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火红年代的文艺明星
繁体版

第三章:四合院百态

    王府井大街距南锣鼓巷并不远,如果骑着自行车十五分钟就能到,像李向荣徒步的话,半个多小时也能到了。

    刚刚跟许国文攀谈耽搁了些许时间,眼下太阳快要落山,不想让弟弟妹妹挨饿的李向荣,脚下丝毫不敢怠慢,不过他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改变了方向,直奔附近的东安市场,想用刚刚许国文给他的钱,买点菜回去给弟弟妹妹改善改善伙食。

    自打父母过世之后,家中一直是缺油少盐,兄弟姐妹们几乎是大半年见不到一次油腥。最近更甚,他和弟弟妹妹几乎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饱饭,其余时间就喝点清汤寡水的棒子面粥,清汤寡水到什么程度?如果不说那是粥,别人还以为就是一碗不小心掉进点棒子面的白开水。

    本来李向荣是想着等他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再第一时间把家里的粮缸填补填补,让弟弟妹妹沾沾油腥。可既然现在有点钱就先用着也是可以的,到时候可以把工资拿来给弟弟妹妹交学费,或是应急之类。

    这么多年若不是兄弟姐妹努力加精打细算,还真是会落得个饿死的下场,毕竟他们李家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戚,指望不上谁接济,至于四合院的左邻右舍......

    就算相信街边的叫花子白甩过来几块大洋,李向荣也不会相信四合院里那群自私自利的人会帮衬他们兄弟姐妹。

    穿越之前,李向荣便知道京城坐落着这么一座四合院,里面的住户各个都不是善茬,道貌岸然为找个养老‘工具’无所不用其极的绝户易中海、惯于阿谀奉承为当官走火入的官迷刘海中、秉承‘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一人生信条的吝啬鬼阎埠贵,精打细算自然不可厚非,但你一直想着算计别人,那就多少有些不厚道了。

    除了这些,还有那颇有孟德之资的舔狗何雨柱、好吃懒做满脸横肉把别人家东西当自己家的泼妇贾张氏、倚老卖老的聋老太太、长着一张大驴脸将‘小人’两个人展现的淋漓尽致的许大茂.......

    反正各个都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仙’,一般人是真惹不起。

    穿越过来仅仅三天,李向荣已经在细枝末节处感受到了整个四合院微妙的气氛。单说四合院‘人精’们对他和对他们李家的态度,就够分析上半天的。

    他们家现在一贫如洗,几乎没有任何‘利他’的潜力,要真要找出一个,也就只有他那在天津当干部的大哥李朝阳了。

    这年头,要是谁家有个干部那就算是‘香饽饽’了,左邻右舍不说都得上赶着巴结讨好,但也差不多了。

    可奈何李朝阳虽是干部,但目前为止却没有为李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显现出他干部身份能带来的好处和权益。这就导致四合院的‘人精’们对李朝阳到底是不是个说得上话的干部存疑。

    所以现在四合院众人对李向荣和李家的态度就是不远不近,或者说是冷淡,但也不得罪。谁知道李家大哥到底是不是个人物......

    即使如此,跟四合院那么多‘事儿精’一个院住着,难免有些小摩擦。

    前身又是个比较软弱的性子,受了四合院‘神仙’们的气,也就只是忍着,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李向荣穿越了过来,却不想继承前身的冤大头处事风格。毕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亲戚邻居这辈子八成是指望不上了,不过李向荣刚穿越的第一天,是觉醒了一个金手指的!叫做‘熟练度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他做任何事情的悟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别人的几倍,并且还获得了一个一百平的随身空间。

    刚开始李向荣是有些嫌弃这个金手指,总感觉没有其他人穿越之人的系统那么猛,但也觉得有总比没有好,没准日后真就指望上这个系统了。

    尽管穿越三天以来,系统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胡思乱想着,李向荣已经到了东安市场旁。

    东安市场,便是一条北到南建起的长街,以经营百货、食品为主,吃穿用度应有尽有。是此时王府井大街最大的一个百货商场,直到55年王府井百货大楼开业,它的风头才渐渐弱下去。

    今天不是周末,市场里的人不算太多,没有到排长队的地步。李向荣没时间闲逛,直接来到之前他来买大白菜经常路过的猪肉摊,对正在剁猪肉的肥头大耳的老板道:“老板,来两斤猪肉。”

    那老板停下手中动作一抬眼,看到李向荣后觉得眼熟,皱眉细想了一番,最后歪头看了看旁边的蔬菜摊:“哟!你不是经常来这儿买白菜那个小伙子吗?一来买一斤白菜就回去,我这猪肉摊你是看都没看过一眼,怎么今天想起买猪肉了?”

    李向荣荣冷笑一声,心想着没钱没什么猪肉!看了也是白看!

    不过嘴上还是和和气气地道:“这不是挺长时间没见油腥了,忍痛改善改善。”

    “得嘞!”老板也没多问,拿起手边的一块猪肉,手起刀落几下就分出来一小块,上称撑过之后装袋递给了李向荣。

    李向荣拿上猪肉给了钱,便转到旁边的摊位买了两斤大白菜和十斤棒子面,总共花了差不多五万块钱。至于大米白面这种细粮,他终究是没舍得买上几斤,毕竟一斤白面的钱可以买两斤多棒子面,手里的钱还是得细水长流。

    现在经济管控并不好,物价没有标准不说,还很容易变动,省着点花,省的到时候没钱干瞪眼。

    等李向荣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天边的夕阳只留了一个脑袋尖便要彻底隐没,残余的微光映在四合院暗红色的斑驳大门上,倒是显现出几分时光的静好来。

    现在这个时间,无论是上班的还是上学的,几乎都回来了,在大门外就听见院子里孩童的吵闹声,还有各家劈柴生火、妇人闲聊的声音。

    李向荣跨步越过门槛进了院子,前院的人几乎把他当做透明人,假装没看见他。不过在无意中瞥到他手上拎的猪肉后,目光都定格在了他身上。

    说句实在话,这年月谁家都不太好过,都是逢年过节才舍得买几两的猪肉来吃,看到别人不过年不过节的拎回来两斤猪肉,又是好奇又是嫉妒。尤其拎回猪肉的那个人又是李向荣,在他们眼中,李向荣家可是吃棒子面都费劲的。

    阎埠贵媳妇儿出来倒泔水,看到李向荣手中的猪肉,眼睛都快掉出来。泔水也不倒了,将泔水桶放在原地转身就回了屋。

    李向荣知道,她这是跟阎埠贵通风报信去了。夫妻两个肯定又会合起伙来算计一番,没准还会合计能不能在他手上算计点肉回去。

    这四合院畜生们的百态,虽然李向荣刚来没几天但也是见怪不怪,直接不以为然继续往中院自己家走去,现在给弟弟妹妹做饭才是首要任务。

    却没想到,刚到中院,就跟一个背着手、理着平头,身上看似有股刚正之气的中年男人碰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