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府崛起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挖坑

    望着贾玳匆匆下楼离去的背影,李卫平不忿,心底暗自骂娘。

    堂堂江南一省都指挥使,手握三万大兵,却是一来便被人下兵权,竟成了别人呼来喝去的长随小厮;

    现在,更是成了钱袋子,任人取用。

    李卫平一个月的俸禄,正经才六十两白银啊,贾玳轻飘飘一句话,他的月俸,这就去了大半,

    教他一家里里外外几百口子,怎么活?

    喝兵血,真当他李卫平愿意啊,完全是被这个世道逼迫的,好不好!

    李卫平心有不甘,掏出五十两银票,递到老伯手中,面上不善,“本官若是发现,你给的情报是假,”

    “误导了将军,放跑了贼人,小心你的狗头!”

    “小老儿不敢,官爷饶命,这赏银小老儿不要便罢了。”老伯唬脸色发白,双股不支,跪下磕头,不敢接银票。

    “李都司,还呆在仰天楼干嘛,难道要本将军请你下来么?”

    仰天楼下,贾玳冷不丁的一句话,顿时唬了李卫平一跳。

    不是走了么,怎么又回来了?李卫平连忙扔了银票,瞪了老伯一眼,赶紧下楼,骑马跟上。

    城东,采石矶码头。

    却说,贾敬被泰康帝启用,做了金陵学政,主持江南几省科举。

    贾珍留在神京,上有邢姨奶奶教训,中有薛氏抱怨,虽常常眠花卧柳,但总是不得劲。

    是日,族中有一老者病逝,家贫,无力运灵南下安葬。

    贾珍正好寻了借口,来江南烟花之地享受享受,总好过被家中女人唠叨。

    这日,船行到扬子江江面,遇到了贾敬率龙舟匆忙北上。

    停船,父子二人一叙别情,几乎把贾珍吓尿。

    想办法拖住贾玳,勿令其北返,追上太上皇龙舟。

    这如何使得?

    贾玳向来无法无天,若是知道他们父子,暗中“偷走”了太上皇,一心和四王八公一道,要扶废太子之子——义忠郡王徐国昌上位,

    和他作对,对自己岂不要杀要剐?

    可,在贾敬多年棍棒教育下,贾珍委屈吧啦的,焉敢不从。

    这日傍晚,船队来到采石矶码头,贾珍一面使人通知族里来人接:一面派了心腹小厮,在路上盯梢,发现人马出城,

    贾珍便立刻起灵,借人员众多的优势,将城门洞给堵住,勿使官军进出。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把地上行人皆是染上了一道金色,倦鸟归巢,东城门依然热闹非常。

    这时,城里边行人陡然让出一条道来,一送丧队伍行色匆匆,脸上不悲不喜,随手洒下无数纸钱,

    周遭行人纷纷跳将开来,深恐沾染了霉运。

    贾珍心头一喜,就是此时,连忙令下人,抬灵下船,迎头和出殡的人撞在了一起。

    一方急着出城,另一方急着进城,两拨人马互不相让,顿时把个东城门堵的水泄不通。

    “哈哈……倭寇,任你诡计多端,今日,休想跑出本将军的五指山!”

    这时,一名少年将军,手持马槊,背着夕阳而来,仿若金甲神将,胯下马儿前蹄高高扬起,凶厉之势扑面而来。

    立时,心里有鬼的两拨送丧队伍,顿时混作一团,彼此分不清了。

    “将军,我……”

    跟随而来的李卫平跃跃欲试,倭寇余党果然想从东城门混出。

    呵呵……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擒贼救驾之功,就在眼前。

    李卫平眸子里,欲火沈腾,透露着热切,加官进爵从未离他这般近过,深怕溜走了,悔之不及。

    人群中的贾珍,依然骚包,一袭绸缎锦衣,要配香囊、玉石,油头粉面,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只是一瞬,贾玳便猜中了贾敬父子的图谋,左右不过是拖延时间,让太上皇逃的更远些。

    不过,也是。

    朝廷日月双悬,政出多门,大权旁落,愈发混乱,自己才有机会,浑水摸鱼。

    现在,朝野分作两党,一曰新党,以泰康帝为首,主要是文官集团成员,镇国公牛清之孙,袭一等伯,牛继宗率先领蓟州镇边军投靠,为之加油助威,以壮声势。

    二曰旧党,却是分作了两派。

    其中一派,以北静郡王水溶为首,使开国勋贵一脉为其爪牙,得太上皇纵容,反对泰康继位,扶立废太子一脉;

    经过这几年,太上皇已是有些后悔,逼死废太子全家,但,年老之后,颇为念旧,甄太妃日益得宠,

    养子忠顺亲王,借势而起,得江南甄家财力之助,勾连内外,越发的壮大。

    只是,贾玳借倭寇犯驾之事,栽赃甄家,一举灭了忠顺亲王一伙,断了他们的钱袋子,重投泰康帝旗下,

    与四王八公一党作对,誓要报仇。

    而今,贾敬父子是铁了心,站队水溶一党。说什么报君恩,不过是贪图权位的遮羞布。

    只是一瞬,贾玳心中便定计,拿下贾珍用i迷惑李太妃,给泰康帝用一个交代。

    “这里是金陵,金陵官军任你调动,李都司,太上皇、李太妃就在宫里,看你的了……”

    言毕,贾玳骑马回了宁国府老宅成亲,任由李卫平将事闹大,被江南士绅厌弃,将来不得不投奔自己。

    “谢将军,小官保证将倭寇余党,一一捉拿归案,定不教太上皇、太妃娘娘失望!”

    李卫平大喜,指挥着金陵官军清理城门洞,躲之不及者,皆是身死当场。

    周边行人顿作鸟兽散,嚷嚷着“杀人了。”动静之大,迅速传遍全城,吹灭烛火,全城为之一暗。

    很快,瓮城便被清理出来了,只剩一个三旬豪门公子哥,紧紧守护身后一枣木棺材,不肯退让一步。

    “放肆!”

    “纵然尔等是官军,亦不可对死者无礼!”

    “某乃金陵贾……”

    “死者?”

    “什么死者,笑话!”

    “依本官看,棺材里定是藏的倭寇劫掠的财宝;你分明是倭寇共犯。”

    “来人,给老子开棺!”

    江宁城有贾玳坐镇,李卫平办起事来,底气十足,一点也不怕得罪人,大手一挥,金陵官军立刻发动,

    直接找了双臭袜子堵了贾珍的嘴,反剪起来,胳膊几乎被折了,痛的贾珍呜呜哀嚎,满地打滚,差点没背过气去。

    小兵力道没收住,多少带了点仇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