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少年的成长之路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人盲

    高考成绩出来的同时高考满分作文也出来了。在高考这个全民关注的平台上满分作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陈修的那篇作文,质疑主要集中在前后两个部分差异太大,前一部分就是一个普通高中生都能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平平无奇。在正常人的认知范畴中,一篇作文的结尾最多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首诗短短二十字就给整篇作文戴上了王冠,肯定不是一人所写。网上吵的不可开交。

    作为舆论的焦点,刚刚过了一本线的陈修感觉自己就是个天才,高中内容是真的难,能过一本线的成绩陈修是非常非常的满意。潜意识所写的那首诗他只感到很厉害,写的时候并没有多想。但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大的舆论。

    “陈修,你的那首诗写的真好,写出你们少年的胸怀和担当。好多媒体记者来我们学校打听那首诗是谁写的,我一看字迹就知道是你。给我们学校争光了。”在和苏苏一起返校填报志愿的时候,老刘对陈修的一番夸奖来的突如其来。

    陈修谦虚的客气了几句。引的老刘有点着急上火。

    “一个少年人不用这么谦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心虚,作为你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你写出的这首诗我与有荣焉。那些媒体记者过来采访的时候,我可是好好夸了你的。”老刘接着说道。

    “我有什么可夸的,刚刚才过一本线,要夸也应该夸苏苏啊。”陈修有点心虚的说道。

    “苏苏考的好是他的本事,你写的诗是才华,才华和本事是一码事吗?本事是学出来的,才华与生俱来的,我为你骄傲。就这两天记者稿肯定要发出来了,别飘了就行。哈哈哈。”老刘满面红光说道。

    回来的路上,苏苏幽怨的目光盯着陈修。陈修被看的一身发毛。

    “有什么话你就说,盯着我怕。”陈修受不了了,开口问道。

    “网上的那篇作文我也看了,看字迹是像你写的,没想到真是你写的。你几时有了凌驾我之上的才华了?”典型的又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陈修就跟苏苏说了实话,当时看了作文题目,脑中潜意识就自然而然的冒出了这首诗。

    “写诗有这么容易吗?我回去也试试。”苏苏嘴里嘟囔着才华才华的。加快脚步往家走。

    到家门口陈修和苏苏被人堵住了。

    我是武江晚报的实习记者,我叫马波。我想采访你几个问题,这是我的名片。来人开门见山的自报家门,手里拿着一个资料袋并递过一张名片。

    陈修正好今天的技能还没用,扫了一眼马记者。陈修优越感十足的在心里嗤之以鼻“呵,人盲”这种优越感就是境界碾压带来的。但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让他把所有没达到人生第二境界的人统称为“人盲”,陈修单方面认为这些人看不清楚自己。

    被老刘夸的飘飘然的陈修心中还在窃喜,心思就没放在面前的人盲身上。

    陈修完全不像第一次接受访问的人那样手足无措,表现的镇定自若的陈修邀请记者到家里坐着聊。

    马记者到了家里一顿拍照,特别是对着门口放着的中药坛子。陈爸今天也不在家,陈修就请记者坐下,两人开始一问一答。

    那些中药是你在用还是你爸?在记者问了几个学习上面的问题后,记者打探起陈修的生活细节了。

    那些中药都是我爸在用,平时他就自己煎药。陈修如实的回答。

    你爸平时是怎么煎药的?

    就正常煎药啊,还能怎么煎药?陈修感到记者有点侮辱他的智商。

    那你会用吗?

    会啊。

    记者给了一个我不信的眼神,手上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陈修有点怀疑记者的智商了。但转念一想他是个人盲,就照做了。

    在陈修摆弄这些瓶瓶罐罐的时候,记者拿着相机又随意的拍了几张照片。

    陈修回头看了一眼,感到有点奇怪。

    我就随意拍拍,你别紧张。记者马上给出解释。

    陈修挠了挠头,又继续摆弄。

    看到了吧,就是这样,很简单的。

    好,好,知道了。又看似随意的拍了几张照片。

    记者又提出几个没什么营养的新问题后就准备撤了。苏苏在门口看着若有所思,拦住马记者的同时对陈修使个了眼色。

    陈修多年默契秒懂苏苏的想法,对着马记者一脸人畜无害的笑意说道:“您写完的稿子发我邮箱,让我先学习下在发表。可以吗?”

    才到报社工作不久的实习记者马波没想到陈修还有这样的要求,想了想还算合理就答应了。

    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陈修只要想到老刘的夸赞,苏苏哪个幽怨样就特别高兴,反复回味苏苏说的那句凌驾我之上的才华。这凌驾用的太好了,哈哈。

    第二天陈修来到网吧,打开邮箱就看到马记者的文章发了过来。刚面红耳赤的看完就听到老板在身后说道:“可以啊,修,这故事编的可以啊,把我都感动了。”旁边老板娘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陈修,陈修还浑然不知。

    “哟哟哟,父亲重病在床,打比赛赚奖金给父亲治病,白天打比赛,晚上挑灯夜读,说的是你陈修吗?叔叔重病在床还经常跑我这里来叫你回去吃饭,慈父啊。还有这下面的照片拍的,你煮中药的手艺可以啊!”老板指着屏幕接着有点阴阳怪气的说道。

    陈修转过头去习惯性想反驳两句就发现老板娘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心虚的陈修被盯的浑身不自在。

    陈修面红耳赤,看着就像煮熟了的虾子。急忙从口袋翻出崔记者留给他的名片,借来老板的手机就准备把电话打过去。突然的灵光一闪,悟出了一点东西。

    拿着手机陷入沉思的陈修,想了想就知道了自己问题出在哪了。那天被老刘夸的太兴奋,自己看对方是个人盲,也大意了。考虑到传统纸质媒体现在受到网络的巨大冲击,他们想求活,想博眼球,也不是不能理解。但自己被人当工具用还是很不爽。

    在陈修游戏思维里,这件事就像是去野区打个小野怪,现在被野怪牵着鼻子走了,非常不爽。

    陈修在想如何让自己更有效率打完这波野怪呢?也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资源最大化而且还要无伤。

    思考了一会陈修就打给了马波。

    在电话中陈修指责记者关于陈爸的事无中生有,记者理直气壮的表示这是你们学校老师包括校长一直强调确认的事,在说了这是你包括你们学校得名的事,我和你都得利,不是双赢的事吗?并表示现在的新闻人物都会写点小噱头,要不谁会看呢?这是行业内公认的潜规则。另外还有个好消息,一般这样的情况会有些爱心企业和个人会通过我们报社给你点资助,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不给你解决了吗?电话那头的马波还在给陈修画饼。

    陈修不急不躁的表示稿子先别发,我们先聊聊在说。

    约了下午见面,马记者不情不愿的答应了下来。

    陈修回去和苏苏密谋了一番,等马记者到了,两人轮番给马记者洗脑。

    还没等马记者坐下,陈修就开口发问:“马记者,你上次看到这样装可怜,博同情的事是哪件事?”陈修看了一眼马波,不等马波回答,接着说道:“是不是脑子里有很多这样的事,但具体的情节忘的差不多了。”马波一愣神的功夫,陈修又道:“这就证明了这样的方法已经饱和了,审美疲劳了。”马波刚要开口。苏苏斜刺刺插进一句:“想靠这样的东西转正,难。”边说边摇头。一句话正打到马波的要害,马波怒气冲冲的道:“我转不转正关你什么事?你谁呀。”

    马波是最烦这些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不给解决方案的人。这也是所有人盲的通病。

    苏苏慢悠悠的边说边掏出一个小本子:“我是谁不重要,你先看看。”

    陈修也拿出一个小本递给马波。

    马波接过两个小本子,带着点好奇先翻开苏苏的本子,扫了两眼就心里就下了定义:学霸笔记。这种东西现在网上不多也不少,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严谨,对每道题有全面的分析,从判断到思路在分析知识点最后给结论,特殊点的是还有对出题人想考什么的猜想。看着有点眼花缭乱。马波心想自己高考的时候有这个东西,认真学的话提升个10分20分问题不大。可惜了!

    接着翻开陈修的本子,也是本笔记,不同于苏苏的笔记那么严谨,特点是全面,所有需要搞懂的知识点都做了标记,用层层剥茧的方法去拆解问题。刚刚才看过苏苏的笔记,现在看陈修的笔记就有点味如嚼蜡了。扫了两眼就放下了。

    马波抬头看着苏苏两手一摊,一脸的莫名其妙问道:“给我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苏苏并不答话,看向了陈修。

    陈修也不解释,反问道:“这两本笔记那本好?”

    马波想也不想回答道:“那还用说,肯定是他的呀。”手指了下苏苏。

    陈修循循善诱道:“那可不一定,苏苏目标是考上一所一流大学,他做的笔记是帮他完成这个目标的,对所有想考一流大学的人有借鉴意义。我的目标是有所普通大学上就行了,我的笔记是帮我完成这个目标的,对所有想上普通大学的有借鉴意义。我们的目的不同,方法就不同。那你说是上普通大学的人多,还是上一流大学的人多?是想上一流大学的人多?还是想有个大学上的人多?”

    一句话就把马波绕进去了,这就是开智境的一种能力,看的清自己有什么,自己的优点在什么地方。

    马波摸了摸头回答道:“这样说的话每年大约800万大学生,一流大学每年最多只能招收几万人,当然是想有个大学上的人多。”

    陈修点点头接着说道:“你多多少少也了解过我,你也知道我高二结束的时候,老师基本放弃我了,没这本笔记我肯定是考不上大学,每年高考有一千三百万人左右,这就有五百万人没考上大学,我这本笔记是不是能帮到这些人?我现在还有一点点热度,你是写篇博同情,卖惨的文。还是依靠我这本学渣笔记写篇文章,帮助一些人上大学。你觉得那种更有意义呢?看的人更多呢?”

    马波开始头脑风暴了。

    苏苏斜刺刺的又插了一句:“写点有意义的东西,有可能会转正。”

    良久马波突然狠拍了一下大腿,站了起来拿上两本笔记就匆匆的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