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驱逐舰回明末
繁体版

第102章 军队与军阀

    第一军看押俘虏的两个团先后向张广打报告,请求就地征发一些民夫,协助修造新的战俘营,并且参与管理清军战俘。

    这是什么情况?详细听取了汇报之后,张广最终搞清楚了。

    因为东海义军的到来,解救了大批沦为奴隶的汉人农民,而且还给每个农民分了土地,所以第一军占领区内的很多青壮年农民纷纷要求参加东海义军,数量非常庞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方的两个团请求军长张广批准他们临时征召一些士兵,帮助修造战俘营,并且管理清军战俘。

    征兵,那可是一件相当敏感的事情,和铸造武器铠甲一样,这个权力一般都是收归中央的。

    历朝历代,私自募兵、私造武器等事情,都是红线。

    除了一些特殊时期,比如汉末三国的时候,中央朝廷已经无力对抗黄巾军了,所以不得不把募兵的权力下放到地方,结果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地方诸侯迅速做大做强,东汉政权也很快名存实亡。

    再比如明朝中后期,随着大明官军正规军的战斗力越来越拉胯,有时候不得不允许地方上自主招募军队,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为了对抗倭寇,从义乌招募来的一群士兵。

    不过这种招募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必须上报朝廷批准,而且招募来的军队对外也都是大明朝的军队,像“戚家军”这一类的说法,都是后来老百姓的称谓,在当时是绝对不能主动提的。

    军队是国家的,不是某个武将的,戚家军在当时的称谓应该叫“浙兵”或者“浙军”,不可能自己管自己叫“戚家军”,否则的话戚大将军可就有谋反之嫌了。

    当然说归说,在封建时代的军事制度下,很多时候军队就是武将的私兵,特别是武将掌握了财权,可以自己为自己的军队提供后勤补给之后,就会进一步向军阀靠拢。

    总之,说了这么多,都围绕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私自招募士兵,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

    所以,张广收到部下临时招募士兵的请求时,相当犹豫,这其中的利害他自然也清楚。

    不过就在他犹豫要不要把自主征兵这件事上报到司令部的时候,司令部的命令就先来了。

    因为无线电设备还没有造出来,作为集团军的军部,与登州的东海义军司令部也只能暂时靠传统的快马送信或者信鸽送信方式联络。

    只见司令部派来递送命令的少校和护卫们骑着马,来到了张广的第一军军部,把一份命令书交到了张广手上。

    命令书下面盖着东海义军司令部的印章,还有林浩文的亲笔签名。

    命令的内容不复杂,总结一下,就是授予东海义军陆军的四个集团军自主招兵、建设军工厂和进行其他一些事项的权力。

    也就是说,司令部和林大帅批准各军自主招兵和制造兵器了。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举措。

    当然,也不是无限制放开,招兵的数量、军工厂的规模和其他等等事项,都还有一些限制,超过限制依然要得到司令部的批准。

    但这对张广来说已经足够了,真是瞌睡送枕头,这一纸命令给他解决了大问题。

    张广立即向后方看押清军战俘的两个团下达命令,批准了他们的招兵计划,同时,他心中也开始酝酿起了更大的规划。

    不得不说,作为东海义军的大元帅,林浩文确实是相当自信。

    这道自主征兵的命令一下达,可以说给了目前东海义军的四个集团军空前的权力。

    此前只有第四军的军长董方远还兼管江南地区的行政事务,所以权力是四个军长中最大的,但招募军队、建设军工厂等事务还是要报给司令部林浩文批准。

    现在,四个集团军的权力再次跃升,征兵和造武器都可以自主了。

    接到命令后,张广高兴之余,但也不免有些疑惑,难道林浩文就不担心麾下的几个集团军向节度使和诸侯王的方向发展吗?

    不过再次把命令读了一遍后,张广终于搞懂了。

    虽然林浩文把征兵和造武器的权力下放给了四个军,但最关键的财权,司令部依然把控得很严格。

    四个集团军占领区内的税收,都要全部上交中央,然后再由中央根据情况向下拨付,各军的粮饷也是由中央统一拨付的。

    在战时,针对缴获的粮饷、武器等,各军作战部队有权力根据需要分配,但也必须如实上报,缴获特别大量的物资时,如何处理各军也不能自主决定。

    此外,各军的高层人事任免权,也都不在各军长手中,副师长以上军官的任免,全部都要上报司令部批准。

    到最后张广想明白了,坐镇中央的大元帅林浩文只要控制好了各军的财权以及后勤补给,还有高层军官的任免权,地方上的军队就翻不了天,至于节度使和诸侯王就更别想了。

    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东海义军的组织结构,所有的封建军队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现代化的结构体系,东海义军也实行双首长制,从连级部队开始,部队除了军事干部,还有政工干部,共同领导部队,形成了稳固的体系,这才是更根本的保障。

    当然张广作为农民军的首领,很多问题还想不了那么远,他只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很快,第一军管理战俘营的两个团就招募来了大量的新兵。

    刚刚从奴隶身份解放出来的农民子弟参军热情极高,听说东海义军招兵,有人甚至跑了几十里路,要求当东海义军的兵。

    到了九月初一日,第一军管理战俘营的两个团,兵力总数直接扩大了一倍多。

    同时,两个团也在张广的协调下,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兵工厂。

    当然这个简易的小兵工厂生产不了大件装备,步枪火炮什么的都别想,只能简单打造一些刀剑,并且用木炭、硝石和硫磺制造少量的黑火药。

    不过这也足够了,招募来的这些新兵,主要任务是协助建造战俘营,上一线与清军作战的任务也轮不到他们,所以冷兵器和基础的黑火药武器就足够用了。

    解决了后顾之忧,第一军重新把精力聚焦在了清军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