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项羽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六章:军屯制改革

    这一天项羽依然带着自己部下的士兵在到处巡视会稽郡治下的情况,这些任务不仅仅是他叔父项梁给他安排下来的,也是他自己很喜欢的一项任务,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他能够看到一些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社会情况,包括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

    因为心中一直在思考着关于粮食供应的问题,因此项羽就将巡视的重点放在了农田比较多的地方,他想要去看看和了解一下农民实际的生产情况是什么样的。

    这不项羽刚带着十多人的小股部队走进村里,就见到村里边的人都向他走了过来,带头的似乎是一个头发都已经有了一半花白的中年人,或许是因为天天干农活的人农民风吹日晒的缘故,因此往往都是比较显老的,项羽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的实际年纪应该没有他的外表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老。

    这些村民似乎对于项羽的到来很是欢迎,甚至还有些村民将自己家里养的鸡鸭拿出来准备送给项羽,项羽并没有收下这些东西,因为他看得出来这些村民平日里的生活应该也是比较清贫的,有些村民的房子都被大风吹垮了一半,会稽地区的雨水比较多,像这种半漏在外的房子一旦遇到下雨天那肯定是很难过的。

    “项将军啊,我是这个村的村长,我们听说你和你叔父要起兵反抗暴秦,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只是我们村里比较穷,也拿不出多少吃的,这些鸡鸭你一定要收下啊,也算是我们的一些心意了!”

    项羽的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这位村长看起来很是和蔼,不过他的双手之上也是布满了老茧,一看就知道他年轻的时候也是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看到这位村长的笑容,项羽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前世已经过世了的爷爷,他也是一位笑容相当和蔼的老人家。

    项羽:“村长大人,我看得出你们村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这些鸡鸭我是不能够收的,我今天来你们这儿就只是简单的巡视一下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而已,并不是想要从你们这儿收取什么东西的,不过有些事情我确实是很想要请教一下村长大人的。”

    项羽跟随在村长的后边向着村子里边走去,项羽发现这个村子里边有不少人家都并有什么像样的农具,而且也没有什么像牛之类能够帮助耕田的牲畜,顺着村里的小路一直往前走去,似乎到处都是荒凉的没有得到有效开垦的土地。

    项羽看到这个情况于是便问:“村长大人,你们村子里是不是劳动力有些不足,似乎好多荒废的土地都得不到耕种啊!”

    村长:“项将军说得没错啊,我们这个村子原本几十年前还算是一个十分富足的小村庄,可是自从数十年前的那场灭国之战后,我们村子里的劳动力就一直都不够,原本以为这秦始皇统一了之后就能够给我们老百姓一些休养生息的机会,但结果却是一年比一年更沉重的劳役,村子里好多还没有成年的男丁都被抓走了,村里就剩一些老弱妇孺在,这些农田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得到有力的开垦了,再加上我们原本用来耕地的工具也被上边没收了不少,要开垦农田就更加困难了。”

    项羽的目光落在了一些荒芜的农田之上,他看得出来这些此刻已经长满杂草的田地,也许在许多年之前还是非常肥沃的土壤,看到这儿他也不由得轻声谈了口气。

    项羽:“如果这一次还要开战,又需要从你们村子里拉走年轻的壮劳动力,你们也太难了!”

    村长:“项将军不用担心我们,只要能够推翻这暴秦的统治,我们村里愿意将我们剩下不多的劳动力都派去参军。”

    项羽默然不语,其实在他看来士兵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在他的认识之中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最重要因素绝对不是其士兵数量的多少,尽管他现在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决定一支部队战斗力的核心,但他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士兵的数量。

    项羽现在所巡视的这个村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之前项羽已经巡视过了会稽郡内的好几个村子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随着不断的战争与劳役,年轻的劳动力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现在想来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集结八千人的子弟兵,也真是充分说明了吴中老百姓对于项梁项羽他们的信任,以及对于暴秦统治的痛恨!

    项羽:“村长大人,我看你们之中的很多人手上都有一些练武所导致的伤痕,看样子你们大部分人都是一边练武一边耕种啊!”

    村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我们这些做老百姓的一生也就企盼着能够过两天安生日子,可是这也都很不容易啊,我们老百姓很多时候既要服劳役兵役,又要从事农业生产,很多时候去当兵打战还需要我们自己带粮食去!”

    项羽的脑子不由得开始慢慢的转动了起来,看起来这个时代农民与军人之间是很难分开来的,那么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制度来将农民与士兵之间的这种农业生产与军事训练相融合起来。

    一段前世记忆之中关于三国时期曹操采取军屯制来解决军队粮食问题的情况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当这个念头出现在他脑海之中后,就仿佛是一道闪电劈中了他,让他觉得按照这个思路挖掘下去一定能够找到某种真正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般情况下来说最早的军屯制是起源于汉朝的,所以事实上秦朝或者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是不存在所谓的军屯的。

    一个初步的概念在项羽的脑海之中开始出现了,当他巡视回去之后就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项梁。

    项梁在听了项羽关于军屯制的说法之后,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项梁还夸奖项羽突然之间变得会动脑筋了,真是比之前成长了许多啊!

    项羽跟项梁分析说,会稽是一个气候相当适合耕种的位置,周围的平原地区比较多,土壤也算是比较肥沃,只是很多的土地因为成年劳动力不足所以没有办法开拓,之前秦王朝的劳役赋税都太过于狠,让这儿的人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耕种。

    项羽又将这一次巡视会稽郡治下村庄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项梁说了,项梁对于这些农民的境遇也是感到相当的同情。

    在这种情况之下,项羽建议可以先试着在会稽郡进行军屯制的试点,一方面要继续想办法多召集兵力,另外也要让一部分军队按照编制去进行开荒拓土,想办法先将那些原本比较肥沃的土壤给开拓出来,等到基本粮食能够自给之后再去开垦比较荒凉的新地,至于另外一部分兵力则继续正常的进行训练。

    这些新加入项羽项梁部队的新兵,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普通的农民而已,这个时代因为普遍崇尚武力,所以大部分的农民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一些自发的军事训练,但是到了秦王朝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对于这种自发的农民武装就开始戒备了起来,他不愿意看到天下的农民都拥有武装,但是实际上秦王朝的法令很难真正的去限制这些农民自发的习武。

    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来的战乱,让国家随时都需要能够上阵杀敌的士兵,所以这些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武艺或者军事训练在以前都是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农民其实都是比较习惯同时承担种田与习武当兵两种角色的,即便最近几十年稍微管理得更加严格了一些,但是数百年的传承还是存在着的。

    正是基于此,项梁也觉得军屯制是大有可为的,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案,一旦军屯制确认下来,便可以在实际生产之中进行完善了,尽管一开始可能军屯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在确定了大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对实际的一些军屯制的细节进行完善了。

    项梁为了能够更好的去推行军屯制,因此想要去听一听会稽郡当地的富贾豪绅的意见,毕竟这个时候项梁的很多力量都还不够强,很多方面都还需要依仗于这些当地的势力支持。

    “你们知道我今天召集大家在此的目的吗?”

    项梁微笑着坐在太守位上,下边众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些食物和酒,看得出来特殊时期为了节约粮食,即便是这么重大的会议,也只是使用了一些十分普通的食物而已。

    当然即便项梁想要拿出更好的食物去招待众人,在目前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目前投靠他的正式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接近一万人,还有很多其他像谋士啊、工匠之类的特殊人才也是需要钱粮去养活的。

    “太守大人紧急召集大家前来,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我们进行商谈,并且这件事应该不是关于带兵打战的事情,因为我们之中大部分的人都并不懂得带兵打战,按理来说太守大人不会召集我们前来商讨,所以在下大胆猜测一下,太守大人应该是在为钱粮的事情发愁。”

    说话的人是一位刚加入到项氏集团之中来的谋士,他姓李名季,字长郝,尽管他年纪不大,但是却心思缜密,博览群书,并且口才也是很不错,所以项梁对他也是颇为信任。

    “李兄所言甚是有道理啊,如果太守大人还在为钱粮发愁,我们在座的众人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愿意资助大人起兵,只要我们趁着天下大乱的时机,直接发兵北上,沿途收拾抢掠一些城市,便可获得足够军队日常所需的钱粮。”

    此时说话的人是会稽当地有名的豪强富户,名叫左玹,在当地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并且家中良田众多,可谓是富甲一方,他祖上原本就是楚人,自从楚国被灭之后便一直对秦王朝心怀巨大的仇恨,因此听闻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发兵,便第一时间前往支持。

    “嗯,我的确是在为钱粮的事情发愁,不过左兄弟也大可不必倾家荡产来支持我,我最近与我的贤侄项羽商讨过一个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军屯制,大家一定对于这个名词有点陌生,那么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军屯制是如何一个东西,又如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

    项梁的声音抑扬顿挫,显得相当的有力,很显然对于军屯制他已经在经过与项羽的数次商讨之后,心里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脉络了,今天他召集众人前来的目的其实很多的是想要先试探一下众人对于这个制度的看法,以及一些军屯制的细节的讨论。

    “额,太守大人不妨对我们细细说说这个军屯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我们都会洗耳恭听。”坐下另外一位会稽本地的豪强说道。

    “这个军屯制,顾名思义就是军队屯田的制度,我知道大家都很希望我能够早一点带领大家打出会稽,收复昔日楚地,然后再西进推翻暴秦。然而眼下的情况却并没有这么简单,两月之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天下苦秦久已的人便纷纷群起响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先六国的残余势力。”

    项梁稍微顿了顿然后继续接着说道:

    “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起义军其实最大的目的都不是推翻暴秦,而是为了能够复辟原本的亡国,所以实际上很多起义的部队都处于按兵不动的状态下,都在暗中观察着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的情况,想要等到鹬蚌相争,从而坐收渔翁得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够贸然出击。”

    “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军队刚刚召集起来,还缺乏足够的训练,而带兵打战并不是一件小事情,我项梁也不愿意让我楚地的青年好汉白白陪我送死,另外一方面便是军粮以及后勤补给供应的问题了,我今天所提出来的军屯制便是要让军队之中的一部分人进行屯田,开坑荒地,发展粮食生产,而另外一部分部队则加紧进行训练,然后每过一段时间便重新换一批军队进行屯田,让之前屯田的军队有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项梁将这些话一口气说了出来,只见场下的众人都是相互窃窃私语,有的在点头,有的则在摇头,有的露出了赞赏的表情,有的则是面无表情。

    “嗯,太守大人的见解真是独到,也甚至有理有据,不得不令人叹服,只是这许多农民投靠我们就是为了要打战,现在让他们又重新去回到田里去种田,似乎有可能令他们心生不满啊!”

    “这个问题你们大可不必担心,楚地的农民子弟之所以投靠我们,其实最重要的便是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楚国旧贵族,相信我们项氏一族,我们现在的策略便是广积粮,缓称王,天下大乱之时还愁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吗?且让他们放宽心来,等到时机成熟之时,我们楚地之兵便可顺长江而上逐鹿中原。”

    项羽也在一旁看着他叔父项梁与这些当地十分有势力的人进行交谈,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也能够学到不少的东西,其中包括如何与这些当地的有势力的人进行交流,项羽本身的性格其实还是比较直爽的,其实让他去做一些周旋于各个势力之间的事情,至少在目前看来对于他而言还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他只是默默的看着叔父项梁处理这些事情,但是他的内心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在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支持他们叔侄的人之中,究竟有哪些人是真心的,又有哪些人实际上是暗怀鬼胎啦?