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笔求仙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暴政

    自从遗诏公诸于世,年幼的姬无漾被命运推向了帝王的宝座。他稚嫩未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皇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他的母亲穆太后临朝听政。她任命了自己的兄长穆循芮为车骑将军,并给予其入宫商讨国事的特权。

    自此,圣朝的命脉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牢牢掌控,而这只大手的主人,正是权势滔天的穆大将军。穆府的势力像一张巨网,逐渐将圣朝的每个角落都囊括其中。无论是朝廷大事,还是地方琐事,穆府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集中如同洪流般汹涌,穆太后也逐渐被卷入其中,无法自拔。起初,她或许只是出于对国家和民众的责任感,小心翼翼地执掌着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诱惑让她逐渐迷失了自我。她开始沉迷于掌控一切的快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渐渐地,穆太后变得傲慢自大,再也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些出于忠诚和担忧向她进谏的忠臣,往往被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她只愿听到赞美她英明神武的声音,对于那些逆耳的忠言则充耳不闻。于是,一场大规模的罢免行动悄然展开,大量旧朝臣因各种原因被逐一解职。这些旧臣,无论是曾身居高位还是默默无闻,都曾是前朝的重要支柱,但在穆太后和穆循芮的眼中,他们已不再值得信赖。

    某天,高泰这位身居高位的宦官,在朝堂之上恭敬地向太后禀报:“启禀太后,老奴有要事奏报。”太后漫不经心地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语气冷淡地问:“何事?”高泰微微低头,声音恭顺地说:“近日老奴得知,有人在朝中散布不实之言,诋毁太后和车骑将军的名声。老奴认为,此等奸佞小人必须严加惩处,以儆效尤。”太后闻言,眉头一皱,声音中透露出些许不悦:“哦?竟有此事?可知是何人所为?”

    高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回答道:“奴才已查明真相,那些被革职的旧朝臣在暗中作祟。他们心怀不满,企图散播谣言动摇朝廷的根基。”太后闻言,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下令道:“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如此放肆!传朕旨意,立即捉拿那些造谣生事的旧朝臣,严加审讯!”高泰心中暗自窃喜,连忙低头应诺:“遵命,奴才即刻去办。”言罢,他转身退出了朝堂。

    高泰步伐匆匆地走出那座庄严的朝堂,尽管步履匆忙,但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沉重的压力。他的内心早已不再平静,而是波涛汹涌,如同狂风骤雨中的海洋。他深知,这次朝堂之争,必将掀起一场无法避免的风暴。

    这位宦官早已料到太后的反应,他深知那位女强人的性格,对权力的渴望和控制欲近乎疯狂。任何一丝对她地位的威胁,都会被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毫不留情地拔除。而这次,那些旧朝臣竟敢公然挑战太后的权威,诋毁她和车骑将军的名誉,这无疑在太后的心上划下了深深的伤痕。

    回到府中,高泰立刻召集手下,眼神坚定而冷酷,似乎已经预见到了那些旧朝臣的下场。他知道,这次任务艰巨,那些旧朝臣在朝中根深蒂固,关系错综复杂,要想一举将他们全部捉拿归案,需要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部署。但高泰也明白,只要太后下定决心,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开始在心中细细盘算每一个细节,从人员的调配到行动的路线,从抓捕的时机到审讯的手段,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和部署,高泰终于带领手下开始了行动。他们如同猎豹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那些旧朝臣的府邸,将他们一一捉拿归案。

    在审问的过程中,那些旧朝臣们无一不露出了真实的面目。他们或是痛哭流涕地求饶,或是愤怒地咆哮,但无论他们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高泰等人的铁腕。他们最终都招供出了自己的罪行,承认了自己在背后搞鬼,企图动摇朝廷的根基。

    穆太后得知消息后,大为满意。她下旨将那些旧朝臣全部处以酷刑,以儆效尤。那些囚犯们被囚禁在阴暗潮湿的地牢中,他们被剥夺了所有的尊严和自由,甚至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他们有时被装入大瓮中,周围用火炙烤,那种痛苦和绝望,让人无法想象。

    他们的食物供应被断绝,有人甚至被迫抽取衣物中的棉絮来充饥。那种饥饿和寒冷的折磨,让他们几乎失去了求生的意志。太后还命令囚犯在污秽中睡觉和生活,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一旦有人被送入新开设的监狱,除非死亡,否则他们永远无法离开。那里成为了他们的地狱,他们的噩梦。朝廷的公卿大臣们在进入朝廷时,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逮捕的目标。他们每次出门时,都会与家人诀别,不知道是否还能再次相见。

    太后的残忍和冷酷,让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片恐怖和绝望之中。她用自己的铁腕,将那些敢于挑战她权威的人一一铲除,制造了无数的冤案和悲剧。而在这场风暴中,高泰与其背后的十宦官势力也成为了太后的得力助手,他的名字,也成为了朝廷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那十位宦官背后的世家,如同巨大的暗影,无声无息地覆盖着整个皇宫。他们操控着朝政的走向,国家的命运也在他们的指尖跳动。尽管这十位宦官在穆循芮面前郑重其事地发誓,誓言忠诚于他,永不背叛,但在穆循芮那多疑的心中,这些誓言却如风中飞散的尘埃,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穆循芮深知这些宦官背后势力的庞大,他们在朝廷中拥有错综复杂的人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朝廷内外的巨大震动。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竟已赢得了穆太后的信任。因此,尽管这些宦官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但穆循芮始终对他们心存疑虑。

    穆循芮始终对身边的宦官保持高度警惕,深怕他们暗中搞鬼,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与宦官们的关系变得异常微妙且复杂。他既需要他们的辅佐来稳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又不得不时刻提防他们的背叛。

    穆循芮忧心忡忡地踏入了太后的寝宫,他面色凝重地向太后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建议。他恳切地请求太后,希望能够撤换所有的宦官,用那些忠诚可靠、有能力的郎官来替代他们执行皇宫内的职务。

    然而,穆太后听后却面露难色,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自古以来,皇宫内的琐事都是由宦官来管理的,这是长久以来的规矩,岂能轻易废掉?再说,圣皇刚刚离世,我身为太后,怎能与那些士人面对面地共事,岂不是有失体统?”

    穆循芮静静地站在一旁,突然,听到太后的回答,他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无奈。穆太后那份对于权力的执着与固执,如同宫廷深处的厚重雾霭,难以消散。那些宦官在宫中作威作福的丑陋嘴脸,他们如同一群贪婪的豺狼,肆意践踏宫中的规矩与尊严。穆循芮回想起当初放过他们的决定,心中充满了悔意。

    于是,他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打算先暗中行动,将那些最为跋扈、危害最大的十宦官逐一铲除,以平息宫中的风波。

    然而,穆太后却多次在权力的诱惑下,默许了宦官们送来的丰厚贿赂。那些璀璨的灵石、珍贵的天材地宝,每一块都闪耀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它们都是民间修士们历经千辛万苦,耗费无数心血才得来的。这些宝物在穆太后的宫中堆积如山,令人眼花缭乱,而穆太后则沉醉在这种权力的快感中,无法自拔。

    得知穆循芮有意要整顿宫廷,肃清宦官势力,那些原本在宫中耀武扬威的宦官们开始慌了。他们深知,穆循芮掌握了他们的把柄,一旦行动他们的日子将会变得异常艰难。于是,他们开始频繁地向穆太后进言,试图阻止穆循芮的行动。他们编造各种罪名,诋毁穆循芮。这些话语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割开了穆太后心中的疑虑。

    穆太后原本对穆循芮整顿宫廷的行动并无太多异议,她深知宦官势力在宫中滋生已久,对朝廷的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威胁。然而,随着宦官们的谗言日益增多,穆太后的心也开始动摇。她开始怀疑穆循芮是否真的如同他们所说,是个擅权自专、心狠手辣之人。

    一日,穆太后在御花园的凉亭中召见了穆循芮。阳光透过精致的亭顶,洒在两人身上,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穆太后轻抿了一口宫女递上的香茶,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关切与疑惑:“循芮,你近来整顿宫廷的举措,哀家有所耳闻。你能否告知哀家,你的用意何在?”

    穆循芮站在亭下,恭敬地拱手行礼,随后坦诚地回答道:“太后,宦官势力在宫中日益猖獗,他们结党营私,已经对圣朝的安宁构成了不小的威胁。臣此次整顿,正是为了清除这些害群之马,为朝廷带来一股清流,让朝纲更加严明。”

    太后听完穆循芮的汇报后,那原本平静如水的双眸中,微微泛起了一丝涟漪,眉头轻蹙,似乎被某种深深的思绪所困扰。她静静地坐在那华丽的凤椅上,任由时间的沙漏缓缓流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过去的种种,如同画卷一般在她的脑海中徐徐展开。那些宦官们在宫中的行径,时而狡黠,时而恭顺,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她所用,又可能伤她于无形。那些甜言蜜语,那些阿谀奉承,都曾是她在深宫中的一丝慰藉。她深知,宦官们虽然地位低微,但在皇朝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势力,他们的存在,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宫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然而,对于穆循芮,她却是另一种情感。他们是一家人,这份血缘的纽带让她对他有着深深的信任。她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的忠诚,更相信他会为朝廷的安定而竭尽全力。

    过了许久,穆太后轻轻叹了口气,那声音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带着一丝无奈和感慨。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和沉稳:“循芮,你做事向来稳重有分寸,哀家自然是信得过你的。但是,你也要明白,那些宦官们虽然有时行事不妥,但他们在宫中也有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你整顿宫廷时,需得注意分寸,不可太过激进。朝廷的和气,才是我们最应该珍视的。”

    穆循芮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太后的意思,但他更清楚,那些宦官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圣朝。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却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