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繁体版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九江攻防战(二)

    迎恩门。

    城垛上,数门六百斤到八百斤不等的守城火炮伸出炮管。

    “预备!”

    伴随着上级军官的命令,炮手们紧张却又不失分寸的快速装填火药弹子。

    “瞄准!”

    “目标,城外的清军!”

    操持火炮的炮手们迅速测距瞄准。

    “开炮!”

    一声令下,点火,开炮,一气呵成。

    “轰轰轰!”

    炮口的火光伴着大量烟雾产生。

    大部分炮弹都打空了,仅有三发落入正在进兵淮军军阵。

    三个不知姓名的淮军士卒当场见了阎王,三发炮弹各撞死一人后去势不减,继续在地上弹跳几下,又撞断好几条腿。

    淮军阵列发生小规模的骚乱,但很快就被临近的淮军军官压下去。

    戴坤拔刀大喊:“加速行军!”

    “砰…砰…砰……”

    鼓手加速擂鼓助威,同时也是传达戴坤的军令。

    古代大军一旦出战,主将基本就很难指挥军队了。只能下达简单军令,还得靠锣鼓等辅助物品,具体细节全靠各级军官随机应变。

    这一点,即便是明军也不例外。

    旗语兵也不是万能的,至多也就是让主将能够下达更具体的命令。

    淮军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加速,大军冲至半路,城头火炮再次发炮。

    这次距离更近,那些被抬上城墙的散弹炮、木炮炮口全部对准了城下的淮军,配合着守城火炮就是疯狂输出。

    “轰轰轰!”

    “嘭嘭嘭!”

    炮火轰鸣之下,城头的明军士卒全部捂住了耳朵。

    这些木炮、散弹炮发射的都是石子霰弹,且又是居高临下,这带来的威力可不容小觑。

    尤其还面对那些有如主动赴死一般,加速进兵攻城的淮军。

    如同撒钱一样的石子弹飞入最前排的淮军士卒。

    “啊!”

    “好痛啊!”

    “我的胳膊,我的胳膊断了……”

    虽然大部分石子弹打空了,但架不住石子弹多啊!

    霰弹本就是靠数量来弥补命中率的,如此多的石子弹,即便大部分打空,却还是有相当多砸在了淮军军阵。

    十米高的地方只是垂直扔石头,都能砸伤人,更何况还是用火炮来发射。

    淮军身上的披甲面对这些石子霰弹,还有威力更大的实心弹,完全就跟纸糊的没甚区别,几乎一碰就穿。

    只一轮下来,就有数十淮军被明军的石子弹和实心弹打伤打死,丧失战斗力。

    这还是在于淮军并不算太密集,加上霰弹炮,尤其土制的木炮精准度实在太差,威力也不固定。

    有个别几门甚至只是听了个响,因为药量装的不太够。

    “呜~”

    大军后方,戴坤下令吹号,这是要大军继续加速前进。

    不仅是前锋部队不能撤,后排不知情况的淮军同样也是加快速度。

    “轰轰轰!”

    这是淮军的炮队终于将火炮移至合适位置,并垒设起了临时炮台,开炮了。

    十门武昌产清军火炮,对着迎恩门的城墙陆续射击。

    第一轮发射全部打空,炮弹砸在城墙上,只留下了数发炮弹的痕迹。

    却给了前线和后方淮军极大的信心和振奋。

    “杀啊!我军也有炮,弟兄们不要怕!”

    “杀啊!杀反贼,杀了反贼咱们就能回安庆了!”

    “杀反贼,回老家!”

    “……”

    得到振奋的淮军士卒呼喊着,奋力推着沉重的云车,没几下就冲到了迎恩门城前。

    云车往城墙上一架,铁钩狠狠挂住了城垛口。

    周围的明军士卒瞬间大惊,纵使训练日久,但几乎没怎么经历过实战。

    这真一轮到打仗,很容易就会惊惶和混乱。好在九江守将指挥使何正早有预料,亲自坐镇迎恩门的他迅速拔出腰刀,大喊道:“听我号令,都不要乱!”

    有主将亲临居中调度,女墙后面的明军士卒果真安定了下来。

    “火铳营,火铳营上前!”

    伴随着后面的军令,火铳营迅速上前列队。

    “预备,抬铳!”

    火铳营营官下令。

    城下,淮军开始攀城进攻,剩下拥挤的士卒同样也在试图正面冲击城门。

    “瞄准!”

    “射击!”

    所有火铳营明军迅速将枪口对准那些云车上攀爬的淮军,随即填弹、点火、开枪。

    “砰砰砰!”

    这次没有所谓的三段射击,全是朝下齐射。

    淮军的披甲仅能抵抗冷兵器,火铳想都不要想。就算挡得住,被这后座力一冲,也得从云车上掉下去。

    要没爬多高还好,三五米不是头着地,摔下去运气好摔不死,顶多骨折。

    可要是运气不好……

    一轮射击,掉下去七八人。

    枪法太差,好多子弹都打歪了。

    但这些火铳兵没有多话,快速在营官命令下退下换弹,另一批填好弹的顶上。

    “砰砰砰!”

    营官下令,士兵轮射。

    云车上再次掉下去一片,城下的淮军互相推搡裹挟着,后排推前排,前排前赴后继。

    明军火铳营也是来回不断交替换弹轮射,枪法肉眼可见变得娴熟。

    不单单是火铳营在大发神威,明军火炮还有淮军炮队,同样也是不甘寂寞。

    十门淮军火炮虽然都是重炮,吨位比明军更大。

    但由于淮军炮兵经验不足的原因,导致淮军火炮距离迎恩门已经非常近,近到城垛明军的八百斤火炮都可以打到的距离。

    何正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果断放下千里镜,随即下令所有守城火炮全力炮击清军的炮队,至少也要将其驱赶出有效射程。

    其余木炮、散弹炮则是继续对清军自由射击。

    “轰轰轰!”

    “轰轰轰!”

    一时间,炮火轰鸣。

    两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但炮战仅仅只持续了半个小时不到,淮军的炮队就顶不住了。

    因为明军的火炮居高临下,射程本就更远,而淮军这边炮手经验严重不足,至多也就是接受了速成培训。

    虽然明军炮手也差不多,但明军好歹培训时间更长,还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

    这一交锋,淮军自然难顶。

    不仅淮军的炮队顶不住,就连淮军的攻城部队也顶不住了。

    “砰砰砰!”

    不仅仅是明军的火铳营在疯狂开枪阻击着攀城的淮军,还有更多明军同样也在用擂木、落石在往下扔。

    这些都是守城的惯用伎俩,还有烧煮的金汁,尤其是这个,这玩意儿可是纯粹无本守城利器。

    民夫青壮来回不断帮着运输石头、滚木,还有大粪。

    就连金汁也有民夫专门负责熬煮,整个城头都弥漫着浓郁的臭气,还是滚烫的臭气。

    那气味,堪比生化武器。

    木炮、散弹炮持续不断朝着更后方的淮军阵列自由射击。

    光是木炮都打废好几轮了。

    如此打下去,淮军本就不算什么精锐部队。只是比寻常绿营强点,又在池州打过几场,算是有点实战经验。

    再加上回家的诱惑,这才士气高涨。

    但再高的士气,伤亡一大,都得衰减。

    能撑到现在还不溃败,已经算厉害了。

    毕竟这可是攻城战,不如平原作战,攻城战实在太耗士气人心了。

    困死了,脑子有点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