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繁体版

第四百二十五章 辽宁和河北

    鞑子退出了沈阳,直接一路退到辽东长城以外,退至昔日都城赫图阿拉。

    这仗暂时是打不成了,光是鞑子抛下的广阔辽东就要明军出兵来占领,而且要是继续追到赫图阿拉,那就要爆发第二次萨尔浒之战了。

    还是翻越辽东长城去打仗,明军的后勤补给光是拿下辽东就已经非常勉强。要再出长城跟鞑子决战,这既不现实,也不明智。

    鞑子、明军很有默契的暂时停战,并以辽东长城为界。未来辽东战场,大概率会集中在抚顺关到萨尔浒城一线。

    不过已经不重要,鞑子放弃沈阳那一刻就已经没有机会,朱怡炅不是万历,现在的鞑子也不是努尔哈赤时期,萨尔浒之战明显不可能再复现了。

    即便明军不去打赫图阿拉,鞑子自己就得因为粮食压力而自行崩溃。

    虽然鞑子现在仍旧占据东北广阔疆域,但其中大部分地区,基本都是苦寒荒芜的无人区,连逃居辽东的关内汉民都不愿意去。

    整个黑龙江、吉林加起来,估摸着都没有大明台湾府的人口多。

    这也是为啥鞑子只退到赫图阿拉,不继续退到吉林乌拉城,因为太过荒芜苦寒,真退到这里怕是今后都得做部落原始人了。

    明军迅速占据沈阳、开原、抚顺、铁岭等辽东长城以内主要城市,并着手安排那些被抛下的汉民百姓编户齐民。

    为了尽快恢复辽东人口,所以也不管什么满汉朝鲜之分了,只要落籍的百姓都能统一分田。

    是的,就是分田,直接把田产分给这些百姓。

    这个政策现阶段只有北方才有,南方还得自行屯垦耕作,将土地耕成熟地以后,才能到官府落户变成自己的。

    不是朱怡炅在变相保护地主阶级,而是南方人口太多了,真要搞分田肯定是不够分的,而且还会因此引发各种问题。

    换言之,就是总会有人不满。

    而且,南方要自行开垦,北方却可以直接分田落户,这也是在变相鼓励南方百姓往北方移民。

    ……

    鞑子退回赫图阿拉,接下来无非秋风扫落叶。

    大战过后,便是论功行赏。

    除了奖赏提拔立功将士,还有战死将士的抚恤金也要下发到位,并且专门安排都察院、锦衣卫双重监管。

    总揽北直隶战局的杨恭,这次总算没再犯错,晋封定国公。

    内阁首辅王礼劳苦功高,晋封镇国公。

    辅助杨恭在北直隶决战,总揽辽东战役的于可成,由兖州侯改封郑侯。

    梁文煊辅政有功,同样授封定侯。

    朱承训负责后勤辎重调运,授封闽侯。

    余下还有率军攻进山西,招降收复山西全境的傅运生,得封太原侯。

    带着龙骑兵跟鞑子几次正面交战,又奔袭草原,翻越长城截住鞑子部分粮草人口的龙骑兵主将宁南辉,得封镇南伯(辽长城镇南关)。

    还有远在朝鲜,渡海进兵辽东半岛的王宗谈得了个辽阳侯,副将唐舜晋封金州伯。

    其他参战立功将领,也都各有封赏,不仅有爵位封赐,还有大量赐田。

    虽然爵位都是世袭减等,但只要在座后代不是短命鬼和废物,这个减等完全可以让他们在新朝风光两百年,而且还有赐田,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财富,不会随着爵位降级而减少。说起赐田,今年大明又在各省州府展开了一次人口和土地清查,重新丈量裁定了土地,这也是在防止新朝勋贵趁机兼并土地,鱼肉百姓。

    虽然封建帝制往后几代肯定会有这样的问题,甚至不是帝制都会……咳咳,但至少朱怡炅还活着的时候,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开国功臣这样。

    此番大战,朱怡炅一次性给出了几十号爵位,光是爵位封号就让内阁好一番琢磨商议。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封赏,终于是出现公爵和一字侯了。

    朱怡炅这是在表态,跟着一起出的还会有相关圣旨诏书。

    大明新朝不再有前明非朱姓宗室不得封王的规矩,只要能立下足够大功,活着封王皇帝也毫不吝啬,这就是在故意调动文臣武将积极性了。

    “陛下,如今辽东既复,臣请设辽东省。”王礼开口就说道。

    辽东省,而不是前明的辽东镇,这是很明显被此前皇帝释放的封王信号给刺激到了。

    毕竟,这可是封王啊!

    从前明至今,非宗室的文臣武将,已有数百年没见过这个爵位了,晚清咸丰的一句“攻下南京者裂土封王”,可就连曾国藩都为之疯狂。

    不过很快,新晋入阁的邬思道开口反对:“陛下,辽东虽复,但久受鞑子之害,人口民力十不存一。现在设省不仅操之过急,而且于辽东百姓也无益。不仅是辽东,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皆是如此。臣以为可先恢复辽东镇,派遣主政官员前往治理,并依前明例,辽东划归山东管辖。待其人口恢复,再行分开设省。”

    辽东归山东管辖,这是前明就有的行政区划,直到满清崛起,才被迫分开。

    现在无非就是重新恢复,而且也不是全无道理,一个人口都不足五十万的地方设省,这是在浪费行政资源,增加中央财政负担。

    朱怡炅略一思忖,随即点头道:“可。便设辽东镇,归于山东巡抚辖,什么时候人口超过百万,再行设省,省名便叫辽宁(辽土安宁)省吧!还有,北直隶人口同样损失严重,又非京师,今后改名河北省,并设河北巡抚。”

    这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北直隶人口损失严重,又是长期战争前沿。不仅不能做首都,而且拿来做直隶也是在浪费行政资源。

    现阶段还是先以普通省份治理,着手恢复人口经济为要,同时作为应对草原地区的战争前沿。

    着急迁都北京,那是在给百姓添堵,当年老朱可是都花了长达三十年时间,才为小朱棣打下了迁都基础。

    也不用说什么老朱一开始就想迁都了,那只是个方案而已,而且那时的迁都主要还是在南方平移,因为北方破坏太严重了,压根迁不了。

    朱承训这时也开口建言:“北方还是要加快移民,边疆地广人稀,长城边防将形同虚设。”

    说的却是这次大战,河北地区的长城边关几乎就是瘫痪状态,河北人口不足,只能被迫放弃长城,坚壁清野,放任鞑子从长城入关。

    梁文煊说道:“南方各省人口虽多,但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便连海外台湾、吕宋之地也要移民屯垦。如此不仅所耗钱粮颇多,便连人口也有不足,要往北方大规模移民,怕是有些困难。”

    朱怡炅说道:“再难也要移民,总不能让北方空着。不过移民并非朝夕,如今漠南草原正在开战。北方边关不至于立刻告急,可以慢慢来。”

    王礼这时说道:“可由中枢下令,男子十八、女子十五以后不成亲纳娶,生育子女者,一律征收重税。”

    单身税?

    朱怡炅摇头:“不可,男婚女嫁,本就自愿之事,不可强行约束。不过男满十八、女满十五若主动落户,却是可以给予一些奖励。内阁回去定个章程,与朕过目吧!”

    六位阁臣拱手应道:“遵旨。”

    男十八、女十五,虽是满清律例定下的法定结婚年龄,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明末清初人口损失太大,这样放低结婚年龄限制,就是在刺激人口增长。

    不同时代不同政策,不用全拿后世道德价值观来评判古代。

    毕竟,在古代人口就是劳动力,就是家庭生存保障。

    单身收税(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