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之夜:芯片穿越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云麓求缘,兄弟同愿。

    早上寺庙的人不是很多。

    慕容云麓和霓儿在观音菩萨面前烧了三支香,心里默默祷告,来自何方,姓氏名谁,所求何事。

    她对观音菩萨磕了三个头,拿起供台下的签盒,摇了起来,一会儿签盒里跳出一签。

    霓儿把半月形木制茭杯递与她。

    一面凸起为阳,一面平坦刻凹槽为阴。

    一平一凸称“圣杯”,表示神明认同,行事顺利。

    两面平称“阳杯”,表示神明未定,状况不明,需重新掷茭杯。

    两凸面称“阴杯”,表明神明不认同,行事不顺,还需再次掷茭杯再次请示神明。

    慕容云麓念念有词,掷出一卦,是“阴杯”。

    霓儿拾起茭杯笑道:“神明不允,心诚则灵,小姐可再掷!”

    慕容云麓重新拿起签盒,又重新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摇了半天,才晃晃荡荡掉出了一签。

    接过霓儿手中的茭杯一掷,这次是“阳杯”。

    心中不免懊恼,柳眉轻蹙,心求姻缘,不知观音菩萨为何不允,牵着一袭白色衣裙站了起来。

    霓儿扶着她道:“小姐,好事多磨,可稍事休息片刻,只怕是我们来得太早,观音菩萨还没起床,我们把庙里所有的菩萨都拜一遍,回头再来!她就允了!”

    “说的也是,进了庙里,只拜观音,忽略了其他的菩萨,也怪自己心急无礼,只怕其他的菩萨看了,心里也不痛快。”

    “这神仙虽不食人间烟火,却心如明镜,阿弥陀佛,请原谅小女子失礼,我这就将功补过,一一拜会,心诚则灵,愿所愿皆成!”

    说罢,慕容云麓和霓儿又到寺庙里的大大小小的菩萨,都虔诚的拜了一遍。

    心中许了三个愿,一愿父亲,脱离苦海,长命百岁,二愿哥哥,平安无事,财源茂盛,三愿自己,喜结良缘,心想事成。

    回到观音菩萨面前,慕容云麓又敬了三炷香,磕了三个头。

    闭着眼睛,拿起了签盒,慧觉大师正好见了听了,默然含笑,在神案边上敲了一下梵钟,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很快,慕容云麓摇出一签,再一扔茭杯,成了,是第二十八签,云麓一笑,霓儿鼓掌,拾起交于和尚,递出一字条,上面写道:

    譬若初三四五月,半有半无未完全;

    等待十五良宵夜,到处光明到处圆。

    慕容云麓看了半天,似懂非懂,好像是说,和东方吉的缘分,时候未到,尚需等待的意思。

    霓儿抢了过来,念了一遍。

    喜笑颜开道:“小姐,这是好签啊!小姐和东方公子,明年三四五月都会接触,等到八月十五,月满西楼,正是洞房花烛之时!恭喜小姐!嘻嘻,哈哈。”

    慕容云麓满脸绯红,只拿白皙的嫩手捶了捶霓儿。

    嗔怪的骂道:“你这死妮子,就你多嘴!”

    霓儿转身就跑,不巧正撞上了一白眉白须,仙气飘飘的老和尚,正是慧觉大师。

    慕容云麓赶忙拖着霓儿,一起施了个万福道歉道:“大师,小女子管教不严,顶撞师傅了,还请恕罪!”

    慧觉大师慈眉善目,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有缘之人,相隔千山万水,也能遇见,无缘之人,近在咫尺眼前,照样擦肩。”

    “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

    慕容云麓心中一怔,真是奇妙,素昧平生,大师之言好像说到自己心坎里。

    千里迢迢从京城而来,遇见了东方吉,又近在咫尺的擦肩而过,到底是天意还是宿命?

    “大师,我刚刚在观音菩萨面前求了一签,一知半解,不知大师能否为我指点迷津?”

    慕容云麓把签文递给慧觉大师。

    慧觉大师看了一眼,慢慢说道:“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缺月圆,悲欢离合,三生石前定姻缘,三生路遇不同人,缘由天定,不负相思!”

    不等慕容云麓再问,慧觉大师已飘然而过,

    ......

    东方吉,藤卫国坐着慕容云良的马车出来,直奔砖窑厂。

    慕容云良听了东方吉的想法,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他在想,还有什么比这妙的模式和方法呢?

    他想要实地考察一下,心中早已决定,按照东方吉的说法,投资,做股东,共创大业。

    东方吉的一番话,令他感触万千。

    如果有一天,农民都有自己的田,除了上缴赋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那农民一定是三呼万岁,干劲冲天。

    同样,工厂的工人,生产销售的商品,除去成本,赋税,开销所得的利润,都和自己息息相关,那爆发出的积极性,无异于山洪爆发,势不可挡!

    这样的真知灼见,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正如徐老先生所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一生念念不忘。

    可以见天地,见众生,见人心,见格局,见未来,见自己。

    慕容云良甚至还在想,等回到京城,也要把自己经营的良品顺也如此的改造。

    他越想越精妙!

    东方吉的想法暗合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

    自己的书算是白读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东方吉带着慕容云良站在砖窑厂的高坡之上,放眼海天之间,指着漫山遍野的松涛胶林,脚下破旧的废墟,说着自己心中的蓝图。

    真有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英雄气概!

    “吉弟弟!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遇见你这样雄才大略,奇思妙想的人,我是深深的折服,绝无半句谎言与奉承!”

    “我这次从京城出来,带了五百两金子的银票,除路上花费了百金之外,我想全部投入到你的“吉祥如意”制造局里,请你不要嫌弃,不要拒绝,我真心实意的想和弟弟一起,共创一番大业!若是不够,我回京城还可以调集更多的资金,.......”

    慕容云良拱手作揖道。

    “哎!良品兄,你这么说就见外了,你是徐老先生的世子,我称你为兄,就没有把你当做外人,你想和我一起共事,我求之不得!双手赞同,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情!......”

    东方吉回礼道。

    “别说一件事,就是一百件,一万件事情我都应你,快说!”

    “今儿徐老先生说了大同世界的含义,我看老师满眼含泪,全身颤抖,激动万分,可见老先生平生所愿就是,让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我听了深有感触,像先生这样高尚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先生夸我,我是无地自容,我根本没读过多少书,以我的年岁,也根本没有哥哥这样经商的经验和阅历,没有先生说的那般的高度,不过,徐老师的话给了我一点启发,......”

    “哦,什么样的启发?”

    “我以前只是想在岛上建一个“吉祥如意”制造局,帮助岛上的居民一起富裕,现在,我想像先生所说的那样,让普天下的人都受惠,建立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你我志同道合,我的制造局不叫“吉祥如意”了,就叫“大同世界”制造局,怎么样?”

    东方吉征求的望着慕容云良,继续说道:

    “吉祥,如意,还有你的良品顺,都作为我们的商标,招牌聚在“大同世界”的名下,我们不单在祥国,沈国这样做,在全天下,全世界都如此运作!........”

    “我的想法就是如此,你愿意,我们就一起干,你不愿意,我不强求!”

    东方吉一股脑的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他搂着藤卫国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美好的光芒!如阳光般金灿灿的闪亮!

    “吉弟弟啊!徐老先生说你天赋异禀,我还不大相信,现在看来,你真是一个天才!我怎么才能跟上你脑子里的速度,简直比车轮转得还快!不瞒你说,我真是这么想的,不过,没想得你这么宏大高远,我举双手赞成,你这不是要求,是我心里的愿望!”

    “太好了!有你们两个哥哥率领,没有成不了的事情!回去我立马禀报父母,让我娘出金子!让我爹把砖窑厂的契约办下来,还有,我把以前砖窑厂的马总管给你挖过来........”

    “二位哥哥,你看什么时候开工!我亲自去岛上各处给你张贴招工启示!”

    藤卫国拍着胸脯,眉飞色舞,急不可待的说道。

    “哈哈哈,还是我弟弟卫国想得周到,什么事情不用我操心,全给我安排好了!不错!有进步!”

    东方吉轻轻的用拳头打了一下卫国的肚子,笑道。

    “弟弟们,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万事大吉啊!哈哈哈!吉弟弟,这事全凭你做主,我全力支持!”

    慕容云良觉得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没看成父亲,却做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决定!

    “好,我看元旦新年马上就到了,我看就选在这一天,为了我们的“大同世界”,我们击掌相庆!”

    东方吉举起右掌,含笑望着兄弟。

    “元旦是哪一天?”慕容云良和藤卫国迷惑的问道。

    “你看我都过糊涂了,今日几月几号?”

    东方吉这意识到自己过的是阳历,他们过的可是阴历,难怪连元旦是哪天都不知。

    “今日是十一月初三,哥哥,日子真是过得惬意!呵呵,以前的事情都忘记了,日子也忘记了!”

    藤卫国笑道。

    “那就暂定十一月十八,让徐老先生看看是不是黄道吉日!留下一些日子筹备,良品兄,我有个初步方案,你可根据你办酱醋厂的经验,帮我筹算一下,需多少银两,人员安排等诸多事宜。”

    “好!我今晚可按你的要求,做个统筹,做买卖的人都求兴旺发达,十八有发财之意!开张大吉,万事皆顺!”

    慕容云良掐指算了算,开心说道。

    “好!那就这么定!”

    三人击掌,搂在一起,开心不已。

    .......

    不远处的树丛中,有二双眼睛,悄悄地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