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皇上不好了

    大清康熙六十一年,二月。

    北京畅春园。

    “你们告诉朕,这个八卦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朕的大清会有这么多一呼百应的反贼!!!”

    病体刚有所好转的康熙此刻正在大发雷霆,手中的奏折更是被其愤力掷于地上。

    这实际压根不用问,八卦教从传教开始,自始至终都没离开过清廷官方的视线,只不过清廷从未重视。

    便是康熙,肯定也在奏文里看到这么个邪教名号,但也只是当作普通的邪教愚民,地方官吹嘘邀功的政绩,怕是连记都没记住。

    历史上,真正八卦教势大被清廷察觉还是在乾隆年间,那还是因为那一代的八卦教膨胀了,跑去玩造反,虽然最后失败了,但由于性质恶劣这才终被清廷察觉。

    而现在,由于朱怡炅在南方搅和,虽然到现在为止也只占了两个省,但在这古代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候,传言过了百里就会面目全非。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你今天打下两个县,还很快就丢了,可等传到京城,那就直接变成了两个省。

    朱怡炅这边在清廷官面的渠道上,虽有出入延误,但总体相差不大,可清廷却忽略了民间谣言的厉害。

    刘儒汉几次被举报,还因此丢官罢职,现在甚至还被陷害拉来干修河堤这么要命的事,这心中怨气早就积蓄已久。

    加之南方的传言,给朱怡炅强化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就差胡说清廷已经丢了半壁江山了,而八卦教又坐拥几十万教众信徒,便是官府也有他们的势力渗透。

    如此底蕴,再有黄河水患,北方三省百姓深受其害,朝廷赈灾只顾了面子,实质问题一点没解决,甚至为了贿赂钦差修筑河堤,横征暴敛都是常规操作,整个河南而今已是民怨沸腾。

    种种因素交织下,刘儒汉还不反,那才叫奇怪。

    而偏生河南作为中原之地,实际驻军却是少的可怜,仅有11000人,八旗才600,前面归德镇还大意中伏,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下,刘儒汉简直就是龙入大海,任他行了。

    等康熙收到奏报,刘儒汉麾下教众兵马早已突破十万大关,怀庆府当天就丢了,里面的知府同知一个不剩全被砍了。

    而今这位大汉王正率领大军北上,准备把战火往自己这个教主大本营山西烧过去。

    至于郜文龙部,同样不甘示弱,直接兵进开封,到处攻城略县,好不快活,而河南巡抚杨宗义在府城龟缩不出,并疯狂向朝廷求援。

    对了,这位河南巡抚还因为这波修河堤贪的太狠,才到雍正元年就再度决口,直接被来了个革职查办。

    现在被围困,倒真就算得上是报应了。

    “怎么都不说话,都哑巴了!”康熙见着这些平日里都满腹经纶的大臣现在全都跪伏在地默不作声,心中更是火起,毫不留情斥骂道。

    然而,还是没人开口,这时康熙就在气头上,谁敢触这个霉头。

    “老四,你来说!”康熙也没耐心了,随手一指。

    跪伏在地的胤禛随即正色道:“儿臣以为,朝廷当即刻发兵,以雷霆之势讨平之。”

    “副都御史牛钮、侍讲齐苏勒、员外郎马泰、河南巡抚杨宗义贪墨河堤修筑及赈灾之款,致使河南民乱,其罪当诛。”

    “儿臣请将之三族全部捉拿,以儆效尤!”

    嘶~

    还真够狠的!

    在场大臣还有其他阿哥们,皆是倒抽一口凉气,人都死了居然还不放过,甚至还要搞株连,真不愧为铁面王啊!

    康熙闻言,也觉有些不妥,那三人可都是自己派过去的满大臣钦差,贪点就贪点,而今天下谁人不贪,而且,这几位人都死在反贼手里了,这要是还抄家,那他圣主康熙这张老脸还怎么放?

    “此事……”

    康熙正要开口,忽然,外头一个官员连滚带爬冲进了大厅,官帽歪了都顾不上,直接手举奏本高喊:“皇上,大事不好了,大名府……大名府反了!”

    大名府?

    这已经是直隶地界了。

    “什么!”

    康熙大惊,随后暴怒,河南反了也就罢了,大名府,大名府居然……

    康熙惊怒交加,竟是一口气没喘上来,当场捂着胸口就倒了下去,直如年前南苑那次一样。

    众人都被吓懵了。

    “阿玛,阿玛伱怎么了?”

    “不好了,皇上晕倒了!”

    “快去传太医!”

    “阿玛你坚持住啊!”

    “……”

    一如当初的南苑,一帮子阿哥大臣们手忙脚乱。

    过了半刻。

    “阿玛他怎样了?”胤禛满脸关切。

    那太医连忙跪地说道:“回王爷的话,皇上此番却是病根未除,又急火攻心,这才骤然昏厥……”

    胤禛直接打断:“我不是问你阿玛这病是怎么来的,我是要问这病如何能治?”

    “这……只能静养,臣这边先开副方子,切莫再叫皇上受到刺激!”太医走后,胤禛准备近前看看,也表现一下自己的孝心,另外几位阿哥见状,也跟着一起往上挤。

    刚凑上前,就见康熙人还未醒,但嘴里却好似断断续续的说着梦话。

    “火龙……火龙……不……朕……朕才是这大清的真龙天子……”

    “……”

    又三天。

    “你说什么?京中谣言四起?”胤禛皱眉。

    李卫说:“回主子的话,却是如此,最初只是小规模传播,故而奴才也未在意。但只这两日光景,这谣言背后好似有一只大手在推波助澜一般,虽不至人尽皆知,却也非常可怖,若再有几日……”

    胤禛道:“谣言说的是什么?”

    李卫道:“主子爷容禀,这谣言实为大逆不道,说是什么南有火龙真主出世,而前明便是火德,这火龙说的就是那伪明,寓意便是这南方的火龙会吞掉北方,也就是我大清的气运,此寓意为反清复明。”

    胤禛难得怒而拍案:“一派胡言!”

    李卫连忙跪地认错:“奴才不敢!”

    胤禛沉吟片刻,恢复过来,虚手一抬:“起来吧!此与你无关。”

    “谢主子。”

    “戴先生,你怎么看?”

    始终闭口不言的戴铎闻言,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八爷、十四爷。”

    胤禛有些迟疑:“嗯……可这寓意的乃是反清复明……”

    戴铎说:“这不是连王爷也没怀疑吗?”

    胤禛顿了片刻,确认道:“确定吗?”

    戴铎道:“只有这两位有这个动机和能力。”

    如此一说,胤禛懂了。

    确实,论动机与能力,也只有这两位能这般神不知鬼不觉推动谣言了。

    最重要的是,那个火龙在当日,也就只有他们几个阿哥听到了,其他人不会知道这事儿。

    再联想到老八和老十四,老八虽曾被阿玛亲自下场,剥夺了夺嫡资格,但这不代表这位昔日的八贤王就没那个心思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转头去支持老十四,尤其后面雍正登基,这位还借着手中筹码硬生生换来了不少权位,虽然后面又被坐稳皇位的雍正干翻了。

    更何况,这次在南苑大意失手,曾经的兄弟都因此分了杯羹,便连老八也得了个六部差事,那他还会继续支持老十四吗?

    别看老十四此番被封了监国,但其下有六位兄弟相亲相爱,上有康熙这个慈父照顾,他就真能甘心?

    怪不得戴铎说的是老八和老十四,而非是老十四,阿玛的手段当真是……

    不过这十四党分裂,对他而言也非是什么坏事。

    或许,戴铎便是专门籍此来勉励他,让他不会放弃信心。

    胤禛一脸真诚:“戴先生,若本王未来真有承继大统之分,必不辜负于先生!”

    戴铎同样满脸感动,说道:“王爷之恩,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一份君臣相得,唯李卫觉得有些吃味,明明是自己奏的消息,怎么到头来又是这位戴先生得的功劳?

    当然,李卫嫉妒归嫉妒,却也恪守一个大清奴才的本分,就这么站在一旁。

    相得一会儿,胤禛觉得差不多了,这才问道:“戴先生,本王现在该如何?”

    “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

    戴铎沉稳说道:“眼下王爷势单力孤,而皇上又分诸位阿哥监管六部,此时却是不宜与之正面冲突,当先观察再定夺。再者,皇上御极天下六十余,可不是那等容易糊弄之人。”

    康熙其实也就当天一口气没上来气晕了,差不多第二日就醒了。

    至于那封奏报同样也不是如那汇报官员说的那样,或者说大名府确实有人反了,但反的人拢共就那么几人,瞬间就被平了。

    但另一边,大名府旁边的山东菏泽县却是真的反了,而且打的还是八卦教,或者说那位大汉王的旗号,与之一同起事的还有金乡县。

    这俩都分属八卦教,菏泽县是震卦教众,金乡则为坎卦。

    “戴先生所言有理,本王受教了。”胤禛点头。

    戴铎见罢,又补充道:“而且,依臣之见,两位爷的诉求应当不在南边,而是在西北。”

    “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