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颜和猫
繁体版

第八章 周洲(三)

    花颜忙着研究生毕业答辩的那段日子,周洲又谈了一个女朋友,谈了大概有一年,同花颜表白的时候,已经分了半年。

    花颜其实并不认同周洲这么个谈恋爱的方式,虽说在当下社会,周洲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但花颜自己是觉得恋爱谈多了,人会麻木的,很容易忘记自己以及自己真正想要的。

    花颜的思维习惯,要么玩玩闹闹无所谓的心态,要么认认真真的谈一两个,认真的谈又频繁换人的应该是比较难受的。

    不过也不能一杆子打死,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谁又能说得准。只要是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怎么都是快乐的。人活一世,自己快乐是最重要的,其他的确都是浮云。

    周洲对花颜的感情,花颜更觉得是周洲的遗憾心理作祟。说他专情,心里好像一直住着一个花颜;说他多情,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哪个都是他。

    花颜想,如果自己有意向,也许他达成心愿的时候,自己可能也会是他众多前女友中的一个。到时谁是白月光,谁是朱砂痣,恐怕他自己也要分不清了。

    在周洲和花颜正式表白花颜也正式拒绝后,周洲每周都要抽一两天在花颜身边转,刷存在感,算是采取了软磨硬泡战术。

    周洲这回听了哥们儿的劝:太要脸是追不到女孩子的。他笃定看在自小相识的情分上,花颜怎么样也不会对他置之不理的。

    实际上,因为花颜学校的工作比较忙,能搭理他的时间确实有限,他自己最多是在晚上去花颜家的小区和饭后遛弯的花颜“偶遇”下。

    日子就这样走着,转眼过去了半年,虽然花颜一再强调让他别浪费时间。

    花颜和他说得很直白,“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我若是对你有意,不会耗费你这么长时间。我们又不是刚认识,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了解性格品性的。所以你差不多得了啊。”此时的花颜对他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有耐心了。

    周洲说什么呢,“反正你也没谈恋爱,我现在也不是必须要和你谈恋爱,我就这么在你身边待着不行吗?等你遇到合适的人我就走。你就权当我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这时候,花颜工作满两年,26岁,周洲27岁。周洲自己没觉得怎么样,他家的父母坐不住了。

    周洲父母得知自家儿子追一个姑娘没追上,便在家苦劝周洲换个人,年纪不小了。周洲对此没有松口,又坚持了半年。

    周洲的母亲着急上火身体终是出了问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对周洲说:“你要是不想看到我被你气死,听我的话去相亲或者你自己找一个能谈婚论嫁的也行。从前是想让你多玩几年随你折腾,现在这个年纪也该收收心了,隔壁你王阿姨,孙子都满地跑了。”

    周洲纠结了两个月,这两个月自然也没出现在花颜面前。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周洲喝的醉醺醺的来敲花颜家的门。为了不扰民,花颜迅速的开了门给他让进了屋里。

    “我喝了点酒,才敢跑你这来。花颜,我有多喜欢你,你知道吗。我想着我能这样一直守着你我也开心啊,长大以后从来没有离你这么近过。但我家里,不允许我这样了,我不能守着你了,我没办法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让父母伤心。对不起啊,我又半途而废了。”周洲略带哭腔的抱着花颜说道。

    “你道什么歉,你又没做错什么。你这喝了多少啊?你先到沙发坐一下,我给你倒杯水喝。”花颜说着将人扶到沙发上。

    周洲坐到沙发上立马倒了下去,迷迷糊糊的喊着花颜的名字。

    花颜看人犯起了愁,醉成这样又不能不管。想了想,打电话把另一位共同的朋友孙浩叫了过来,让他把周洲带回家去了。

    第二天周洲给花颜发信息道了歉,说自己喝太多了,给她添麻烦了,以后绝对不会这样了。自此,周洲退回到了朋友的位置。

    半年后,周洲和朋友介绍的一个姑娘订了婚,又过了三个月,扯了证办了婚礼。自他那次醉酒后,花颜和周洲又回到了以前的平行界面,没有聚会的时候基本没联系。

    对于像周洲这个情况,花颜认为也不存在什么造物弄人。看上去好像是他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终于下定了决心,然而年龄渐长不能放肆生长阻碍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充满了身不由己。

    实际上,所谓的人生的遗憾,除了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哪一个不是自己做的选择呢。

    花颜并不是恼周洲为了父母放弃自己,她是恼人为何总是被至亲绑架,子女的人生意义在哪里?难道是在自己为人父母时,效仿自己的父母掌控孩子的人生,来获得所谓的人生成就感吗?

    花颜想,若是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那作为孩子实在是可怜,父母本身也过于可悲。

    花颜更愿意见到的是周洲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做自己的人生选择。这样,才不会埋怨他人,也不会自怨自艾。

    不过花颜也明白,这也不完全是受父母的胁迫,人的主观性还是存在的,多数是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后做出当下最利于自己的选择。这应该是人很本能的生存之道,无关什么善恶。

    对周洲这件事,花颜整体上是表示理解和尊重的。若是她去劝导,该说些什么,劝他应该为自己活,坚持自己想要的继续追求自己,好像也很奇怪,自己才是那个应该闭嘴的人。

    人和人相处,始终都要保持些边界感,好心规劝朋友之类的,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表现。“为了你好”这种戏码,真的不适合用在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身上,细细想来,不过是一些人用来美化自己强迫别人接受自己世界观的理由。

    当然,有些“为了你好”确实是“为了你好”,毕竟逼迫人结婚生子和逼迫人戒毒守法不是同一个层面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