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平阳侯府,练武场。

    今天是亲卫们比斗的日子。

    旁边的草地中央空出一大片区域,里面的亲卫穿着短褂,分成两两一组各自比拼。

    比斗没有时间限制。

    赢了的人自发寻找接下来的对手,输了的人自行退场围观。

    越早赢,越有挑选对手的机会,还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所以比斗一开始,场面就非常火爆。

    一些厉害的人刚开始就把自己的对手淘汰,然后互相忌惮的对视一眼,各自退到圈边,寻找合适的对手。

    找好接下的目标后,先胜的人就可以在目标组旁边等待。

    只要其中一人淘汰,比斗立刻开始。

    不过这些亲卫之间都很熟悉,所以直到现在,杨文远都还没看到有人趁别人获胜的空挡偷袭,着实浪费了杨文远的好意。

    估计是看到杨文远在,反倒是一个个挺客气的,都等对面准备好才开始比试。

    这可不是杨文远的初衷。

    生死之间,谁管你偷不偷袭,抽冷子就是直接干!

    杨文远不让他们按顺序比斗,就是想让他们适应这种情况,锻炼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

    结果一个两个的,都讲起礼貌来了,让杨文远颇为无语。

    最开始,杨文远还跃跃欲试,让每次获胜的人和自己对打,借此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

    毕竟杨文远的金手指就是快速回复,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沙包,根本不怕挨揍。

    要想揍人,先学会挨揍。

    杨文远已经做好了被打的准备。

    不过事与愿违。

    作为平阳侯府的唯一一根独苗,这些亲卫和杨文远对打的时候,根本不敢下力气,生怕打出个好歹,绝了主脉的后,一次两次后,杨文远也就没了兴趣,只是每天早上锻炼完,和他们套会招,聊胜于无。

    相比于近身搏斗,杨文远更擅长箭术。

    有了亲卫们的倾囊相授,再仗着金手指不怕受伤的特点,以及一点点理科男的头脑。

    如今杨文远的箭术技艺堪称百步穿杨。

    短兵相接不敢用力,但是箭术就没顾忌了。

    亲卫们都想要在杨文远面前表现自己。

    不过,在场的所有亲卫都不是杨文远的对手,只能看着杨文远不断命中百米外的靶心,直到手里的箭矢耗尽,也没有一根箭矢旁落,全都正中红心。

    亲卫们满脸羡慕。

    如果自己有这般箭术该多好?

    怎么也得当上侯府的亲卫头子了吧?

    在大周。

    弓箭手的地位比普通军士高上很多,属于高端兵种,稀缺资源。

    如果他们有这一手箭术,无论去哪都会被人抢着要,许以高官(亲卫头子或者军中弓箭手头子)厚禄。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挺好的。

    小侯爷的安全更有保障。

    赏赐完赢得比试的亲卫,杨文远原地踌躇一番,又下令再多恩赐前三的亲卫,一人一次药浴的机会。

    在亲卫们响彻云霄的“谢侯爷赏赐!”的拜谢声中,杨文远回府练字去了。

    杨文远虽然有金手指,不惧受伤。

    但以防万一,他还是每天药浴一次。

    不过亲卫们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只能泡杨文远的洗澡水。

    不是杨文远舍不得钱,不肯下力气投资,实在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而且不光是药材钱贵,还是因为不符合国情。

    毕竟,在如今的大周,有哪家勋贵会自己付钱,特地给手下免费药浴的?

    甚至,他们连给手下人卖药浴的药包时,都要在中间赚一道钱,怎么可能免费提供药浴?

    所以,杨文远也只能用赏赐的名义,隔三差五地给手下的亲卫发放福利。

    还不能多了,只能给少数人。

    这还是杨文远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才能顺利做下去。

    平阳侯府,书房。

    杨文远正提着笔练字。

    前几日从盛家回来,杨文远受了盛紘的情,领了几幅他的墨宝,当做“指导书”,用来临摹,练字。

    旁的不提,盛紘的字是顶好的。

    不然皇帝也不会当众夸赞他“写的一笔好字”。

    杨文远原以为练字没什么讲究,就是临摹名家字帖,谁曾想其中还有不少学问。

    初学写字,按照盛紘的教导。

    应忌用光滑而不留笔、不吸墨的纸类。

    宁愿纸类毛些、黄糙些,不必求纯细、洁白。

    盛紘同时还交待了一些其他的基础知识,杨文远也一一照做。

    杨文远首练大楷,用的浅黄色的元书纸。

    桌案上。

    杨文远练字,长青在旁边研墨。

    杨文远写完一个“兰”字,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向长青问道:

    “对了,袁文绍那边有消息吗?”

    杨文远那天PUA袁文绍的时候,长青也在门外侍候着,怕袁文绍突然暴起伤人,好及时制止。

    别误会,长青主要怕自己公子收不住力气,把人打坏了。

    听杨文远这么说,长青自然明白杨文远想问的什么。

    “袁文绍好像是没那个心思,那天之后,连家都没回,又回白鹿书院读书去了。”

    对于这个结果,杨文远一点都不惊讶。

    袁文绍就是个愚孝的人。

    不然原故事线里,华兰也不至于天天被他母亲站规矩,找麻烦了,而他只会在旁边看着,冷眼旁观,事后再说几句宽慰的话。

    他可能是个好儿子,但绝对不是个好丈夫。

    “白鹿书院,他也在那读书?”

    杨文远一脸惊讶,没想到这么巧,袁文绍居然也去那读书了,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顾廷烨。

    杨文远用毛笔添了点墨,心中暗忖:白鹿书院就那么大,这两人应该会遇到。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虽说袁文绍被自己一顿嘴炮输出,连夜遁走,但顾廷烨年轻气盛,可没自己的人情世故,必定不会服软,说不得两人说几句话,就会呛起来。

    不过也不用担心。

    顾廷烨的身手是从小练到大的,袁文绍肯定不是对手。

    只希望顾廷烨到时候不要冲动。

    万一动起手来,把袁文绍伤了,消息传出去,反倒是显得他们俩有“痛打落水狗”的嫌疑。

    想到这,杨文远又记起了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朱曼娘,顿感晦气,连练字的心情都没有了。

    “长青,庄学究怎么还没来啊?我要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