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繁体版

第二百三十六章 点帅

    雍正元年。

    北京。

    满清的中枢发生了一些小规模人事变动。

    张廷玉三人已然回返北京,兵部(汉)尚书白潢不负众望,罢官去职,归家颐养。

    张廷玉荣升兵部(汉)尚书,接了白潢的坑,查弼纳则由吏部(满)尚书改调兵部(满)尚书,原兵部(满)尚书逊柱改调吏部(满)尚书。

    四人升迁任免,只有逊柱算是真的躺赢。

    他从兵部尚书改调吏部尚书,看似只是平调,但吏部乃六部之首。尤其到了雍正设立军机处,吏部、户部更是成了香饽饽,军机大臣首选。

    而兵部、工部,则毫无选任机会,直接沦为六部下水道。

    雍正此刻正召集张廷玉等内阁中枢重臣,于乾清宫开会。

    雍正不喜废话,开门见山:“粮草民夫何时能够备齐?”

    张廷玉连忙回答:“启禀皇上,预计四月底,各州府便可开始收麦,再加上湖广运粮,至五月底当可陆续就位。”

    五月底就位,意味着出兵起码要六月。

    雍正眉头微皱,但还是说道:“务必不可出了岔子。”

    既然张廷玉说了五月底,那就差不多是这个时间。

    雍正虽然军事能力不太行,但他不是崇祯,只知道催,催到洪承畴被团团包围,最后投降,催到孙传庭仓促出兵,战死沙场……

    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催,一催就容易出岔子。

    张廷玉拱手:“臣遵旨。”

    雍正又说:“查爱卿也须多加勉力啊!”

    “奴才遵旨。”查强纳跟着拱手。

    马齐这时忽然开口说道:“启奏皇上,如今已至阳春三月,六省总督隆科多或已提前出兵,是否该火速派遣特使南下告知?”

    告知什么?告知朝廷没法一道出兵,广东也谈崩了,让其防范些呗!

    雍正认真思索片刻,摇头道:“不必,隆爱卿既已出兵,左右无非错开两个月而已。且叫隆爱卿先行进兵,挫敌锐气。待到五月出兵,南北合击,江南伪明必定弹指可灭。”

    “……吾皇圣明!”

    马齐听罢,沉默片刻,高呼圣明的同时,心头也是瞬间一阵拔凉。

    今上果真是刻薄寡恩至极啊!

    隆科多那可是皇上的潜邸旧臣,这就直接放弃了?

    什么无非错开两个月,不过就是故意想让隆科多先行出兵,试探伪明底细的同时,也损耗一下他的实力。

    毕竟,隆科多总督南方太久了,先前雍正不论隆科多这个“无地总督”之罪,反而还再加其湖广、西南等六省总督衔,也是在此。

    届时,无论胜败,隆科多都将在江南撞得头破血流。

    皇上这是已然对这些潜邸旧臣心生猜忌了。

    马齐想通这点,却是愈发不敢多言。

    作为康熙、雍正两朝内阁大学士,带清朝堂上的常青藤,怎么可能就只是不粘锅?

    要真是单纯的不粘锅,康熙也绝容不下他。

    无非就是马齐看透了雍正秉性,刻薄寡恩,心狠手辣,眼里揉不得沙子,猜忌心重。

    不当不粘锅,难不成给雍正卸磨杀驴,用完就砍?

    不粘锅同样也代表着无有错漏,就算强行加罪,无非罢官去职。

    雍正不知马齐心中所想,议完了出兵时间的问题,接下来还得确定个统兵主帅出来。

    这没啥好说的,雍正初年武将调敝,张广泗还在贵州那边被总督高其倬的骚操作搞得头皮发麻。

    岳钟琪则在四川节制西北大军,同样走不开,而且其才也还未完全展示。

    年羹尧倒是已经崭露头角,但这人雍正不敢用啊!

    不是说他不好控制……嗯,也有这方面原因,但更多还是在于西北现在离不开年羹尧。只有他能弹压住西北那些跋扈武将和大军,他要是跑回来,西北很容易失控,除非整体调兵回来。

    可一不提雍正手里没那么多粮食供应西北大军,二西北大军哪怕只抽个一半,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不要以为现在的准噶尔被满清摁着捶,就觉得人家已经不行了。

    康熙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在西北布防二十万大军。

    而且,西北也不只有准噶尔,还有青海的罗卜藏丹津。

    这家伙在雍正初年就反了,前后参战兵力高达十三万,年羹尧都花了不小的功夫才搞定。

    但凡雍正敢把西北军调个十万八万出来,青海和准噶尔就得立刻叛乱反攻。

    青海蒙古跟满清是有仇的,因为之前青海蒙古想要康熙给他们封汗,但是被拒绝了。

    “张文焕行伍出身,昔年与圣祖爷同征准噶尔,三战三捷,又两任云贵总督,熟理文治,可为帅臣。”张廷玉开口便举荐。

    既是汉臣标杆,自然得按着这个人设来。

    一旁,怡亲王允祥却持不同意见:“张文焕虽行伍出身,但到底离军日久,目前也只统领几千漕军进剿八卦教匪。相比之下,觉罗满保却率领直隶大军多番平叛,加之其又与伪明交过手,应当有些心得,臣弟以为此人或可为帅。”

    话音刚落,久不发言的王掞忽然开口,说道:“怡亲王所言差矣,觉罗满保不过一败军之将,能领兵平叛已是圣上格外开恩,怎可叫其再统领南下大军?”

    王掞这么个搅屎棍一出来,马上就是打开了话匣子。

    三人各执一词,很快互怼起来。

    就连一直不讲话的嵩祝、萧永藻等人也插了几句,显示一下存在感。

    眼看这些人各抒己见,已然打乱了自己事先的部署,雍正不由眉头紧锁,又有些无奈。

    若不是为了安抚旧臣,收买人心,自己何须抬举王掞这么个麻烦东西。

    怪不得汗阿玛要强行令其子代父充军,还故意冷落呵斥王掞,估摸着也是实在被烦的不行了。

    毕竟,任谁天天一个搅屎棍在耳边跳,谁都得烦躁。

    好在马齐似是看出雍正心中所思,想了想还是开口打起圆场,说道:“皇上,王阁老、张尚书、怡亲王所言皆有理,不若取个折中法子,以张文焕为帅、觉罗满保为副巾?”

    “觉罗满保经验不足,难免会有疏漏,而张文焕却是久经沙场,又在云贵地方为政十年,老成持重,可为主帅之上选。即便遇到疑难,主副二人也可阵前商议着来。”

    这话,既是折中,也是在提醒雍正,奴才知道觉罗满保是您的人,但一个败军之将,终究难以服众,做个副帅就差不多了。

    还是不要奢求太多,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选个能稳定军心的。

    “既如此,那便依马爱卿所言,着张文焕为南下统帅,觉罗满保为副帅。此事便这样,朕意已决,不必再论。”雍正想了想,终是妥协。

    张文焕就张文焕吧!

    主要也是实在没人选了,手头能用的拢共就俩人,觉罗满保和张文焕。

    觉罗满保仔细一想,也确实不合适。

    先前让其在外带兵平叛时就暴露出来了,直隶大军还好,还能镇的住。

    后面调动的西北清军,还有盛京索伦兵,完全镇压不住。

    这也是为啥刘儒汉在跟西北军和索伦兵正面撞上以后,还能全身而退的原因。

    因为这些清军在打完刘儒汉后就不愿意再追了,深山老林追进去损失大不说,还没什么好处能捞。

    最重要还是在于太冷了。

    而这个张文焕,不仅行伍出身,本人也是甘肃宁夏人,同样属于西北清军体系内,应该是能管得住那几万西北军和索伦兵了。

    唉,怪只怪自己现在无人可用,可用的人不是还没崭露头角,就是不能擅动,动了就得出大问题。

    雍正不由心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