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世界集结
繁体版

第25章 归宋

    这次恩科苏明哲同样考上了二甲进士,至于考题,齐衡都能隐约猜到英子他们更是不在话下了。

    在英子、肖奈和临川王氏一起为他疏通关系的情况下,直接担任了秀州通判,将他放在了与倭国石见银矿石运输的关键位置,一来容易出政绩好升官,二来能够和姜淮的运输船队形成配合,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中的官家、太后权力之争愈发明显了,双方都想在朝政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曹太后希望赵宗全能够继承仁宗皇帝的政策,将大宋平稳的延续下去,而赵宗全却是一个在基层干过多年的皇帝,深知百姓的困苦,也知道想要从曹太后那里拿到更大的权力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但一提到改革,计相蔡襄那边就两个字:没钱。

    这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没钱,大宋缺乏贵金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赵宗全看着眼前的几位相公,深知他们并不是不想改革,毕竟他们几人都是跟着范仲淹庆历新政时期的改革派,但在面临朝廷日益严重的钱荒问题时,却也都没什么好的办法。

    这时韩琦不由得想起了远赴倭国的姜淮,说道:“启禀陛下,年初时,太原伯姜淮曾向先帝进言,倭国石见地区有着大量的金、银、铜等贵金属矿藏,先帝派遣其率军五千及工匠若干人远赴倭国开矿,并上奏年底押运精炼过的金银回京,算算时日应该快回来了。”

    赵宗全闻言惊喜,命令内侍道:“快将太原伯的奏疏找出来。”

    不一会儿,内侍便给赵宗全找来了姜淮的奏疏,待看完奏疏后,赵宗全更是大喜过望,奏疏中姜淮说明了石见的情况,这座矿山开采容易,储量极大,主要是银、铜为主,少量的金、锡伴生,再加上和倭国贸易赚到的,预计年底能够运回金五万两,银两百万两,精炼铜锭约更是有五千料一艘大船十船,光这些贵金属就能极大改善大宋钱荒的问题。

    但姜淮做的还不止于此,他还派遣一支部队占领了吕宋南部棉兰地区的十几座银矿、铜矿,刚刚组织开采,预计明年开始也能为大宋提供几十万两白银和二十船铜锭。

    赵宗全和几位相公都看完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商议这笔钱的用处,还是欧阳修比较清醒,知道这钱还没到手呢,不能这般大张旗鼓的宣传,万一有人打这笔钱的主意呢,当下说道:“还请陛下马上派出禁军前往秀州接应太原伯,这笔钱太重要了,安全上不容有失。”

    赵宗全拍了下脑袋:“还是欧阳相公谨慎,我等太过得意忘形了,来人,召顾廷烨过来。”小舅子沈从兴是员猛将,但论到处事机敏、治军统兵上还得是顾廷烨最得他器重。

    没多久,顾廷烨来到垂拱殿。参拜过后,赵宗全和几位相公把接应太原伯之事告知了他。

    国事为要,赵宗全命曾公亮马上拟旨,韩琦当即命人取来枢密院调令,顾廷烨持令出城调配军需,待明日一早率军东去接应姜淮。

    半个月后,秀洲港一大早就清空戒严了,今日便是船队到港之日,只见数十艘五千料大船在交通小艇的指挥下一一靠岸,绑上缆绳,固定好船体,放下船板后顾廷烨不等姜淮等人下来,孤身一人直接迎着姜淮跑了上去。

    “哈哈,季景,一别多年,你我兄弟又见面了。”顾廷烨大笑的抱着姜淮道。

    “仲怀兄,我在倭国都听说了,你这升官速度可比弟弟我猛多了,现在快穿紫袍了吧?”姜淮笑着道。

    “哈哈,我们快快卸货吧,官家在汴京都等急了,也别耽误了时辰,看着日头再有个把时辰天就黑了。”顾廷烨道。

    两人说着安排好军士开始运货后,就下了船,向着港口那一行官员走去见礼,都是秀州的地方官员,在其中姜淮还看到了苏明哲,双方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当下各自点了点头后嘴上互相认识了一下,就被顾廷烨和一众官员拉着去了港口旁边的酒楼,一来为他接风,二来酒楼有三层高,能够把整个港口都收入眼中,更方便随时指挥。

    整个装卸过程进行了三天,主要是五千料的大船无法驶进大运河,只能换乘江船运输,最后整整装了四百余艘江船开始向汴京驶去。

    这么大的一支船队顿时轰动了整个沿途城镇,但一看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甲士禁军,没几个不开眼的想要劫掠了。

    整整行驶了半个多月,终于在元旦前到了汴京码头。

    收到信息的朝廷马上派出了两万禁军前来维持治安和保护这批金银,就连计相蔡襄都亲自过来了,当看着一箱箱的精炼铜锭印入他眼帘时,这位老相公开心的像个孩子,金银他不在乎,可铜对于大宋才是至关重要的。

    北宋出现钱荒最本质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市场经济高度膨胀、货币数量大幅激增,最终导致一枚铜钱的购买力,竟然比其自身的实际价值还要低。有不少精明的商人偷偷销毁钱币,熔制成更值钱的铜器出售,从而赚取暴利。销熔十枚铜钱就能得到一两精铜,制成的器皿价格是原来的五倍之多。后来国家实施铜禁政策,铜矿资源更为稀缺,利润又涨到了十倍有余,甚至不少公卿家族也在偷偷干着这样的事,朝廷屡禁不止。

    还有就是周边国家,不论是北边的契丹、女真、西夏、高丽,还是西南的大理、吐蕃,大大小小各少数民族政权都在使用宋币进行商品交易。这就好比今天的美元和人民币,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广泛流通,正是因为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繁荣之故,这种痛并快乐的情况令历任皇帝十分头痛。

    如今大量的铜进入市场将进一步的将铜价打压下来,令商人百姓觉得无利可图,这也是蔡襄激动的原因,大宋不缺钱,只是被人为的控制了流动,这一下相当于央行为市场注入非量化宽松式的流动性,钱荒自然就缓解了,铜钱的实际购买力也就跟着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