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之幻音斩月
繁体版

第一百章:身世之谜

    岐王府,冰眠殿。

    艳阳高悬,洒满一地的金黄。王府大门处,岐国的将士们位列两侧,尽显天家的威严。

    王府侧院的膳房中,厨师伙夫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午膳了,这也是宋召召为数不多的选择在岐王府用膳。素日里,宋召召只是以岐王的身份在这里面见国家重臣,余下的时间,多在幻音坊内打发;如今的她重伤初愈,加之再过几日就要动身前往太原,便也不想太过舟车劳顿。

    经过了一夜的折腾,宋召召虽已无性命之虞,但是身子还是有些虚弱。回到岐王府,她匆忙地换上了岐王的一身行头,喝了一碗女弟子熬好的丹参汤,便于冰眠殿内,与吴丞相为首的一众岐国政要,商讨国事。

    “微臣拜见岐王!”

    宋召召从西侧的寝殿走了出来,穿过众人,踏上了冰眠殿正殿的王座上,众大臣见罢,忙跪下行礼。

    “都起来吧。”宋召召整理了一下领口,咳嗽了两声,坐了下来。阳炎天和多闻天二人站在她的两侧随侍。

    “岐王,您受伤了?”此时,吴丞相身后的大将刘知俊问道,

    李茂贞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地方牙兵,到如今的割据一方,军功全都是凭借他一人打下来的。虽然获封岐王后,有三大圣姬的帮衬,可是军中,却并无嫡系将领值得倚仗信任。

    刘知俊,本是朱温座下的一员大将,后与朱温决裂,投奔岐王,被李茂贞所赏识,赐予兵权,身居要位。虽然李茂贞已离开岐国十五年,可刘知俊依旧尽心辅佐宋召召,而他本人的功力,也有着小天位的实力,所以能分辨出宋召召受了伤。

    “无妨!”宋召召摆了摆手,“今日急召诸位大人前来,是因为尔等皆为我岐国的顶梁。前几日,通文馆圣主递过来消息,龙泉现世,邀请本王前往太原商讨要事。本王决定携女帝,梵音天,广目天三人前往,不知诸位大人有何见解?”

    “回禀岐王,龙泉剑乃是李唐皇族的证明,龙泉现世,不知那传说中的十皇子,是否也会一并出世?”吴丞相问道。

    “不错,这也是本王为何想要前往太原的原因。当今天下,诸国看似一潭静水,实则暗潮涌动。若谁能得到龙泉与天子遗孤,那么这李唐的江山,便也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了。”宋召召道。

    “微臣听闻,那通文馆号称有十三太保。除了大太保李嗣源外,十门主李存孝的功夫也在大天位。其余诸多门主中,中天位者也不计其数,岐王若想要前往三晋大地,不如让自在圣姬陪同,方能护得周全。”刘知俊说。

    刘知俊自然知道岐王与女帝为一人。如今宋召召重伤初愈,能否敌得过李嗣源都还是未知数,梵音天与广目天仅为大星位,若是真遇到了危险,该如何自保?

    “刘将军的顾虑,本王明白。”宋召召说着,朝着刘知俊微微一笑,“本王与女帝不在凤翔,岐国不能没有大天位的高手坐镇。况且那李嗣源是相邀本王商讨龙泉现世一事,未必就是鸿门宴。况且我李茂贞也是大天位,就算敌不过通文馆,自保脱身还是可以的。”

    “岐王,此番出使晋国,一定要万般小心!”吴丞相道。

    “本王不在岐国的这段日子里,朝政还需倚仗丞相了。”宋召召说着,拍了拍手,自在天从西次间走了出来,“自在天会代表本王,全权配合吴丞相。”

    “微臣谨遵岐王谕令。”诸大臣跪地行礼。

    “你们且都退下吧,本王还有些事情要与九天圣姬交代。”宋召召说着,摆了摆手,以吴丞相为首的一众大臣,便退了出去。

    “吴丞相,诸位大人!”此时,大殿外,广目天与玄净天妙成天姐妹,走了进来,与退出大殿的诸人,碰了个照面。

    “几位圣姬好!”诸位大人抱拳作揖。

    “奴婢拜见岐王!”三人朝着宋召召单膝下跪行礼,此时,宋召召身旁的阳炎天与多闻天,也走下了王座的台阶,与广目天等人站在了一起。

    “不知岐王召集我们前来,有何要事?”自在天往前走了两步,问道。

    “不急,还有一位未到。”宋召召说。

    “叮铃铃,叮铃铃。”殿外,传来了一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响,待到众人回过头来一看,梵音天赤裸着双脚,缓步朝着大殿走来。她左脚脚踝上挂着的铃铛,叮当作响,很是好听。而她的手中,则捧着一个大木盒子。

    “奴婢拜见女帝!”梵音天踏入殿门,众圣姬位列左右,让出了一条路出来。梵音天走到了众人的最前面,单膝跪地,将木盒置于头顶。

    宋召召伸出右手,挥了挥袖子,一股真气朝着梵音天飞去,将梵音天头顶的牡丹花,吹得左右摆动,待到真气拂过木盒,木盒子便被这股力道打开了。

    “大家都来看看吧。”宋召召说着,朝着梵音天点了点头,梵音天左手托着木盒子,右手将盒子里的一张有些褶皱泛黄的画纸拿了出来,递给了广目天。广目天接过画纸,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

    “奴婢记得,这是几年前鲜参姑娘派人送来的锦盒。”广目天道。

    “人?”梵音天朝着广目天瞥了一眼,“我至今都忘不了那个雨夜,一群老鼠黑压压的一片,如潮水一般朝着幻音坊涌了过来。”梵音天道。

    “不错,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那一夜是我与梵姐姐守夜,幻音坊外的女弟子来报,我便与姐姐前往查看,岂料那鼠阵凶悍无比,我的玄天伞跟本抵挡不住它们的脚步,梵姐姐的音律剑气,对于它们也丝毫起不到一点的影响。”妙成天说。

    “鼠阵褪去,黑影里,便留下了这个盒子。”梵音天说着,看了看广目天手中的画,“说来这盒子里的东西,我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到。”

    “鲜参乃是苗疆十二峒鼠峒的峒主,召唤鼠阵自是不在话下的。不过能操纵这一群老鼠,从苗疆死溪林一路前往凤翔,有条不紊,如同军队一样,也真是需要不少道行。这木盒内的画纸,本王只与上三天看过,今日让梵音天从库里取了出来,给大家一观。”宋召召道。

    画纸里,十个人穿着红色的连帽长衫,围坐成一个圈,只不过还有两个位置是空的,仅仅画了两个圆垫子。这圆圈的中心燃烧着篝火,十个人细细看来,男女老少应有尽有,其中一人正襟危坐,手持一串念珠,这念珠有几颗染成了松石的蓝绿色,在图画里,很是醒目。

    “这念珠,怎么觉得甚是熟悉?”玄净天看着画纸,嘀咕着。

    “就是,感觉在哪里见过一眼,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了。”妙成天道。

    “慧觉!”梵音天忽然睁大了瞳孔,“在迦叶寺,慧觉大师手持之物,与这念珠如出一辙!”

    “不错,方才我与女帝也有此怀疑!”自在天说着,又看向宋召召。

    “你们可知,这慧觉大师的来历?”宋召召问着众人。

    “只听闻那住持慧明,乃是不良人天罡三十六校尉之一,可是这慧觉大师是谁,江湖上,却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传说。”梵音天道。

    “那便是来历不明了!”广目天说。

    “一个大天位的高手,突然出现在迦叶寺,江湖中,却从未有过他之前的分毫记载,仿佛迦叶寺之前,世上便没有这个人一般,现在想来,确实很可疑。”自在天道。

    “鲜参送来的这幅画,是有意向我们透露十二峒的秘密。这张画纸里,还有一项重要的信息。”宋召召说着,指了指画面背景的山洞,在崎岖石壁的画笔勾勒中,隐约写着梵文“龙泉”二字。

    “龙泉!”梵音天道。

    “王兄出走歧国,寻访十二峒,为的就是寻找破解苗疆圣蛊的方法,打开龙泉宝盒。且不说这慧觉大师是否就是画中的十二峒中人,他的出现,龙泉剑的现世,加之这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本王总觉得,这是一个局,局外,有个高人,一直在牵引着我们前进。”宋召召道。

    “若是如此,那晋国之行?”梵音天道。

    “无论是不是局,从踏入的第一步起,咱们便没有后悔的余地了。且不说当今世上,唯有我歧国沿用大唐年号,奉李唐天子正朔;单说王兄这十五年来为了龙泉的付出,龙泉剑现世,哪怕是个死局,本王也要踏进去一探究竟。”宋召召道。

    “女帝。。。”众圣姬道。

    “好了,不用说了。”宋召召摆了摆手,“自在天留守歧国,顺便暗访一下慧觉身世之谜。其余圣姬,三日后,各自启程前往百越各地。”

    “诺!奴婢谨遵岐王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