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饿不死小猎人
繁体版

第四章 回家

    到了晚上,村里那真是人声鼎沸,整个李家村三十几户,人多的家庭十几口,人少的也有七八口。总人数接近300人。

    大队部3口大锅,根本就没停过,壮劳力一人一海碗,村里就靠着这些壮劳力种地呢,肯定紧着这些人先吃。

    之后老人妇女一大碗,到孩子几个孩子一碗。这三口锅就没停过,从三点多一直到七点多还有没分到的呢。

    这年月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而且人人都有,也没有往家拿的,就着自己带的干粮,吃的那个欢啊。

    这年月没有挑剔的,下水里就两个猪腰子让李长顺留下了。排骨,棒骨剃了个溜干净,都在汤里煮着呢。

    直到看到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

    爷爷走到锅台前,拍了拍手,大声的说到,“都听我说!下午肉我让二驴子都分出来了,这两年大家都难,我身为村长绝不会吃独食,一户二斤,你别管肥的瘦的,一户一块,谁要是不满意就给我滚蛋。”

    “谢谢村长”“好嘞,九爷”“九爷威武”……

    一家分两斤也是下午李长顺跟李老头商量好的,这野猪毛重242斤,去了头蹄下水,出了170斤肉,村里共32户,去了64斤。李长顺还能得100斤的肉,再加上猪头猪蹄子,得120多斤。

    现在这年代,城里一家人三个月能吃一顿肉都是条件好的,而且这一顿肉不超过半斤。

    以现代人看这二斤肉都不够一顿的,但是在那时候,2斤肉能美半年。

    一直忙活到差不多10点,人群终于都散了,剩下的猪肉肯定是背家里去。

    回到家李长顺奶奶,张翠翠跟李长顺念叨了半个小时,直到李长顺鼾声响起才停。

    李奶奶也没走,看着李长顺一脸的慈爱。

    老太太今年也60了,算不上太瘦,也绝对不胖。

    老太太一辈子生了3儿子2闺女,都是一视同仁,对谁都不偏不倚。李长顺爹回来的时候,知道老三走了,老太太哭了好几天,眼睛现在有点不好。现代来看估计就是白内障。

    到了孙子辈,就李长顺一颗独苗苗,再加上李长顺从小没娘,对李长顺不是一般的溺爱。

    李老头打李长顺10回,得有9回让老太太拦下来,要不然李长顺小时候也不能成村里一霸。

    到李长顺睡熟了,李奶奶才回了自己屋子。

    李长顺再醒过来太阳都照屁股了。

    这时候村里没那么多讲究,李长顺记忆里就没怎么刷过牙,都是用点粗盐漱漱口,凉水洗把脸就算洗漱了。

    李长顺在兜里摸了一圈没找到香烟和打火机,才想起来,这具身体可没有抽烟的习惯。

    一想起来心瘾就犯了,抽烟的人都知道,饭后一颗烟,赛过活神仙。

    早上刚起来,上厕所,干活之后,睡觉之前,哪颗烟少了都难受。

    听到动静,李奶奶见李长顺起来了,从炉子上端过来一个大海碗,半碗的大肥肉,四个二合面馒头。

    李长顺看着是十分难受啊,那时候不像现代,现代人吃肉都爱吃瘦的,这野猪肉可不肥,这半碗肉不是猪五花就是猪板油。

    刚吃了一片,李长顺眼睛就亮了,心里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

    两筷子下去半碗,身体由内而外的愉悦,李奶奶看李长顺吃的这么香,一脸的慈祥。

    “奶,你吃两块。”说着夹了两块肥肉递到李奶奶嘴边。

    李奶奶推着李长顺的手,嘴里说到,“你吃吧,早上做了一大锅,奶奶吃过了,这专门给你留的。”

    李长顺信了才怪,最多做了一碗,甚至可能就做了这半碗。

    “奶,你不吃,我也不吃!”说着把碗放一边,背过身抓着馒头啃。李长顺确实是饿了,昨天那杀猪菜李长顺没吃多少,真不好吃,肉也就八分熟,野猪肉本来就硬,下水那味更是难闻。

    李奶奶见孙子使性子,也没办法,“好好,我也吃两块。”

    李长顺夹着肉片递过去,李奶奶吃的香的很,吃了两片就说什么都不吃了。

    看着碗里还有7-8片,李长顺撅着嘴说到,“你一片我一片,要不谁都不吃,哼!”

    前后两世加起来40多了,这撒娇撒的贼自然,也不知是不是原主还没走,见到跟他最亲的奶奶又跳了出来。

    这一老一少你一片,我一片,吃的都是一脸的笑容。

    吃过饭陪着奶奶待了一会,李长顺得准备回去了,李奶奶可不知道李长顺受了伤,李爷爷包括李长顺二叔统一口径,猪撞树上了,李长顺捡回来的。

    李长顺晚上睡觉都没敢脱衣服,好在李奶奶以为他拉着野猪回村累着了,没帮他脱衣服。

    要是让李奶奶看见了,得心疼死。

    告别了奶奶,答应送了肉,过几天还来,李奶奶才让李长顺走,又到队部跟爷爷说了声,拒绝了爷爷要用村里的牛车送李长顺回城。拗不过爷爷,到底还是让李铁栓他爹帮着把猪肉背回城。

    其实要是没人送,李长顺就直接塞空间了,这有人在,李长顺哪敢。

    现代看的小说里,可没有一个主角让别人知道空间的事,让人知道的早凉了个屁的了。

    一直到了四九城的城门口,李铁栓他爹李立刚才回去。

    这时候也不能再塞空间了,李长顺就背着大麻袋往家走。

    这个年代人是淳朴的,村里人待李长顺都不错,记忆中李长顺干的缺德事可不少,六爷爷家前后丢了3只鸡,鸡蛋都不知道多少个。

    李长顺爷爷是一根毛也没赔过,最多家里吃肉给六爷爷送一碗。

    李长顺进城有3年了,从进城就开始上学,中学还没念完,60年灾荒闹得很多人都不上学了,他也坐不住板凳,让李老爹抽了几次,上个月还是不念了。

    李老爹也是看出李长顺确实不是上学的料,在学校经常揍人,别管你兄弟几个,全撂倒,回头人家家长找上来,李长顺一口咬定他们人多欺负人少。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也怪不得李长顺,从小在农村长大,还是村里一霸,欠的不行,嘴也臭,不过整个中学硬是让他打服了。

    一路闷头走回家,到了南锣鼓巷95号,没见到门神三大爷,这还不到中午呢,还上着班呢。

    前院三大妈跟两个妇女在聊天,三大妈看着比电视里年轻,也是,这才61年,三大妈也就40多。不过样子还能认出来。

    不说小说里是不是把闫家妖魔化了,但是这爱占便宜是真没说错。

    “李家小子,这是在村里回来的,拿的什么啊?”

    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长顺背上的大麻袋,李爷爷也知道财不漏白的道理,包的严严实实,可野猪肉的那股骚味是真盖不住,回来这一路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了。

    李长顺就笑笑也不说话,闷头回家,一路走到中院,嘿,名场面来了。

    淮茹洗衣,按电视剧秦淮茹是1933年生人,现在应该是28,肚子看着不小,估计得5-6个月了,那年代女人可皮实,快生了还干活呢。

    “长顺儿?你这是干嘛去了?这大袋子装的什么啊?”

    李家挨着易中海家,再往里就是傻柱家,李长顺还真得在秦淮茹身边过。

    “贾家嫂子,我回村了,我爷爷给带点吃的。”

    还真不能向对三大妈那样,李小雪跟贾家小当年岁差不多,住一个院,俩人总在一起玩。

    现在李长顺还没理清四合院的情况,也不好跟秦淮茹说什么。

    笑着说了句,“挺重的,我先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