出来说话了,表示不能这样做。
不论怎么说,赵王都是皇帝的亲叔叔,天家的颜面需要顾,不能将事情做得太难看了。
赵王朱高燧此番,要是真的造反了,作为天子的朱瞻基出手将其拿下,是理所应当。
谁都说不出话来。
但是,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朱高燧谋反,不能证明朱高燧掺和到了这件事情里,那就不能对朱高燧动手。
又说,赵王朱高燧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
有了朱高煦的前车之鉴,赵王再起兵造反的可能性是真的不大。
一番思索之后,宣德皇帝决定采取杨士奇的说法,不对朱高燧动手。
宣德皇帝对众人说:“先帝和二位叔叔,甚为友爱。
汉王谋反,朕不敢赦免。
但赵王没有谋反迹象,朕不忍心辜负先帝。”
后来朱高煦至京师,说他尝试遣人与朱高燧相互串通,共同谋反。
于是,户部主事李仪及尚书张本等大臣,再次上书,请求削赵王朱高燧护卫,宣德皇帝不听……
朱瞻基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然后,文学素养不低的朱瞻基,还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了一本书。
取名叫做《东征记》,昭示群臣……
逆党王斌等人伏诛,因为这件事情而被处死的人,有六百多。
因故意放纵或者是藏匿反贼,而被处死或戍边的,计一千余人。
发配到边远地区的也有还几百人……”
“呼!!”
朱元璋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提了很久的心,也终于算是放下。
“朱瞻基这小子还算是很不错的,虽然使用了一些手段儿,却也算是必要的手段儿。
最终也念了一些亲情,没有将事情做的过于绝情。
这小子在处置汉王朱高煦等人的事情上,做的真不错!”
朱元璋面上带着一些笑容如此说道,有些感慨,有些欣慰,又有些开怀。
汉王朱高煦,还有赵王朱高燧二人有一个善终,没有发生同室操戈的事情,是他最大的安慰。
他是真的怕老四开了一个坏头之后,今后他的子孙们会陷入到了这等死循环之中走不出来,一直杀来杀去的。
还好!
还好妹子和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边上的韩成,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面皮忍不住抽动一下,神色显得有些不太自然。
朱元璋太低估朱高煦和朱瞻基这对叔侄了!
这才哪到哪?
“韩成,你什么意思?莫非……这事情还有后续?”
朱元璋敏锐的察觉了到了韩成神情上的变化,正松了一口气的他,心里的不由的咯噔一下。
刚刚放下去的心,瞬间就又提到了嗓子眼。
笑容一下子消失不见。
“那个陛下,要不……咱今天就到此为止好了。
剩下的事情,咱改天有空了再说?”
韩成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朱元璋变得更为忐忑了。
他哪能不知道,一旦韩成这样说,那必然会有非常不好的事情发生!
都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又岂能会让停下来?
哪怕是知道接下来的结果,极大可能会变得非常不好,朱元璋做出来的选择,也将会是直面最坏的结果,而不是逃避。
做掩耳盗铃之举。
这不是他的作风。
深吸一口气,又缓缓的吐出来,朱元璋望向韩成道:“就今天说吧,不用再等改天。
只管说,你不用担心咱承受不住。
咱来询问你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本就从你这里得到了诸多的坏消息,这个时候再得到一些坏消息也无妨!”
这个时候,那个坚毅的朱元璋又回来了。
韩成见朱元璋都这样说了,当下就剩下的,准备劝说的话,给咽了下去。
也对,老朱这样的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再艰难的时刻都能挺过来,这时候就算是知道了朱高煦的结局,应该也是能接受的。
当下便道:“原本这件事情到了这个时候,确实应该结束了。
朱高熙起兵谋反失败被擒,废为庶人之后,被看押起来,今后就此了却余生。
可是却架不住,某人非要给自己加戏。
朱高煦被看押起来之后,有一次宣德皇帝前去看望他,结果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什么想的,忽然间就伸出脚,将宣德皇帝给绊倒在地。
这一次的行动,彻底将朱瞻基给惹恼了。
他命人的找来一个大铜鼎,将朱高煦给扣了进去,然后令人在鼎的周围围,拢上了诸多的柴火点燃。
朱高煦不愧是力能举鼎的人,这个时候,哪怕已经将近五十岁,被扣在里面的烧的着急了,愣是从里面扣着大鼎的缝隙,将大鼎给掀了起来!
不过,掀起了一半之后,就掀不动了。
朱瞻基怒气未消,让人弄来更多的柴火,对着朱高煦烧。
朱高煦被烟熏火燎的受不了,松开了手,导致大鼎再次落下,将他给扣在了里面。
然后……被的活活烤死……”
寿宁宫偏殿之中,随着韩成话的落音,陷入到了极度的安静之中,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朱元璋面色铁青,胸膛不住的起伏,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从这里能够看出,他的情绪起伏之大。
他静静的站在这里,一句话都不说,目光阴沉,像是压抑着无尽的风暴一样。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抡起一把椅子,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
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娘个蛋!!”
桌椅木屑崩飞,四分五裂的轰鸣声里,朱元璋的怒骂声也随之响起。
“混账玩意!!”
“轰!!”
“咋一个个都这样狠的心肠,对亲人也能下得去这样的手!!”
“轰!!”
朱元璋的怒骂声里,韩成这里的桌椅板凳,也在迅速的毁坏。
好一阵儿之后,韩成这里的桌椅,又一次变的七零八落。
朱元璋站在这里,累的直喘粗气。
却依旧是显得气咻咻的。
不论怎么想,朱元璋都没有想到,朱高煦竟然会落这样一个下场。
朱瞻基又会这样对待他的亲叔叔!
朱高煦疯狂作死,事情闹那了那一步,朱瞻基真的忍不下去对他痛下杀手,朱元璋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那也不该用这种,残酷至极的手段去杀朱高煦!
杀人不过头点地,朱高煦是他的亲叔叔。
他真的起了杀心,那也不能这样杀,需要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
他这样算怎么回事?!!
过分啊!
真过分!!
这些倒霉玩意后代,怎么一个比一个的不省心?
还有,自己大明这是犯了什么忌讳吗?
怎么叔侄之间,总是容易相冲?
先是朱允炆和老四这对叔侄,紧接着又是朱高煦给朱瞻基这对叔侄。
还一个比一个,将事情做得无比过分。
自己大明这是造了什么孽?
朱元璋心里是真难受。
哪怕是干废了一套桌椅板凳,这个时候再想起这些事情,依旧是觉得余怒未消。
想想朱瞻基那混蛋玩意,乃是老四最为中意的好圣孙。
朱元璋就想将老四给召回来,然后狠狠的揍上老四一顿出气……
龙江宝船厂里,正趴在那里,心中憋着劲,想着接下来给如何将吴良等人给弄死的燕王朱棣,没来由的一阵儿恶寒。
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尾巴骨那里出现,顺着脊椎骨,一路来到了天灵盖。
令他忍不住狠狠的打了一个寒颤。
咋回事?!
朱棣一时间变得格外的警觉。
这种熟悉的感觉,怎么又来了?
这……自己不是才被父皇揍过吗?
身上的伤才刚结痂,怎么又有感觉了?
到底是咋回事?
这是父皇又从韩成那里,得到了一些关于未来的事?
又想要抽自己了?
可这也不对啊!!
自己不久之前挨打,是因为动用了残酷手段对付了大哥的儿子。
现在脊背发凉又是咋回事?
莫非自己在后来,又做了什么的禽兽的事情不成?
只是……大哥他们都去世了,大侄子们也去世了。
在这等情况下,自己就算是想要禽兽,又能禽兽谁去?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还有什么事情,能比得上夺取朱允炆皇位,并对大哥的几个儿子下毒手来的更加严重。
朱棣整个人都显得懵,不断的在这里思索,也没能想出一个什么所以然来。
虽然没有想明白,但朱棣还是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凭借着他多次挨打的经验来看,这十有八九,就是父皇想要揍自己了。
自己平日里各种事情做得都挺优秀,若不是韩成说了一些未来的事,父皇绝对不会想要揍自己。
也就是说,自己在未来,还真的有极大的可能,做出来了另外的过分事?
这……自己在未来变得这样过分,这样变态的吗?
一想到自己在未来,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竟然还做出了更多过分的事情,朱棣心里就难受的厉害。
“啪!”
“啪!”
朱棣左右开弓,给了自己两个耳光。
真该死啊!
自己真该死啊!
“殿下,别这样!别这样,殿下!”
丘福连忙跑过来拦住朱棣。
“事情咱慢慢来,不就是大意之下,被吴良给阴了一下吗?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恁可千万别这样!
吴良那家伙跳不了多长时间了!”
丘福是真的着急。
他知道燕王气性大,爱面子,想要把事情给办成了。
却也没有想到,这件事能将燕王殿下给气成这样。
令他做出这等过激的举动来。
不是太远处的姚广孝,见到此幕之后,目光变得更为深邃了。
他是一个聪明人,并不会觉得燕王朱棣刚才突然自抽耳光,是因为在吴良手中吃了亏,心中气不过,越想越气之下,才会做出这等举动。
他知道,燕王朱棣是一个体面人,就算是吃了再大的亏,那也绝对不会当众失态。
只会打碎了牙齿混着血咽下去,然后默默的积蓄力量,想法设法的打回去。
因为吃亏,而气的当众自抽耳光,这根本就不是燕王的风格!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能让燕王殿下这样的体面人,做出这等事情来呢?
道衍和尚那变得深沉的目光之中,有着一些神采在闪烁。
看来,皇宫之中发生的事情,或者说是那位‘奇人’做出来的,比自己想想之中的还要更大!!
真实的情况,只怕比自己想象的更为惊人!!!
……
寿宁宫偏殿里,朱元璋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终于算是将揍老四的念头给忍下来。
不是朱元璋不想揍,而是才抽了一顿狠的,再打下去老四真的会承受不住。
“韩成,咱此番前来,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
朱元璋平复了一下心情,望着韩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