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繁体版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朝鲜宫女,越南太监

    朝鲜国分八道,道下面又有郡、县、里等单位。

    其中耽罗被划归全罗道,这里也是甲午海战爆发的导火索。

    棒子国女星裴秀智老家就在这。

    全罗道同样也是朝鲜的重要粮仓,当初丰臣秀吉入侵朝鲜,这里便曾动员过四万大军勤王。

    兵力接近朝鲜全国总兵力的一半,是北边忠清道勤王军的三倍。

    听着是很牛逼,然后……勤王大军走到半路就哗变了。

    一点忙没帮上。

    耽罗这边,明军已经出兵。

    胡士英这个首任耽罗县令则留在岛上,跟着一起的还有几名随从属吏,及这些人的家眷妻儿。

    未来几年内,他们都得在这岛上度过了,并把这里当做大明国土来治理。

    不过他们并未有何怨言,反而满怀冲劲。

    陛下已经许诺他们,只要把耽罗县治理好了。政绩即便不那么突出,回国以后少说也能升到府城里头做官。

    便是这些随从胥吏,至少也能当个县丞、主簿啥的。

    这可就是官身了!

    胥吏还是铁饭碗、地头蛇的时候,这些人就迫切的想要摆脱胥吏的身份,进入官场。

    而今,自然更是不会放过此等良机。

    “县尊大人,已经都准备妥当了!”一个年约三十岁的中年胥吏前来禀报。

    胡士英扶了扶头顶官帽,正了正衣冠。这身官服基本是仿造前明,只细节处做了略微修正,看起来要更加美观。微微点头:“嗯,有劳了!”

    出了县衙官署,五百明兵随行,连带着一应胥吏跟随。

    这五百明兵都是从南方跟随胡士英一道抽调过来,并非此番渡海进兵济州的一万五千大军。

    没有坐轿子,而是直接骑马。

    耽罗本就是养马场,不仅元人在此养马,朝鲜人也喜欢在此养马。

    甚至他们还有谚语“生了孩子送到汉阳(汉城),生了马送到济州”。

    就是这马的身高……母马平均一米二,公马一米一,比朱怡炅当初最惨的时候,侦骑营的战马都矮。

    这些耽罗特有的马种也被称作“果下马”或“土马”。

    胡士英骑着马,带着随行军士和属吏,很快来到预定集合地点。

    这里已经挤满了人,都是岛上的岛民奴隶。

    粗略一看应有上万人,差不多覆盖了方圆二里地。

    人口似乎很少,几乎不如明军此番出动的大军兵力。

    可要知道,耽罗岛整体面积也才只有十九分之一的台弯。

    而且,一个流放之地而已,能有多少人口?

    马倒是养了不少,这些岛民人口也基本都是养马奴隶。

    而且,只是这么点人口,构成也非常杂,其中有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连倭寇都有。

    从这一点来看,倒是与满清的八旗十分类似。满清的八旗同样也是包括了汉人、丰臣秀吉时代的倭人、朝鲜人、女真人,甚至还有一些哥萨克。

    这些哥萨克都是康熙感念其勇武,便赐了抬旗,对方也觉得确实舒服,就留下来了。

    后代一直传到现代,已经基本看不出哥萨克的特征。

    “本官乃是大明皇帝陛下任命的耽罗县令胡士英!”胡士英没有二话,开门见山喊道:“即日起,这济州岛更名为大明耽罗县,今后济州岛之名不得再提。且,尔等不论从前犯下如何罪行,也都一笔勾销,并废除尔等身上之奴籍。所有人立刻重新登记落户!”

    胡士英会说朝鲜话,这才是他被选来做耽罗县令的原因。

    虽是第一次外放,还一放就放到了海外国土,还是带着大军强行讨要的。

    但来之前,他还是有做过功课,知晓自己理政手段并不高明,那就直接粗暴点。

    废除奴籍,免去这些政治犯的罪行。

    再配合身上这身与朝鲜官员很近似的官袍。

    如此,耽罗县不说治理好,至少也不会被当成外人敌视。

    “我们……我们没罪了!”“我们不是奴隶了!”

    “天朝皇上万岁,天朝皇上万岁啊!”

    “哈哈哈呜呜呜……”

    上万耽罗岛民欢腾中,伴着一些不知是哭是笑的怪异声音。

    胡士英点头:“民心定矣!”

    之后便是重新登记造册,编户齐民了。

    这些奴隶岛民构成的确很杂,但经过几代繁衍,其实已经很难辨识,索性便全部划做朝鲜人。

    等过个一两年,这些人差不多汉化以后,再配合从内陆移民的手段,逐渐将这里的朝鲜籍清除(文化清除,不是物理啊!)。

    至于战马,还得先给南京传讯,再从南京那里送过来。

    而且耽罗本岛的那些“果下马”必须先行替换掉,这些马就是纯垃圾,只能拿来吃肉,连干农活都困难。

    曾经蒙古人在此设立养马场,准备攻打南宋,南宋灭了,又打算用来对付日本人。

    当时,蒙古人养马的方法便是用优良的蒙古战马,去跟耽罗岛的果下马杂交。

    结果发现这些果下马简直就是废物,杂交产的战马全是垃圾,长得矮不说,耐力还十分差劲,几乎一无是处。

    ……

    明军自耽罗出发,跨过两岸海峡,成功登陆全罗道南。

    耽罗虽隶属全罗道,但耽罗孤悬海外,与全罗道距离也就比台弯到福建更近些。

    而耽罗又是流放之地,别说是全罗道两州牧了,便是地方百姓也都浑然不知耽罗岛上发生的情况。

    看见数十艘战船登陆靠岸,尤其战船的大小,在这些没啥见识的朝鲜百姓眼里,堪称巨舰。

    一部分朝鲜百姓怪叫着撒丫子就跑,还有一部分则当即匍匐跪地,似乎投降了。

    红衣着甲的明军士兵成批成批登陆,整个过程持续快一个时辰,都没有遇到一个朝鲜官兵前来阻拦。

    直到李昑王驾慢悠悠的下船,这才有一支似乎是朝鲜军队过来了。

    之所以是似乎,纯粹是对方的阵型太烂了。

    而且大多都没有兵甲,活脱脱一个叫花子军队。

    这就是朝鲜军队?

    此番领兵出征的正是第一军副将王宗谈,掩去心中疑惑,随即挥手下令:“全军冲击!给我杀!”

    “嘟嘟嘟哒哒哒……”

    伴随着冲锋号角,一万五千明军对朝鲜军队发动进攻。

    从接近到接战,再到朝鲜军队一触即溃,整个过程不超过半个小时。

    明军真正参与作战的,就只有千军千余人,还不是重步兵。

    重步兵还没来得及着甲完毕,战斗就结束了。

    那些朝鲜军队,不论有无兵甲,见到明军冲杀过来,都没等接战试试斤两,就掉头便跑。

    生怕跑的慢了,就会被砍杀。

    明军前军甚至只来得及砍死几个倒霉蛋,剩下的朝鲜军队便自己把自己给冲散了。

    李昑满脸惊骇:“真……真不愧为王师天兵,果真天下无敌!”

    朴文秀更是连忙提醒:“大王重回汉京以后,当与天朝更为恭谨。若是可以,或可再嫁一翁主前往!”

    李昑却犯了难色:“孤只有一五岁翁主,如何能嫁于天朝皇帝?”

    朴文秀笑道:“大王没有,但不代表其余宗室没有,大王尽可认一宗室养女。但切忌年纪不可太大,还有当为处子之身,绝不可有任何失礼过往。”

    李昑点头:“理应如此!”

    朝鲜给明朝爸爸送女人也是老传统了。

    明朝历来便是朝鲜的宫女,越南的太监。

    只不过朱棣时期曾闹过一个恶心事,便是朝鲜送了个美人给朱棣做贡女。结果这个美人不仅不是处子,还在朝鲜有相好,甚至还有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