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之幻音斩月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青海

    夏去秋来,天气也开始变得寒冷。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这世间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自是不知几度春秋,几分寒暑的,可在宋召召的心里,却无时无刻地念着李茂贞离开岐国的日子。

    这一路走来,途径了蜀地,孟知祥自然是给了幻音坊足够的方便与排场,途径蜀道时,宋召召一行人,也不忘站在悬崖之上,吊唁一下姬星彩。

    而皋兰山的拓跋族,昔年的顽童已然长成了翩翩少年,兰州城在他的掌控之下,偏安一隅,百姓富足。

    “女帝您看!”梵音天紧了紧身上的斗篷,指着前面,只见不远处的地方,一片幽邃的湛蓝色,朝着两侧扩散开来,在与天空交界的地方,如同水墨晕染一般,浑然天成。

    “这便是《滕王阁序》里所说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吧。”宋召召看着眼前之景,不免觉得叹为观止。

    “想必前面,便是青海了。”广目天说。

    青海,并非是真正的海,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湖泊,典籍的记载,可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称之为西海,仙海。而青海一词,则是从北魏开始流传沿用至今的。

    “过了青海,取道敦煌,再行至阳关,西出阳关,便可抵达西域天山的脚下了。”梵音天说。

    “十年前,咱们前往昆仑,寻求那地生胎,若是再往前行至半月有余,便也可抵达天山。昔年的错遇,未曾想这一晃,便又蹉跎了诸多光景。”宋召召看着远处的雪山,叹了口气。

    “女帝,您又在怀念星彩姑娘了吧。”妙成天取下了身后的玄天伞,她骑在马背上,双手捧着,精钢伞早已改名为玄天伞,而伞身的颜色,也早被能工巧匠晕染成了紫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泛着金沙一般的荧光闪烁。

    “驾~”女帝轻轻唤着西凉白驹,走到了玄净天的旁边,她拿起玄净天手中的玄天伞,将宝伞撑开,那一日破戏台前与姬星彩的初遇,历历在目。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如今雪儿都已经年过十岁了。”宋召召笑着,将玄天伞合了起来,递还给了玄净天。

    “与其说是怀念星彩,倒不如是怀念这十数年的光阴。这几年,可能是年岁大了,我时常回想起从前的事情,想起王兄出走前的那个雨夜,想起大明宫与三大圣姬力战玄冥教,想起星彩手中的牵丝戏,想起阿普,想起昆仑胎;我更不会忘记与萤勾和昶儿一同前往酆都,与鲜参的不打不相识,还有娑罗天的殒命。”宋召召在提到“娑罗天”三个字的时候,语气不免哽咽。

    “女帝,事情都过去了,咱们还是要向前看的。”梵音天安慰道。

    “这些年,镇守凤翔,调度幻音坊,不仅要维系与蜀国的兄弟邦交情谊,还要处处提防朱梁,晋国,吴国等诸侯的背刺,冰眠殿内的岐王宝座,看似华丽无常,却如坐针毡。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实在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坚守着什么?是岐国的百姓?李家的宿命?还是对王兄的承诺?”宋召召低头问着自己。

    “奴婢懂您~”梵音天跳下了马背,取出了水囊,倒满了一杯水递给了宋召召,宋召召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我多想拿着手中的画笔,游历岐国以外的所有地方,画下眼中的大好河山,画下百姓安居乐业,画下夫妻恩爱,兄弟与世无争。。。”

    “女帝,往好处想,咱们此番前往西域天山,刚好能当做一次游历,这些年镇守岐国,您太累了,权当放松一下吧。”阳炎天道。

    “你还真是看得开~”宋召召笑了笑,“出了兰州城的地界,往西北行走,便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势力了,咱们须得小心谨慎,保全了自己,才有来日可谈。”

    “诺~奴婢遵命。”

    “好了,快马加鞭赶到湖边吧,补给一些水源,今晚便在那边安营扎寨了!”宋召召说着,指了指青海的方向,“驾~”西凉白驹一骑烟尘,飞奔而去。

    马蹄声回荡在石子碎路上,云朵掠过雪山的背脊,海东青翱翔在苍穹之上,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纵横大地。

    青海越来越近,水天也渐渐分明起来,这一路的石子碎路,在临近湖边的地方,变得圆滑了许多,多年的潮水冲刷,已经把临近水源的石头,打磨得没有了棱角。

    宋召召跳下了马背,将缰绳扔给了身后的梵音天,六大圣姬拴好了马匹,随着宋召召漫步湖边。

    看着太阳的方向,此处应是青海的最南端,湖里的波浪不断地拍打着岸边的碎石,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声响。

    岸边,有一个硕大的青铜骑马雕像,应是吐蕃国中的某位将军吧。雕像的后面,是一个约有五六米高的敖包,敖包以巨石堆砌而成,顶端矗立着一人环抱之粗壮的木桩子,木桩子上,分散出六条丝线,上面挂满了经幡,延伸到地面,以钢钉固定。

    “玄净天,广目天。”宋召召道。

    “奴婢在~”

    “你二人去这湖中捕些白鱼充饥,多闻天与阳炎天去附近搜罗一些干柴,梵音天和玄净天,去把包袱中的薄褥铺好。”宋召召安排着众人。

    只见广目天抱着古琴,走到了青海湖的湖畔,她将古琴抛向空中,自己随即一跃,在半空中弹奏着琴曲,内力化作剑气,萦绕周身,琴音将湖面颤动得波光荡漾,湖中游戏的白鱼,仿佛被琴音麻醉了一般,缓缓地朝着水面游来。

    玄净天找准了时机,朝着湖中连射了六箭,有四箭射中了白鱼,另外两箭,一箭双雕。她以轻功滑行于湖面,蜻蜓点水一般依次拽起箭翎,扔回了岸边。

    “哇!姐姐好厉害,姐姐好厉害!”此时,敖包的后面,跑出来一个小女孩,只见她莫约五六岁的年纪,穿着棕色的长裙,白色的里衣,外面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外套,外套的一只袖口裸露在外,衣领上绣着五彩斑斓的图案。

    她的头发,盘成了无数的小辫子,上面拴着珊瑚片,蜜蜡饼子,还有一些银饰,一身吐蕃国传统的服饰打扮,看得出来,是个富足人家的小姑娘。·

    “小妹妹,你也想要这白鱼吗?”宋召召弯下腰来问她。

    “嗯!”小女孩拼命地点了点头。

    “去包两条最肥美的送给她吧。”宋召召侧过脸说道。

    “诺~”玄净天从怀中掏出了一条帕子,她选了两条最肥美的白鱼,将箭矢拔了出来,又用帕子包裹好,递给了小女孩。那白鱼被先是被广目天的琴音麻痹了神经,继而被玄净天直击要害,现下,已经动弹不得了。

    “小妹妹,拿去吧~”

    “谢谢姐姐!”

    “姐姐?”宋召召听罢,不免心中一喜,莫说自己已是二十六岁的年纪,哪怕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嫁人生子,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幻音诀功法的好处,便是可以永葆青春,所以宋召召看起来,要比寻常同龄之人,年轻不少,细细看来,虽褪去了豆蔻年华的模样,但也依旧是碧玉年华。

    “小妹妹,你叫什么呀?”宋召召问道。

    “我叫格桑曲珍。”

    “那姐姐便叫你珍儿如何?”

    “嗯!在家里,阿爹阿妈也是这样叫我的。”小女孩开心地说,此时,她手中的白鱼神经还未坏死,扑腾了两下,险些掉了下来。

    “小姐,您可真是让奴下好找!”此时,远处跑过来一个老妇人。

    “我馋了那湖中的白鱼,想抓来一条吃,碰到了几个好心的大姐姐,送给了我两条!”珍儿说着,开心地朝着她展示着手中的白鱼。

    “您若想吃,吩咐下人们去捞一些即可,您这样私自跑出来,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老身可是吃罪不起的呀!”老妇人接过了珍儿手中的白鱼,还不忘朝着宋召召等人道谢。

    此时,珍儿忽然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只见她面色惨白,嘴唇也没有了血色,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在大口地喘着粗气。

    “小姐!小姐!”老妇人忙丢下了手中的白鱼,跪在了珍儿的旁边,她浑身摸索着自己的周身,“哎呀,出来着急了,没有带治疗的丹丸。”

    “都退开!”此时。宋召召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