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火红年代的文艺明星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京城日报的大功臣

    来过主编办公室几次的李向荣已经是非常熟门熟路了,到了办公室门口很自然地敲了敲门,待屋内的周游应了声,便从容推门走了进去。

    “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啊!穿上这身行头,精神气都不一样了。”看到一身笔挺中山装,将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李向荣,周游瞬间眼前一亮。

    虽然是他亲自为李向荣挑选的这套中山装,但却是他第一次见李向荣上身,而且在此之前他也没想到李向荣穿在身上会这么的精气神十足。

    李向荣略微羞涩一笑:“还是老师眼光好,挑了身这么有派头的。”

    听到李向荣这句‘老师’叫的如此自然,周游的嘴角不禁上翘:“归根究底是你底子好。”

    李向荣又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走上前坐在周游对面,将自己手中的报纸放在了周游的办公桌上,问道:“老师,我看到您把那首《堆父亲》发表在今天的报纸上了,可为何我名字的前缀是‘京城日报编辑’,而不是‘京城日报实习编辑’。这是不是打印错误?”

    “没错。”李向荣刚提出疑问,周游便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他:“是我让他们这么印的。”

    “可我还没转正没成为正式编辑啊,这......”李向荣继续追问。

    可却被周游打断道:“谁说你没转正?从今天开始,你就正式成为京城日报的‘正式’编辑了!”

    周游还故意将‘正式’两个字,加重了读音。

    李向荣实在没想到,自己来京城日报实习都没到一个星期,而且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竟然这么快这么轻松就转正了!瞬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之前他可是已经做好了在京城日报实习个一年半载的准备,转正失败这样的结果他也不是没想过......

    看李向荣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周游笑了笑,幽默道:“能写出《堆父亲》、《兰亭序》这种诗歌的人才,京城日报可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然得赶紧‘据为己有’,不然中途被别家报社抢去怎么办?”

    “老师您这话言重了,我这初出茅庐哪有报社会抢我?而且京城日报和您都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还能去哪?”李向荣微微笑道。

    “‘初出茅庐的你’确实没人争抢,但‘大放异彩的你’可就不一定了,而且后者就在不就的将来了。”周游话说的含蓄,但是语气却无比肯定。

    以他多年在文坛摸爬滚打的经验来看,李向荣成为文坛塔尖上的人物,只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

    时间会慢慢推进,而机会他会想尽办法为李向荣创造,这也是他为什么让李向荣叫他‘老师’的原因,其实从一开始他让李向荣来京城日报就没打算把李向荣当成编辑培养,而是当做一个作家来培养的。

    他在李向荣的文章里看到了无尽的可能,他想给这棵‘大树’增添点‘肥料’,让他更快参天。

    所以他才没按要求普通编辑那样去要求李向荣每天按时按点儿的来上班,而是‘散养’,这样才能不把一棵好苗子束缚住。

    “对了!既然转正了,你的薪资待遇也跟刚开始谈的不一样了,现在涨到了每月三十四万,而且这个工资日后还是会涨的。”周游突然想到了这一点,便直接跟李向荣说了,心中也替李向荣高兴。

    李向荣知道转正后工资会有所提升,却没想到一下子涨到了三十四万,而且日后还有增长的空间!

    三十四万,在这个年代算是非常高的月工资了,可以很好地改善家里人的生活质量,每月多给弟弟妹妹一点零花钱,一想到这些,李向荣就莫名的舒心。

    而且,院儿里的那群禽兽们也就只有易中海那种老工龄的工人能比他的收入高,像阎埠贵贾东旭那种‘菜鸟’面对这样的高工资都是望尘莫及的,何雨柱更是不用说了,学徒一个,工资发不发都是回事儿呢......

    虽然有些事儿没挑明了说,但以李向荣对四合院儿的那些个‘神仙’们的了解,保不齐都在日日盼夜夜盼的盼着他转正失败,丢了京城日报的工作呢。

    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转正了,而且工资还是三十四万一个月,那还不得气的半死,直接噶过去?

    李向荣和禽兽们的心情向来都是反着来的,一想到禽兽们会心塞,李向荣就抑制不住的兴奋......

    “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工作和薪资,多亏了老师各方面的照顾,再次谢谢您了!”李向荣虽然坐着,但还是微微向周游欠了欠身表达谢意。

    周游却一摆手:“跟老师就不要这么客气了。”

    随后又想到什么,连忙笑问:“对了!忘问正事儿了,昨天你去拜访老舍先生,情况怎么样?没直接被赶出来吧?”

    他这么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之前他派去拜访老舍的两个编辑已经把老舍弄的有些不耐烦了,李向荣再去,没准真会引起老舍的不悦,直接被赶出来。

    李向荣笑着摇摇头,忽略了其中自认为没有必要说的细节,只把结果告诉了周游:“老舍先生人很好,我跟他谈的非常顺利,他也同意把散文的版权给咱们报社了,只是他已经把原来那批散文作品给了别的报社,只能把其他作品的版权给咱们了。”

    “真的假的?老舍的作品几乎都是含金量十足的,他真的答应给咱们报社版权了?”周游脱口而出问了句。

    李向荣点点头:“真的,老舍先生说过段时间会联系咱们报社。”

    得到了肯定之后,周游的眼中泛起掩饰不住的欣喜,他这次派李向荣去拜访老舍征求散文的版权,几乎是没有报任何希望的,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头。

    毕竟资深的老编辑都搞不定的事儿,李向荣一个新入职报社的怎么可能轻易办到呢?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跟他与人沟通的能力可不是成正比的,文章写得好并不意味人际交往方面也能如鱼得水。

    却没想到,李向荣竟然真的说服了老舍,为京城日报拿到了老舍作品的出版权!

    还真是什么都难不倒他,真可谓是京城日报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