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章 倒反天罡?

    积英巷。

    盛家。

    天还没亮,各式的灯盏就在各处院子里亮起。

    葳蕤轩。

    不同于之前去陈大娘子家参加宴会,如今华兰的亲事妥帖了大半,王若弗也没再花费太多精力为华兰梳妆打扮,而是让她自己侍弄。

    王若弗自己则是端坐在梳妆镜下,让刘妈妈帮忙匀脂抹粉,摆弄发饰。

    还从自己的嫁妆箱里拿出了许多金银首饰,装扮自身。

    看着梳妆镜里重新焕发光彩的自己,王若弗心中暗道,我好歹也是王家的女儿,父亲配享太庙。

    我要证明,王家的女儿不比别家的差!

    今日,我也将开启战斗模式!

    ……

    辰时。

    王若弗带着一众儿女到达马球场。

    吴大娘子知道盛家即将和杨家结成亲家,她自己还是两家未来的媒人呢。

    想到自己手上马上就要有一出,小官女儿嫁入侯府当大娘子的佳话,吴大娘子的脸上就不由得露出璀璨夺目的笑容。

    从今往后,有男子的家里不好说,但家中有闺中待嫁的女子的人家,日后肯定会把自家的门槛挤破,也要来求取一门好亲事。

    小官女儿高嫁侯府,还是大娘子?

    吴大娘子,公若不弃,妾愿拜为义母!

    俺也一样!

    此刻,官眷人家已经来了大半,自然看见了吴大娘子对盛家的热情招待,如同对待同级别的侯府大娘子一般,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眼神。

    这乌泱泱的一大家子人,是谁家的?

    怎么从来没见过。

    于是互相派出女使去旁边的围帐打听。

    这时就有不少参加过陈大娘子宴会的大娘子站了出来,做出解释。

    她们之前不知道盛家人的背景,以为能被陈大娘子邀请来赴宴的,应该是朝堂新贵,所以颇为热情。

    这里着重提及当日那位,以为盛紘是自家夫君上司的大娘子。

    那日可谓是古道热肠,对王若弗热情洋溢,只差当场替自己夫君表忠心了。

    结果回到家里,事后调查一番后才得知,王若弗那个王家女儿的身份是真的,确实是王家的嫡次女。

    但那不是重点。

    最关键的是,那个王家女儿的夫君,盛紘。

    如今盛家最大的官,居然才区区五品,还是自己夫君的直接下属。

    得知这一“残酷”真相,那位大娘子郁闷的想要吐血。

    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舔错人了!

    白白说了这么多好话,陪了这么多笑脸。

    应该是她来舔我才对啊!

    但现在看吴大娘子对王若弗那副热情劲,那位大娘子心里又不免嘀咕起来。

    莫非是自己没打探清楚?

    难道盛家还有什么隐藏的关系没被自己发现?

    不然依照王家如今仕途不显,盛家才区区五品小官的现状,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为何对王若弗这般热忱,和刚刚只对自己简单露出了一个笑脸,敷衍几句,形成了鲜明对比。

    莫非不是倒反天罡,而是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不谈这位大娘子的惊疑。

    看台上,齐国公府的平宁郡主也发现了这一异常现象。

    平宁郡主自然是知道盛家和王若弗的情况,毕竟自己疼爱的宝贝儿子就在盛家读书。

    作为一个合格的母亲,肯定要提前把主人家的背景调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过前些日子。

    平宁郡主听儿子齐衡提及,小侯爷杨文远也在盛家书塾念书,她的念头一下就不通达了。

    这个不正经的怎么也在盛家念书?

    自己千防万防,到底还是没防住。

    平宁郡主本就看不起盛家的门第,是为了大儒庄学究,才让儿子齐衡降贵纡尊去盛家读书。

    如今发现杨文远也在盛家,怕他带坏自己儿子,平宁郡主心里甚至升起了一丝想要退学的念头。

    如今天气正冷。

    等过些日子下了雪,道路不好出行。

    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提出齐衡外出不便,继而退学。

    反正整个汴京都知道平宁郡主疼爱儿子,这样行事也很是合情合理。

    如果不是齐国公府的前景不妙,还需齐衡中举进入朝堂,撑起国公府的门面。

    如果不是大儒庄学究名声在外。

    恐怕从知道杨文远在盛家的那一刻起,平宁郡主就让齐衡退学了。

    平宁郡主如今正在权衡中,同时是在等待下一个大儒庄学究开始授课。

    不过,杨文远这个喜欢到处撒泼的小侯爷去盛家干嘛?看着言笑晏晏、满脸喜色的王若弗,平宁郡主心里暗忖道。

    念书学习,日后中举?

    平宁郡主扑哧一声,不免被自己的猜测逗笑了。

    孩子,不是当长辈的说你,你真不是这块料。

    还是老老实实舞刀弄枪,早日婚娶,给杨家生个好苗子吧。

    等等……

    平宁郡主心里一震,突然想起了儿子齐衡前几日,无意间对自己说的话。

    “左右现在还不饿,早饭就不在家吃了,反正文远哥哥每日都会带吃食给我们,那时候念完书正好饿了。

    不过文远哥哥哪都好,就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年纪小的。

    明明才差了几岁,每次要找他说话,就被他以年龄差距过大搪塞过去,转头就找华兰姐姐谈笑风生。”

    平宁郡主在念起杨文远之前在扬州,把袁家的婚事搅和坏了。

    还有前些日子,杨宇卿家的陈大娘子还邀请盛家上门赴宴。

    据平宁郡主所知,那日参加宴会的人多是和杨家亲近的官眷,突然多出一个盛家……

    不对,不止一个盛家。

    还有一个吴大娘子!

    汴京城里有名的媒人,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

    这一条条线索串联在一起,结果立马呼之欲出。

    五品小官盛家的大姑娘华兰,要同平阳侯府的小侯爷杨文远谈婚论嫁。

    似乎杨家的长辈也没反对,还邀请盛家女儿上门相看。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结果相当喜人。

    连中间的媒人都找好了!

    没看到吴大娘子那一脸的媒婆相,正拉着那盛家最大的女儿的手,满脸和蔼地说话嘛。

    这杨家也同意?

    平宁郡主只感觉自己的揣测太过荒谬。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平宁郡主继续将视线聚集在盛家身上。

    直到看到他们走到了平阳侯府的围帐,和陈大娘子说说笑笑寒暄一番后,就被杨文远领进了隔壁围帐。

    那个常年空着的,杨宇卿府上所属的围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