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世界集结
繁体版

第2章 知否

    原来是知否世界啊,姜淮边想边出了大哥哥的院子。

    “我说这大宋朝哪来的英国公呢,原来是半架空的世界啊,我记得我看过这个电视剧,好像是讲宅斗的,女主是叫明兰,对,盛明兰,男主叫顾廷烨,还有个小公爷,朝廷好像有两次宫变”,姜淮喃喃低语道,努力回想着当时追剧时看过的剧情都有哪些。

    等走回自己院子时,大致的剧情姜淮已经想起来了,就是不知道现在剧情发展到哪一步了。

    唉,电视剧也好,总比正史要好,起码我看过,历史那玩意都是胜利者的自传体小说,也只能用来参考了,姜淮回到屋里靠在自己书桌旁想到。

    现在最主要的是要确定剧情进度,第一幕好像是扬州盛家嫁女那一段剧情,顾廷烨,对,我去找他打听下不就知道了,二哥不是和他一起去樊楼了吗,想到这里姜淮再也坐不住了,立时起身去马厩牵了匹马出了府中。

    樊楼坐落于汴京御街北端,为北宋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姜淮看到整栋建筑灯火通明,食客络绎不绝,也不由得赞叹宋朝商业发达,亦如《东京梦华录》中所写的盛世繁华。

    问过了侍者,来到了东楼三层包房,一进屋就看到了自己二哥哥正和令国公家的一个纨绔在拼酒,身边一群人在给他们呐喊助威,其中就有顾家三郎顾廷炜、永昌伯府梁家六郎梁晗、忠敬侯府郑家五郎郑珲等等一干勋贵子弟。

    环视一圈,倒是没看到顾廷烨的身影。只得来到近前,一把把顾廷炜薅了过来,把他吓了一跳,见到是熟人,边拍前胸边到:“我道是谁,原来是姜四郎啊,平白吓我一大跳,我跟你说,你可要作出补偿啊,不然小心我家二哥哥登你家门为我讨回公道.......”。

    听着顾廷炜喋喋不休的说了一大通,姜淮不禁感叹这宋代的纨绔子弟也不是毫无用处,至少这嘴皮子比起前世那群讼棍也不差多少了,只要系统性的学习一下律法,估计当个红牌状师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打住,下次请你千春楼走一遭,这次是有要紧事找你家二哥,这不没见到人吗,所以拉你来问问”,姜淮揉了揉头回道。

    “哦,原来如此,我二哥哥刚才确实在,这不是会试刚刚结束嘛,他也出来放松放松,这会儿应该回去了,说他那个外室还柔弱不能自理,要回去盯着点,他现在另有住处,也不告诉我地址,改日我要是遇见他,差人来告知你”,说完顾廷炜还颇为气愤的又跟他抱怨起来他家里的父母兄长对他二哥哥的不理解,以及他二哥哥现在有了外宅了也不跟他说等等琐事。

    “好了,你们继续玩吧,等下次遇见仲怀兄,我再与他详谈吧”,说完就转身离开包厢。

    “别忘了千春楼之约啊”,顾廷炜在身后提醒道。

    姜淮扬了扬手表示知道了。

    出了樊楼,姜淮根据回忆结合着现下的剧情想着,现在应该发展到了会试放榜,顾廷烨、齐衡、盛长枫落榜,盛长柏中进士的剧情了。

    剩下的剧情任其自由发展即可,我倒是应该想想自己的未来了,既然入了殿前司神卫军,那就先入武职,慢慢往上爬吧,好在这个世界武勋还没没落呢,现下离宫变剧情还有段时间呢,我先好好了解下这个世界再说。

    姜淮一边欣赏着汴京的繁华,一边往家走,真是好在穿越的是宋朝啊,还是在稳定的仁宗时代,这要是穿到徽宗时代,那真是哭都找不到庙门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话说的太对了。大宋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王朝商品经济的巅峰,但在这盛世繁华下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冗兵、冗官、冗费

    冗兵,宋朝与前朝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赋重役轻”并且采取了“募兵制”,军队的主要来源是“或募士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吏给役”四种途径。由此可见当时的百姓想要进入军队是极其容易的,且途径很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门槛低,其次宋太祖赵匡胤曾说:“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并实时了招募难民从军的制度。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难民数量如果过多就会形成一股反叛势力或者成为山贼强盗,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对国家治理不利,然而招募难民不但可以彰显自己的仁义道德,又可以把这种势力抹杀在摇篮中,还可以增强军力,何乐而不为呢?大量募兵、养兵,却忽视了军队的训练及将领的选拔,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大多临阵多败,而军队将领频繁的调动,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形成积弱的局面。

    冗官,北宋的官职太多了,当官的途径也太多了。甚至科举还规定,若有考生连考十几次都没中的,就可以得个官职,甚至还有很多举荐或者自荐的特奏名。同时由于宋代当时大兴科举、采用恩萌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且臃肿,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

    冗费,宋朝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冗官、冗兵造成费用大增,辽和西夏以及后期的金又要大量银绢,入不敷出,形成积贫局面。

    虽然知道了大宋的弊端,但自己也是这个弊端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现在弱小时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阶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为了子孙后代别在靖康年被女真蛮子一锅端了,看来还是要为这个大宋出一份力了,也许未来自己有机会身登高位时,在与那时的大相公们探讨解决的办法吧。

    想着仁宗时代没几年了,英宗好像也就几年的光景,而且大部分时间光顾着与曹太后内斗了,那就是你了,宋神宗,在这个世界好像是叫赵策英,还跟他老爹英宗赵宗全在禹州窝着呢,这会儿也不好接触,只能等宫变到来了,王安石这会儿是个什么官,还是要打听一下,能接触就早点接触,先混个眼熟,好在未来能对他的政策提出点建议,别那么着急推行结果导致失败,没做成商鞅的事儿却得了商鞅的结果,也就是宋朝不杀士大夫,要不然王安石的全族怕是都不能幸免。

    路上买了份炖羔羊肉加千层饼,边吃边哼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歌曲小调,往永平伯爵府走去。

    快要走出闹市街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道清脆稚嫩的女声询问:“请问前面公子哼的是何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